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問問專家先】熱心老師堅持與學生同行 支援SEN家長情緒助對症下藥

【問問專家先】SEN是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Need)的縮寫,SEN學童就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在學校擔任「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的周芷苓老師,每日面對校內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個案,指出一般家長對SEN學童仍是一知半解,聽到「特殊學習需要」的名稱相當抗拒。周老師指若家長肯正向面對SEN,就能讓學校為小朋友在校園生活中提供充足支援,對症下藥,老師也可以為SEN家長提供情緒支援。

SEN只是學童自身問題?

需要照顧的並不只是SEN學童本人,周老師及其團隊還要調整家長的心態,SEN學童確診個案,跟家長說明不是容易事,要對方認同、認識及理解亦需要花時間,「當然,家長能否接受自己的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又是另一問題,可能是 『特殊學習需要』的名稱令人誤會,如改名為『額外學習需要』,或能更容易接受。」不少案例是對養育孩子一直非常苦惱的家長,在老師、社工告知確診為SEN學童後,反而找到出路及可以對症下藥跟進。

學習或成長壓力過大,或會變成焦慮、抑鬱,如子女有經常發惡夢、頻繁肚痛或胃痛、拒學徵狀,需多加留意。學生如感壓力過重,亦應向社工或老師求助,釋放壓力。(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校方希望透過教育及支援,讓家長多了解小朋友的問題及相處方式,「如果家長不懂與小朋友相處,或不明白其需要,其實即使學校作更多調適,都不能協助處理源頭問題。」 建議家長宜多了解其子女特質,以諒解態度處理,亦需要重新管理對子女的期望,如能力所限、專注力問題、交際能力低下、個人管理未如理想等,就不要強迫他們入讀名校、追求名次,「例如讀寫障礙學童,因家長不理解而被迫多練習,反而有可能造成焦慮或壓力。」又或小孩出現社交障礙,周老師建議家長可嘗試讓小朋友參加工作坊,多跟同齡小朋友相處,再配合學校所提供的訓練,從而建立孩子信心,正向面對學習及生活。

周老師枱頭放有3隻壓力豬,一邊與學生傾談,一邊讓學生釋放壓力。(圖片來源: 被訪者)

家長又有什麼憂慮?

遇到家長肯正向面對SEN,當然對小朋友、學校都是好事,但有不少家長在心態上未能接受,也沒有SEN的相關知識,家長就會特別擔心:「如果承認確診SEN,小朋友又會不會被學校或同學歧視?」周老師指因私隱問題,學童病情並不會於校內及課室內公開,不過學童如需另外進行「補底班」,亦難免引起同學疑問,此時學校會於各方面協助及配合,因應特殊學習需要提供訓練,例如提供上學時間調整、測協調適、特別課程、工作坊等,有助他們融入學習及校園生活。

周老師會為學生舉行工作坊以進行訓練及治療,她的房間內貼滿學生於顏色及繪畫治療興趣班的畫作,感覺治癒。(圖片來源: 被訪者提供)

另外,家長最常問到:「如果小朋友幼兒期已確診並進行訓練,升小學、中學時應否提早上報?」從老師角度出發最好如實上報,在得到家長同意得情況下,統籌主任會將現有評估報告轉交下一個學習單位,以作跟進。雖家長或認為小朋友情況好轉,就不必多事,但當孩子對升學,課堂內容及人際處理,有機會是另一壓力點,所以建議盡早交代,讓老師加以觀察留意,及時提供協助。她更提議,如家長遇到疑問又未能坦言對校方開口,可先找社工傾訴,方便轉介及跟進。

面對大量個案,老師會否感到疲憊?

周老師由訓輔主任轉型成為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日常除了教學工作,一半會用於處理學生個案,包括見學生、家長、社工,或與老師商討問題等,「當中有不少故事聽完會覺得好難過,或遇上家長不理解而錯過幫助小朋友的機會。如學童、家長都不知道問題所在,應該透過評估看醫生等適當的診斷及治療,家校合作一齊尋找到出路,讓小朋友在康復路上不孤單。」

小童、幼兒未懂得表達自己,Miss Chow鼓勵以繪畫了解小孩內心世界,上圖左右為同一位小朋友所畫,心境轉別明顯。 (圖片來源: 被訪者提供)

不同的個案都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挫折,不一定能完美地解決,但她認為現在為SEN學童尋找出路,工作很有意義,「最近就有一位SEN學童,參加了「親和藝術慈善基金-SEN學童獎學金」並獲獎,學生患有輕度徐動型腦性麻痺,屬肢體殘障類別,因病情及家庭負面影緒,自少非常自卑、消極,繼而影響交際能力,升中後發掘到自己的數學天份,在學校及老師的鼓勵下,自修課程並為師妹提供輔導,大大提升自信及社交能力。」

——————————

周芷苓老師(Daisy Chow),於真光女書院任教歷史及通識科,曾擔任學生支援組導師、訓輔主任。2014-2017年修讀特殊學習需要所有相關課程,2018到澳洲進修及於2019年擔任「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為校內SEN學童提供工作坊、興趣班及成長訓練。

想知更多專業貼士,請按【問問專家先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