fbpx

寶寶唔出聲點算?分辨語言問題 對症下藥!

聽到寶寶叫「爸爸」、「媽媽」絕對是家長其中一個最難忘的時刻。可是,寶寶開始學懂說話時,可能會有不同的問題,令爸媽十分擔心,是否小孩的智商或語言發展有問題。以下就為家長列舉三種寶寶常見的語言問題,讓家長們多了解一下。

口吃:

發⋯⋯發現小朋⋯⋯小朋友說話斷斷⋯⋯斷斷續續?原來,2-5歲的小孩當中,有5%左右會有結巴口吃的問題,嚴重的還會一邊說話,一邊搖頭聳肩。多數的口吃會在一兩年內隨着成長消失,只有1%以下的小朋友會繼續口吃而需要接受治療。醫學界仍未找到口吃的原因,暫時認為跟生理和心理的影響都有關。假如發現小孩口吃,家長不用刻意要求改正,因為這樣會增加小朋友的壓力,令他們更緊張。家長只要多花一點耐性,不要打斷孩子,便可以增加他們對說話的信心。

發音異常:

發音異常是幼童最常見的語言問題。有這個問題的寶寶會將一些字讀了另一個音,例如將「朱古力」讀成「古古力」。根據兒童語言學家分析,大概5%的小朋友到3-4歲時仍然不能夠正確地發音。可是,家長並不需要太擔心,因為發音異常通常與智力的發展無關。主要的原因在於口腔靈活度或聽辨能力不足的問題。假如家長認為問題較嚴重,可以找言語治療師的幫助。

語言發展遲緩:

語言發展遲緩指小朋友不願意說話或說話的能力很弱,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問題,必須要重視。根據統計,在6歲以下的小朋友當中,有接近8%都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除了因為智商問題、自閉症、聽力障礙等原因外,更多患上語言發展遲緩的小朋友是由環境因素造成。以下幾項都是常見的環境因素:

  1. 由工人姐姐帶小朋友,語言刺激不足。
  2. 長期食軟綿綿或流質食物,口腔肌肉力量不足。
  3. 過度照顧,所有需要的事物都會自動出現,令小朋友無需開口。

語言發展遲緩對小朋友將來學智的影響很大,家長絕對不能忽視,應該馬上找專家治療。

其實,只要爸爸媽媽多陪伴寶寶,多一點溝通,就是對寶寶語言發展最好的訓練了!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