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6種教養類型父母研究 哪一類的孩子長大後最高薪高學歷高幸福感?

孩子長大後的成就,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係嗎?神戶大學及同志社大學的研究人員,受到日本政策智庫(RIETI)的委託,訪問了5,000名成年人,不只調查他們的「平均薪資」,還深入了解其「學歷」、「安全感」和「幸福感」。蒐集完這些數據後,受訪者亦需要完成一份問卷,敘述自己童年時期的父母教養態度,比如說「父母是否信任我」、「父母是否關心我」等問題。

統計完這5,000份問卷後,研究人員根據調查結果,將父母的教養態度分成6種類型:支持型、規矩型、溺愛型、隨便型、兇狠型,以及作為對照組的中庸型。驚人的發現是,由「支持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後不僅擁有最高的平均收入和學歷,更擁有最高的幸福感!而排名第二的「規矩型」虎爸虎媽,雖然也能養出高薪、高學歷的子女,卻伴隨著較低的幸福感與較高的焦慮指數。

立即了解自己是哪一種教養類型的父母!

  1. 支持型父母

讓孩子有中等以上的獨立自主空間,父母高度的信任孩子,對教養兒童有高度興趣,陪伴孩子的時間很長。雖然嚴厲程度高,但這類父母對子女的支持及關愛的程度也高,他們能清楚判斷孩子的情感需要,並明白孩子需要適度規管、關愛及自由,才能充分發揮潛力。

教養類型

  1. 規矩型父母

孩子沒有獨立自主的空間,父母對孩子的信任程度中上,對教養兒童有興趣,建立非常多的規矩(家規),並且嚴格執行,但在情感回應度上則較低。父母對子女有很多要求,卻吝於關愛,這種家庭基本上只有由上而下的單向式溝通。在這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比較拘謹,也相對欠缺自信,可能要隨著日後人生經驗逐漸豐富,才能慢慢把性格完善。

  1. 溺愛型父母

父母高度的信任孩子,一點也不嚴格,即使子女有不當的行為,亦不會加以處罰,由於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客觀準則規範其行為界限,甚至這類型家長因為寵愛子女而為其改變客觀準則,在這環境中成長,孩子便容易變得自我中心,「港孩」也因此在父母過度溺愛下誕生。

教養方式

  1. 隨便型父母

父母對教養兒童沒什麼興趣,一點也不嚴格,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也沒建立什麼家規。由於父母則在教養子女上比較馬虎,既不管教又不關心,較易對孩子產生負面的情緒影響。由於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家長的引導及指引,孩子的決策能力可能會較弱,同時也會較缺乏安全感及自信心。

  1. 兇狠型父母

父母對教養兒童沒什麼興趣,但是也不讓孩子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完全不信任孩子,卻對他們很嚴厲。

  1. 中庸型父母

上述所有面向都不極端,對教養孩子有點興趣,陪伴時間普通,嚴格並不持續,沒有什麼特色的中庸父母。

教養

支持型教養最理想

雖然中庸型父母聽起來還不錯,但是根據此項調查研究顯示,後面3種教養家庭:隨便型、兇狠型、中庸型,孩子成年後都缺乏幸福感。其中兇狠型與隨便型的家長,所教養出來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更是收入、學歷、安全感與幸福感,全部都低。

支持型與規矩型的父母,同樣對教養擁有高度熱情,亦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而且不吝於對孩子表達信任,光是做到這3點,似乎就已經替孩子鋪好未來的美好前途。但兩者的差別,在於規矩型的虎爸虎媽,不讓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機會,而支持型的父母肯適度放手。

而放手,並不是讓孩子自生自滅,而是經常地讓他們有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力,小至吃飯份量,大至選擇學科等影響升學就業等決策,都可經過指引、商討而作出抉擇。若要再更進一步給予孩子幸福感與安全感,就只差「適時放手」這一步,給孩子更多獨立空間、多給孩子一些決定權,就成為最理想的支持型父母了!

教養

教養方式對父母來說無疑是一種學習,根據以上研究所得,支持型父母無疑對孩子的成長較為理想。而在生涯規劃的道路上,家長若能以開放的態度,多鼓勵子女認識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等,因為讓孩子明白生涯規劃並不單是選科、升學、擇業,探索自我亦是生涯規劃的重要元素之一。

其實當父母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每日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做個有智慧、真用心、合理管教的父母,才是教養的正途。

圖片來源:freepik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