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法則 —— 夏天到了!大家一定好想去沙灘砌沙堆同游水!大家知不知道,沙除了能砌出不同的圖案之外,還可以做甚麼? 目前正流行著「沙盤遊戲」,透過思考、分析與同互動,可以治療溝通能力及訓練控制情緒,是有效加強親子溝通的活動!
說到親子間的溝通,心理催眠治療師梁佩琪(Peggy Leung)提提各位家長,通常與子女溝通出現問題或拗撬,第一反應就像是一個「輸贏遊戲」,因為「我」想贏,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覺得「我」是對的,沒注意事件來龍去脈,以及發生的原因。

梁佩琪指出,與孩子溝通,有三點「思維介定」要特別注意。分別是:行為衝突、需求衝突、價值衝突。
行為衝突
是指問題是由哪一點觸碰引發出來的,那一點就是源頭!
需求衝突 —— 輸贏 / 雙贏模式
以「我」是對的為中心點去思考,會產生「輸贏」的觀念。但遇到溝通衝突,最好的方案是「雙贏」—— 大家能夠找到位置共同妥協,或者不是以「拗啱」為贏家,而是能夠尊重對方看法。要留意,家長不一定是正確的,讓小朋友冒險,會產生更多可能。小朋友有無窮創意與手法解決問題,要多點信任他們!
價值衝突 —— 指家長能夠因應行為改變自己,接受既定現實,並從事件學習,重置自己信念。
家長只是做指導領導角色,但很多時會變成操縱控制了小朋友。其實他們已經是一個個體,有時要接受現實重設自己的信念,改變自己的立場與看法,比起身教效果更加好! 個人價值觀亦能因而擴大。
最後,梁佩琪亦希望寄語各位家長,親子相處,維持和諧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坦白將心裡話說出,用愛感染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