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Explore
Enjoy
Latest Articles
學童書包過重一直是父母關心的話題:既擔心因負荷過重影響小朋友長高,更怕會出現脊柱側彎(Scoliosis)等更嚴重的情況。事實上,書包太重的確會令背脊長期受壓阻礙發育、背姿不良導致脊椎骨發展異常,造成小朋友「駝背」(又稱「脊柱後凸」),但這並非脊柱側彎的成因。全科醫生蘇勇柏醫生於今期專欄講解患脊柱側彎的原因,以及家長如何觀察子女有患上此症的風險。
認識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意指脊骨向左或向右彎曲,呈「C」形或「S」形。 任何年紀都有機會患上此症,並按其成因可分為4個類別︰
原發性脊柱側彎
退化性脊椎側彎
先天性脊椎側彎
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彎
青少年於10至15歲時期發病多屬於原發性脊柱側彎,是常見的脊椎側彎之一。目前確切成因仍然未明,惟女童患病風險較男童高;而父母患有脊柱側彎,孩子的患病風險也會相應增加。如患者於10歲以下已出現病徵,則多屬先天性脊柱側彎或神經系統肌肉病理引發的癱瘓性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初期表徵或不明顯
不少家長擔心學童上學時使用的書包太重或坐姿不良是脊柱側彎的元兇,其實醫學上並未證實兩者有必然關係。病情輕微的患者大部分沒有症狀或不明顯,尤其因衣服遮蓋,家長更難以察覺,多在「學生健康服務」例行體格檢查時才發現。
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以下表徵:
盤骨傾斜
肩膀左右高低不一(俗稱「高低膊」)
左右肩胛骨或側腰不對稱
隨著學童的青春期發育成長,原發性脊柱側彎的弧度會惡化,病徵可能於外觀方面逐漸顯現。脊柱側彎多見於胸椎部位,患者會出現胸腔變形、上背隆起,甚至腰背痛楚、下肢麻痺等。在學童時期患有原發性脊柱側彎,成年後出現脊柱退化跡象的風險亦會較高。
脊柱側彎影響
此症長遠有機會併發多種健康問題,例如骨質密度下降、骨質疏鬆症;位於胸椎的脊柱側彎,可引發肺部變形、肺容量下降等長遠問題,影響心肺功能;或是因姿勢動作的代償作用,使不同部位的關節提早退化等等,影響身體活動能力,令患者身心受壓。
脊柱側彎診斷方法
脊柱側彎因應嚴重程度可大致劃分為3個等級:
1. 輕度︰多於10度但少於20度
2. 中度︰20度至40度
3. 嚴重︰40度以上
要評估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醫生一般會先透過面診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症狀等等,再配合臨床檢查,初步判斷是否患上脊柱側彎的問題。如有需要,將安排患者接受相關影像檢查,例如X光造影檢查(X-Ray)、較新式的EOS全身3D低輻射X光檢查,或採用無輻射的超聲波掃描儀Scolioscan Station,有助醫生斷症,以便安排適切的治療方案。
脊柱側彎治療方法
若脊柱側彎患者病情輕微,一般無需接受治療,但因側彎程度於青春期階段容易惡化,故需定期觀察及覆診,直至骨骼生長成熟,側彎程度大多會穩定下來;中度側彎的患者則有機會需要佩戴脊柱矯形器,以預防情況惡化;至於病情嚴重的患者,醫生將依據年齡、脊柱側彎的位置及角度、身體狀況等因素,或建議接受相關的手術治療,例如:脊柱內固定術、矯形及脊椎融合手術等。
矯正脊椎後,除了可改善患者的體形外觀,亦能放鬆受壓迫的神經線,舒緩痛楚,及減低胸腔器官及心肺功能所受的影響。
另外,患者接受物理治療,或有助提升脊柱的柔軟度及活動幅度,改善姿勢及强化背部肌肉。而針對需要長期佩戴脊柱矯形器者,治療也有助改善因活動不足引起的肌肉萎縮,避免加劇病情及出現併發症的機會。
脊柱側彎難預防
醫學界現時未有數據顯示不當姿勢、背部負重是引起脊柱側彎的元兇;而靠日常運動、物理治療等方法,亦難以阻截脊柱側彎出現。
但我們仍建議家長及早培養子女養成良好的坐立姿勢,不論子女是否患有脊柱側彎,以下方法均可强化骨骼,保護脊椎健康,減輕出現腰背痛的機會。
兒童脊椎健康保護有法︰
均衡飲食:適量進食富含鈣質及維他命D的抗氧化食物,有助强化骨骼及關節。
恆常運動:兒童和青少年每天應合共做不少於一小時中等強度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患有脊柱側彎的人士可進行適當伸展運動,有益身心健康。
姿勢正確:平時注意保持良好姿勢,避免久站或久坐,有助減少痛症。
勤曬太陽:研究指,每日曬15分鐘太陽可為身體補足必需的維他命D,促進鈣質吸收。
話說回來,書包過重會令兒童背部長期受壓,有機會引致背痛及肌肉疲勞等問題,家長應多加留意,協助孩子減省攜帶不必要的物件回校。
作者:蘇勇柏醫生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更多Dr. So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蘇勇柏醫生健康資訊】
想知更多兒童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圖片來源:freepik
月子餐食譜 是每一位媽媽坐月時吸收營養的主要來源,正所謂「坐月坐得好,媽咪唔會老」,媽媽可以在坐月時調理好身體,恢復體力,才會更有精神照顧BB!不過如果略嫌舊式食譜沉悶,想吃得有新意,可以試試以下這個由陳凱琳教煮的 月子餐食譜!
陳凱琳親自炮製月子餐
現年31歲的陳凱琳於2018年嫁予鄭嘉穎,夫妻二人感情甚好,陳凱琳更四年抱三,分別是4歲的Rafael 、2歲半的Yannick 和剛出生不久的Carlos,搖身一變成為三子之母。
在第三次坐月期間,陳凱琳不時都會拍攝一些影片與大家分享生活點滴,早前她更拍片介紹自己的 月子餐食譜,教大家煮「番茄蝦滑響鈴卷」。
雖然影片引起不少爭議,有網民認為她在坐月時不應該煮食、不應踫「生水」,但亦有不少人認為她已是三子之母,算是相當有經驗,加上陳凱琳看起來十分精神,只要做自己開心的事情,就不用太介意旁人的非議!
陳凱琳 月子餐食譜
番茄鮮蝦響鈴卷
月子餐食譜 材料
響鈴卷 數個
鮮蝦 半斤
蛋清 1個
金針菇 1包
蕃茄 2個
洋葱 半個
葱花 適量
薑、蔥、蒜 適量
桂圓、杞子 適量
月子餐食譜 醬汁材料
生油 1勺
蠔油 1勺
鹽 半勺
蕃茄汁 1勺
生粉 1勺
清水 1碗
月子餐食譜 做法
1. 先用溫水將響鈴卷泡軟鋪平;
2. 將鮮蝦打成泥;
3. 加入蛋清、鹽、蔥花、金針菇攪拌均勻;
4. 將響鈴卷攤開,包住金針菇、蝦滑;
5. 準備一個鍋,加入薑、蔥、蒜爆香,再依次序加入蕃茄、洋蔥及清雞湯,燜煮出汁;
6. 放入已包好的鮮蝦響鈴卷,加入桂圓、杞子;
7. 倒入已調好的醬汁;
8. 蓋上蓋子燜8分鐘,完成。
溫馨提示*授乳媽媽不適合食用,且響鈴卷熱量較高
來源:陳凱琳@小紅書
想尋找更多煮食新意請看【親子食譜】
室內免費遊樂場|春天周不時又下雨,在天氣不穩定的情況下,很難帶小朋友戶外遊玩。所以MameShare為大家推介11大室內免費遊樂場,讓大家在下雨天或天氣差的時候多一個選擇,可以考慮帶小朋友去康文署室內遊戲室。
說到室內免費遊樂場,必定要提起十分受歡迎的康文署室內遊戲室,每區的遊戲室都有不同主題,更以相關主題設計遊戲設施,十分特別!而注意的是遊戲室分時段活動,每一節大約為30分鐘至45分鐘,大家可以在康文署網站查看開放時間。由於遊戲室均設人數限制,若想進去玩,就要提早一點排隊輪候。兒童遊戲室主要供4至9歲及身高不超過142厘米的兒童免費使用,年齡在4歲以下的兒童必須由家長或監護人在內陪同使用。
港島免費遊樂場
免費遊樂場1.港島東體育館
港島東體育館內的遊戲室主題為航海歷險,而入場限額為17人。遊戲室每節開放時間為45鐘,而每一節後關閉15分鐘作進行清潔。
地址:香港西灣河鯉景道52號
免費遊樂場2.小西灣體育館
小西灣體育館內的遊戲室主題為城市,會看見內有小型滑梯及攀石牆。 這個遊戲室入場限額為25人,每節開放時間為45鐘,每一節後關閉15分鐘作進行清潔。
地址:香港小西灣道15號小西灣綜合大樓二樓
免費遊樂場3.士美非路體育館
士美非路體育館的遊戲室主題為恐龍樂園,喜歡恐龍的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啊!另外,這個遊戲室入場限額 為25人。
地址:香港堅尼地城士美菲路12 K號士美非路市政大廈4樓
九龍區免費遊樂場
免費遊樂場4.彩榮路體育館
彩榮路體育館的遊戲室主題為動物王國,綠油油的環境猶如置身於森林之中,穿梭於不同遊戲設施,訓練小朋友靈活性。彩榮路體育館遊戲室入場限額為34人。
地址:九龍觀塘彩榮路58號
免費遊樂場5.何文田體育館
何文田體育館遊戲室的主題為熱帶樹林,入場限額為17人。這個遊戲室內佈置了不少動物,喜歡動物的小朋友可以玩!
地址:九龍何文田忠義街1號
免費遊樂場6.深水埗體育館
深水埗體育館的遊戲室主題為碼頭,場內有些遊戲設施設計成船隻,小朋友可以在內變成船長,帶領大家出航!而遊戲室入場限額為42人。
地址:九龍深水埗深旺道38號 深水埗康樂文化大樓2樓
新界
免費遊樂場7.東昌街體育館
東昌街體育館的遊戲室主題為海洋世界,小朋友進去後好像真的到了海底世界,可以和不同的海洋生物玩耍,更可以進去潛艇冒險。東昌街體育館遊戲室入場限額為27人。
地址:新界東昌街25號大埔東昌街康體大樓3樓
免費遊樂場8.聯和墟體育館
聯和墟體育館的遊戲室主題為環保小先鋒,大家可以見到看多環保相關的內容,包括:慳神、北極熊求救及源頭分類等,小朋友可以邊玩邊學到生活小知識。這遊戲室的入場限額為20人,派籌時間為使用時段開始前30分鐘。每節開放時間為30鐘,每一節後關閉15分鐘作進行清潔。
地址:新界粉嶺聯和墟和滿街9號3樓
免費遊樂場9.調景嶺體育館
調景嶺體育館的遊戲室主題為海洋世界,喜歡海洋的小朋友可以走入潛艇冒險。這個遊戲室入場限額為34人。
地址:將軍澳翠嶺路2號
免費遊樂場10.兆麟體育館
兆麟體育館的遊戲室主題為太空,而地方都較大,當中的玩樂設施也相對較多、難度亦較高。兆麟體育館遊戲室入場限額為42人。
地址:屯門兆麟街19號屯門兆麟政府綜合大樓4樓
免費遊樂場11.元朗體育館
元朗體育館的遊戲室主題為糖果,入場限額為26人,派籌時間為每個使用時段開始前30分鐘。名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大家可以在康文署網站查看開放時間。由於遊戲室均設人數限制,若想進去玩,就要提早一點排隊輪候。
想知更多好去處,請按【親子好去處】
婆媳關係是人際關係中最奧妙的,甚至連日本地產資訊服務公司「Athome」也特意對婆媳關係做了一項調查,問卷結果揭示了新抱心目中的婆媳安全距離!所謂「相見好同住難」,婆媳關係就最能體現到這句話的精髓,調查顯示逾90%的受訪新抱不願與奶奶同住。
至古至今,社會向來要求女性要要做一個好太太、要做一個好媽媽、要做一個好新抱,而調查結果顯示,為維持良好婆媳關係,新抱認為「可以分開就絕對不要住一起」。
新抱與奶奶的「安全距離」
Athome訪問了日本關西及關東地區共620名的已婚女性,年齡介乎25歲至49歲,目的是尋找她們眼中的「婆媳安全距離」,而結果顯示,有36.8%選擇「1至9公里」;20%選擇「10至19公里」,兩者佔超過5成。有新抱甚至選擇與奶奶相距1萬公里,相當於地球的4分之1,大約是東京到美國芝加哥的距離。
參考完調查結果,Athome指出婆媳間最完美的「安全距離」應為69.8公里,約東京市到神奈川小田原市的直線距離,即1.5小時車程,在香港就相當於一個住港島,一個住新界。
調查結果又指,目前和奶奶同住的媳婦,有47%曾有過離婚念頭,其中 13.2% 認為「婆媳同住」是夫妻感情不和睦的原因之一。而期望與奶奶同住的新抱,僅佔1.8%。
如何維持婆媳關係?
畢竟相見好同住難,也有人甚至跟親生媽媽同住也可吵過沒完沒了,何況跟別人媽媽,同住前盡量將界線劃清楚。至於婆媳維持友好關係的秘訣,有63%的新抱回答是「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其次為「切實做好應對進退的禮貌」。
現正與奶奶同住的新抱認為,「將奶奶的抱怨當作耳邊風」是避免正面衝突的好方法。甚或將奶奶當作上司,客氣有禮,友好但不過度親密。
雖然Athome這次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新抱都不太喜歡跟奶奶同住,但不能抹殺婆媳同住的好處,例如奶奶有豐富育兒經驗,可以幫忙照顧小朋友,也可以幫忙分擔家務,而且家裡人多比較熱鬧。而且現實中也有不少好奶奶,會把新抱當作親生女兒一樣痛錫、關心,令彼此多了一個親人。
婆媳關係之微妙處,就是並不可以像職場關係或朋友關係般「合則來不合則去」,若然要付出太多去維繫,保持距離也是明智之舉。
圖片來源:《BB來了》劇照
女人都在意面上的皺紋,往往忽略了更易顯老的頸紋。要守住年齡秘密?除了基本保養之外,日常生活的細節瑣事也很重要呢?即將成為人妻的韓星李多海,亦非常注重頸部保養,平日就愛以低成本DIY護膚品,更在小紅書上分享去頸紋的小技巧!
現年38歲的韓星李多海,向來保養得宜,不時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個人的護膚心得,說到頸部保養心得,她就單靠一隻溫熱湯匙配搭凡士林作按摩修護,不少網民試過實測,亦大讚效果不錯。
推捏式按摩
按摩之前,李多海指必須在頸上塗抹具高度保濕的精油,接著使用指腹以推捏的方式按摩,沿頸中央往左右後方按壓,每邊各5次,按摩時頸部會有拉伸的感覺,無論是對頸部的橫紋或是直紋,也有很好的效果。
凡士林 + 湯匙小秘技
李多海預防頸紋所需的兩件產品,就是湯匙和凡士林。方法很簡單,先將湯匙浸在溫水裡面助暖,然後在頸部塗上凡士林,將湯匙從下往上拉提進行按摩,此動作有助預防皮膚下垂,重塑下顎線。
低成本頸膜DIY
先準備大塊一點的化妝棉,還有玫瑰果油和玻尿酸。先以爽膚水噴濕化妝棉,濕透化妝棉更易貼服在頸上,然後在化妝棉滴上玫瑰果精油和玻尿酸,然後當頸膜敷在頸上,再以保鮮紙包裹頸部作固定,敷約二十分鐘待成分吸收便可。
戒掉壞習慣
其實皺紋已經不分年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如低頭族長期玩手機、使用電子產品、睡姿不正確、枕頭墊太高等等,這些不良姿勢也會造成頸部的負擔,容易出現頸紋,甚至導致頸部痠痛不適。大家謹記改掉以上壞習慣,免得讓紋路加深。
勿忘日常護理
眾所周知,頸部缺少皮脂腺,比臉部肌膚更易乾燥。所以日常護理更不可掉以輕心,如定期為頸部肌膚進行磨砂去角質,以免肌膚變得粗糙黯淡;還有清潔或卸妝之時,建議以緩慢及小範圍動作擦拭,有助減低皺紋的形成。此外,謹記面部、頸部也要塗上防曬,抵禦紫外線長時間照射,預防肌膚老化及紋路顯現。
About the author
I’m GEORGE SANDERS, a passionte traveler, photographer and writer. I want to take risks, meet interesting people, go hard, challenge myself and explor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