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育兒環境中,許多家長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愛,常常無意間過度參與孩子的每一天生活,卻因此阻礙了孩子發展獨立技能的機會。當家長急切地為孩子解決各種大小問題時,孩子便錯失了一次嘗試、從錯誤中學習的寶貴時刻。學教導我們,賦予孩子合理的自由不是無限的縱容,而是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提供安全的環境,讓他們以自己的步調學習和麵對挑戰。大人只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確保周圍的安全,並避免過度插手,就能幫助孩子逐步建立自信和責任意識。
蒙特梭利教育特別強調孩子的自我主導和自我管理,貫穿日常活動來培養這些品質。在課程規劃中,「日常生活練習區」是關鍵要素,包括脫衣服、成功東西、清理整理空間等練習。這些看似平常的活動,讓孩子透過重複練習,提升專注力、強化自信,並培養責任感。這種教育方法不僅讓孩子習得生活技巧,也帶來快樂的感受。
所謂「直升機式家長」(直升機父母),就像直升機在孩子頭頂盤旋的時刻,監控並守護孩子的每一步。他們害怕孩子出錯或遭遇困境,因此從學習、興趣、社交,到職業規劃,都過度介入,甚至替孩子做決定。這種過度關懷雖然看似好意,但卻可能使孩子變得更依賴他人,缺乏面對困難的膽量。
孩子獨力完成的快樂:一個小插曲
想像一下幼稚園放學時,一個三歲小孩在鞋櫃前奮力穿鞋。他的爺爺站在旁邊耐心等待,孩子試著抬頭腳,但鞋子開口有點窄,讓他緊張不決。時間拉長了,爺爺忍不住想伸手幫忙,但孩子堅強地說:「我要自己試!」經過幾番努力,他終於終於穿上了鞋,興奮地大喊:「我自己完成了!」對大人來說,這只是小事,但對孩子來說,這是自信的開端。如果父母總是急著代勞,就會增加體驗孩子成功的機會。
父母的過度幫助,往往會帶來不利的後果,讓孩子在成長路上面臨挑戰:
– 自信心低落:父母總是包辦一切,孩子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無法獨自處理基本事情。
– 過度依賴:習慣他人幫忙,孩子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法是求助,不自己解決。
– 問題處理能力不足:缺乏練習機會,孩子在上學期很容易退卻,卻缺乏危機經驗。
– 學習興趣:缺乏探索的成就,孩子對新事物失去了熱情,動力逐漸減弱。
父母如何逐步進式放手,培養孩子獨立?
要從「升降式父母」轉變為完全支持性的「無人機式父母」(無人機修改父母),重點是逐步進式放手,培養孩子獨立?
– 設定適齡小任務:從適合孩子青少年的簡單事物入手,如自己穿鞋、拿玩具或餐具。逐漸增加呼吸,讓孩子熟悉完成的喜悅,進而建構自信。
– 留出充裕時間:父母常因時間緊迫而代勞,但孩子學習需耐心。多想像時間,讓他們嘗試,即使動作不快,也要耐心等待,插手。
-提供具體肯定:避免空洞的「好厲害」,而是針對行動說:「你把玩具整理得這麼有條理,真棒!」這可以讓孩子認清自己的強項,鞏固正面習慣。
– 允許失誤並溫和引導:錯誤是學習的必經路。父母不要急著責備,而是溫和引導,例如孩子收玩具時亂了,可以說:「你已經很用心了!如果按大小分類,會不會找到呢?」這樣有助培養解難能力。
-打造選擇自主的氛圍:給孩子機會做決定,例如選擇穿當天的衣服(限2-3種選項),或決定玩什麼遊戲。這不僅帶來自由感,也教導他們選擇對負責。在人際互動上,也讓孩子自己處理朋友的小紛爭,父母只需旁觀,提供必要的協助。
總結來說,給孩子自由是對他們成長的信賴與輔導,而不是無規矩的任性。身為父母或老師,我們營造安全的空間,讓孩子自由探險、犯錯並進步。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都是他們獨立自信的基礎。學會放手,幫助孩子麵對未來的挑戰,父母擺脫過度憂慮,共同汲取育兒的美好。只要從一處出發,逐步改變,你就會迸發出孩子運動的能力!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