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大自然缺失症」是甚麼?親親大自然 激發寶寶創意潛能!

自從疫情開始之後,越來越多人週末會去行山,感受大自然的美。不少專家指出,多接觸大自然對小朋友的身心成長都十分重要。

「大自然缺失症」

「大自然缺失症」是美國作家Richard Louv在《失去山林的孩子》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小朋友和大自然的關係完全切割。這一個時代的小朋友在長大時不再到處遊玩,而是長時間看着電子產品的螢幕,透過螢幕了解世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接觸大自然較多的小孩,他們的社交能力、自律性、壓力調適等等不同能力都較好,甚至考試成績亦會較不接觸大自然的小朋友好呢!

除了精神和情緒上的好處外,到戶外活動也有生理上的好處。戶外活動除了能夠出一身汗,避免幼兒痴肥外,也能全面刺激小朋友的感觀,更能夠降低壓力荷爾蒙的濃度。

有啲咩好做?

既然接觸大自然有這麼多好處,有甚麼好玩的郊外活動可以同小朋友玩呢?

  1. 看雲☁️☁️

帶小朋友到郊外遊玩,看看色彩繽紛的花花草草,追着蝴蝶走,放一放電。累了後,家長跟孩子一起躺在草地上,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這個時候,天空就是大自然的螢幕。跟小朋友看着奇形怪狀的白雲,讓他發揮創意,說一下每舊雲似甚麼。

  1. 觀星⭐️⭐️

香港的光害非常嚴重,小朋友很可能從未見過星星。爸爸媽媽可以帶小朋友到郊外玩一天後,夜晚時休息一下,靜靜地觀星,激發他們對宇宙的好奇心。

  1. 執貝殼🐚🐚

除了很多風景極美的行山徑之外,香港也有很多漂亮的沙灘。即使小朋友未必能在海中暢游,亦有其他有趣的活動。除了砌沙城堡之外,也可以跟孩子一齊執美麗的貝殼。除了收集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貝殼外,幸運的話還會遇到一些在沙灘生活的小生物呢!最後,家長要記得教導小朋友把貝殼放回沙灘上,不要把貝殼全部帶走。

話咁快小朋友的暑假又差不多開始了,家長們多帶小朋友親親大自然吧!


撰文:顧問mame 

追蹤MAMESHARE

121,617FansLike
856FollowersFollow
1,910Subscribers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