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為小朋友和家庭做各種大小決定時,通常只是決定後告知小朋友,而不會讓他一起討論。可是,原來讓孩子一起討論和下決定,對他們的性格和親子關係有很大的影響!
你是威權型家長還是權威型家長?
威權型的家長認為小朋友年紀太少,沒有能力下決定,所以一味發指令要求孩子遵從。小朋友由小至大都沒有甚麼機會下決定,提出的建議又被爸爸媽媽駁回的話,便很有可能形成自卑、敏感、沒有主見的個性。
而權威型的家長在討論和下決定時,則會引導小朋友一起討論,在過程中能夠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和自信心。而下三個便是權威型家長讓孩子參與討論的方法,大家看看如何打造一個自信獨立的小朋友吧!
提供A、B、C、D 輕鬆展開討論
年紀較小的小朋友未必能夠獨自展開多角度的思考。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先提供幾個不同的選項,讓小朋友較容易有一些想法。隨着討論的過程,他們可能會改變主意,甚至提出一些選項以外的想法,形成屬於自己的意見。
讓小朋友幫幫手 建立自信心
除了多跟小朋友討論事情的決定外,多給他們一點小任務,令孩子感到爸爸媽媽需要自己的幫助。舉個例子,一般家長都會說:「跟我去超級市場買餸。」可是,如果改為說:「可唔可以幫媽咪拎啲餸返屋企呢?」小朋友的感受便很不同了。多讓小孩幫你忙,他們會較容易建立自信心。
多一點耐性 少一點脾氣
家長的耐性也是培養孩子自信獨立的關鍵。如果每次小朋友說話做事一有些少犯錯便被責罵的話,他們會認為自己的能力太足,變得害怕負責任、做決定。所以,家長在小朋友犯錯時,記得要沉住氣,理性地跟小朋友解釋。
這些小小的相處之道,已經能對小朋友的性格影響深遠,家長要留意留意!
撰文:顧問m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