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Travel

Explore

Enjoy

Latest Articles

曲奇餅理論教養法| 如果你的孩子,在超級市場拿起一大袋糖果表示要買,但家中已經有吃之不完的糖果,你會怎樣處理?可能你會解釋:「家中已經有很多的糖果了,我們不買。」而孩子仍然堅持,這時有部分家長會直接說:「No!」、「你不可以這樣的!」、「你這麼頑皮!」,然後換來的是孩子鬧情緒,甚至對抗,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大家有沒有聽過用「曲奇餅理論」來處理以上情況? 可以看看以下的分享。 責罰教養帶來反效果 我們常聽說「打者,愛也。」、「愛之深,責之切」。在華人的社會中,教養孩子的方式,往往離不開「責」、「打」,目的都是希望透過嚴厲的責罰,讓孩子明白錯誤,希望他們能「知錯能改」、「聽教聽話」。不過,在眾多家長的經驗中,嚴厲的責罰很多時都是徒勞無功,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的而且確,有時候嚴厲是可以帶來即時的果效,犯錯的行為立刻得到制止。不過,孩子並沒有學懂為自己負責任,他可能基於恐懼或逃避而暫停那種不被允許的行為。但隨著時間過去,孩子或會重覆那些行為而再次引起衝突,甚至會透過欺騙和說謊去逃避責罵或懲罰。日復日的爭扎及鬥爭,必定會損害親子關係。 提供2-3個選擇 遊戲治療大師Dr. Garry Landreth 提出「曲奇餅理論」:有一晚(孩子應當睡覺的時間),女兒在廚房拿出一罐曲奇,並想帶回房中。當時父親發現後,並沒有苛責及制止,並向她的女兒提出以下選項:「你可以吃一塊曲奇,並將其餘的曲奇交還。又或你選擇將所有曲奇交還。」女兒經過思考後,決定取出一塊曲奇進食,並且交還其餘的曲奇。 事實上,孩子有時還未足夠成熟去處理或決定自己的事情,諸如收拾玩具、入睡時間、看影片或打機的時間(相信因疫情停止面授課後,很多家長都深受困擾)。這些一切都是關乎孩子的成長及健康,作為家長,實在有必要設定一些界線。 不過,與此同時,家長無須斷然叫停,大家可以為孩子提供有限度的選擇,例如「你可以選擇現在收拾所有玩具,又或選擇看影片的時間才收拾玩具。」、「你可以選擇自己步入睡房,又或選擇爸爸或媽媽抱你入去。」、「你可以選擇看30分鐘影片,之後做功課及溫習,又或選擇用明天看影片的時間溫習。」 這樣,孩子沒有因為責罰而破壞彼此的關係。孩子經過思考,在不同的選擇中揀選對自己最有好處的情況,不但能避免錯誤的行為,又能讓孩子感到自主。孩子雖然會因為懲罰而逃避,但經驗過有選擇,便會學懂為自己負責。 當孩子下次在街上嚷著要買東西,或不肯上床睡覺時,各位家長不如試一試「曲奇餅」理論,提供可接受的選擇,讓孩子揀選及負責任吧! 由慈慧幼苗親子學堂及合作伙伴遊戲治療協會(香港)理事、註冊遊戲治療師(APT)劉秉熹提供 @ Healthy Seed
煎糕技巧|農曆新年將至,香港家家戶戶都準備好各式各樣的賀年糕點,迎接親朋好友的到來。然而,要將這些糕點煎得金黃香脆卻不失軟糯,實在是一門學問。無論是年糕、馬蹄糕、蘿蔔糕還是芋頭糕,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煎法。就讓我們一起來揭秘如何煎出完美的賀年糕點,讓你在新年期間成為親友心中的「糕」手! 通用煎糕秘訣 控制糕點厚度: 理想厚度約為 1-1.5 厘米 太厚難以煎透,太薄容易破碎 適當油溫: 中小火為宜,約 160-180 度 油溫過高易焦,過低則會吸油 不黏鍋的選擇: 使用不黏鍋或鑄鐵鍋 確保鍋面乾淨無刮痕 預熱是關鍵: 鍋具充分預熱再下油 油熱後再放入糕點 耐心是美德: 每面煎 3-5 分鐘,直至金黃 避免頻繁翻動,以免破碎 各類糕點特殊技巧 年糕、馬蹄糕(防黏): 糕點表面輕拍乾粟粉或地瓜粉 使用少量油,採用「煎烤」法 蓋上鍋蓋,利用蒸汽軟化內部 蘿蔔糕、芋頭糕(減油膩): 先用廚房紙吸去表面水分 少油多次煎,每次只加薄層油 最後階段可略微提高火力,增加脆度 黃金糕(保持鬆軟): 切片時保持垂直,避免壓扁層次 煎前在糕面灑少許水 用中小火慢慢煎,避免糖快速焦化 可在翻面前稍微提高火力,增加酥脆感 可考慮使用氣炸鍋,效果更佳 創新煎法:氣炸鍋新體驗 將糕點切成適當大小,表面刷薄油 預熱氣炸鍋至 160 度 放入糕點,每 5 分鐘翻面一次 總烹調時間約 15-20 分鐘,視乎糕嘅厚度而定 完美配搭:蘸料推薦 年糕:蘸蛋煎 蘿蔔糕:XO 醬或辣椒醬 ...
中國象棋課程推介|中國象棋是一門傳統中國藝術,讓孩子學習中國象棋有助訓練他們的專注力及耐性,同時能透過對弈訓練,幫助擴闊學生的思考方式,以及學習面對逆境。以下介紹5大中國象棋課程推介,有興趣讓孩子接觸中國象棋的家長們,不妨參考一下! 5大中國象棋課程推介! 中國象棋課程推介1.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中心 中國象棋課程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中心致力透過不同課程培養學員對傳統中國藝術的興趣,其中的中國象棋課程有助訓練及加強小朋友的專注力,並讓他們學習如何面對失敗。中心更設「網上互動教室,由中心導師進行網課,讓孩子們安坐家中也能學習到棋藝。 地址: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道3號地下 詳情:按此 中國象棋課程推介2.兵書館 中國象棋班 兵書館致力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提供的中國象棋班,希望透過對奕訓練,幫助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獨立解難能力、改善數理邏輯能力、及情緒管理等,對孩子的成長及學習都有非常正面的幫助。 地址:尖沙咀漆咸道南87-105號百利商業中心1108,1110, 1132室 詳情:按此 中國象棋課程推介3.周世傑棋院 周世傑棋院由象棋特級大師周世傑所創辦,校長創立出「思考程序」教學法,致力提升弈棋的意識形態,擴闊同學思考方式。校方希望學員能透過學習棋藝,提升個人技能外,還能讓學生懂得檢討人生,從而有助他們建構良好的生涯規劃。棋院提供的中國象棋課程,設有幼兒班、啟蒙班、入門班、進階班及高級班,適合不同年齡及程度的學生報讀。 地址:黃大仙睦鄰街8號現崇山商場1樓117號 杏花邨杏花新城1樓182號 詳情:按此 中國象棋課程推介4.中國香港棋院 中國象棋課程 中國香港棋院的中國象棋課程,由中國象棋特級國際大師兼2023年第19屆杭州亞運會象棋混合團體賽銅牌得主陳振杰教授!基礎課程「Starters」透過高互動的上課模式,致力培養小朋友對棋藝的興趣及激發生孩子的好奇心。 地址: 荃灣大河道100號海之戀商場3樓3020號鋪 太古康怡廣場辦公大樓11樓1101室 大角咀櫻桃街38號西九匯1樓105號舖 將軍澳唐俊街12號天晉匯G15號舖 九龍灣宏開道16號德福大廈5樓504室 馬鞍山鞍駿街1號馬鞍山中心A39A & A75號舖 屯門屯喜路2號屯門栢麗廣場15樓1508室 詳情:按此 中國象棋課程推介5.棋樂家 象棋班 棋樂家提供的課程致力啟發學生的另類思考,讓孩子們沉著面對逆境!棋樂家開設的中國象棋班從中國象棋的規則、棋形、基本殺法到布局技巧等,教授學生遵守遊戲規則,甚到是社交禮儀、互相尊重、面對挫折等。 學費:HK$180/1小時 詳情:按此
農曆新年年三十晚除夕夜充滿了富有意義的儀式。全家團圓吃年夜飯,象徵來年團結;貼春聯、掛燈籠,寓意吉祥如意;守歲到午夜,祈求長壽平安。教導小朋友這些儀式時,可以將其變成有趣的故事時間。解釋每個習俗背後的寓意,鼓勵孩子們參與其中,如一起包餃子或製作裝飾。通過遊戲和互動,讓孩子理解傳統的價值,培養對文化的尊重和傳承的責任感。這樣,除夕夜不僅是慶祝,更成為一堂生動的文化課,讓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和成長。 農曆新年年三十晚除夕的儀式 團圓飯 儀式: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意義:象徵家庭團聚、和睦。 貼揮春 儀式:在門框和牆上貼上寫有祝福語的紅紙。 意義:祈求新年吉祥如意。 放煙花 儀式:放鞭炮或煙花(當然在港是不能自行放炮仗及煙花!)。 意義:驅邪避凶,歡慶新年到來。 守歲 儀式:全家人熬夜到午夜。 意義:象徵送舊迎新,也被認為可以為父母延壽。 拜年 儀式:向長輩親友道賀新年。 意義:表達敬意和祝福。 利是 儀式:長輩給晚輩派發裝有錢的利是。 意義:傳遞福氣和好運。 祭祖 儀式:準備祭品,向祖先行禮。 意義: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感恩。 賣懶 儀式:象徵性地 「賣掉」 過去一年的懶惰。 意義:激勵新一年更加勤奮。 如何教導小朋友這些儀式的正確價值觀? 參與式學習 讓孩子參與準備過程,如包餃子、貼揮春等。 解釋:通過實踐,孩子能更深刻理解傳統的意義。 講故事 分享與這些傳統相關的民間故事或神話。 解釋:故事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加深對文化的理解。 討論價值觀 與孩子討論每個儀式背後的含義。 例如:談論團圓飯代表的家庭和諧,利是的紅封包象徵祝福等。 連結現代生活 討論這些傳統如何與現代生活相關。 例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尊老敬賢的精神。 創意活動 設計與傳統相關的遊戲或藝術活動。 例如:製作新年賀卡,寫揮春等。 家族歷史分享 分享家族過去慶祝新年的故事。 解釋:這有助於孩子理解傳統的延續性和重要性。 比較各地文化 與其他文化的新年慶祝方式進行比較。 解釋:培養孩子的文化意識和包容性。 反思活動 ...
農曆新年是一家團聚、家族聚餐的好日子:「同uncle auntie打個招呼先!」 「同爺爺嫲嫲拜年講祝福語!」「你自己同其他小朋友傾下偈先!」⋯⋯ 家長帶小朋友與親朋好友聚會時,經常會叫子女主動點跟其他人多溝通,認為這樣可以訓練小朋友的溝通技巧和自信心,建立他們的社交能力。但大部分家長換來的,往往卻是孩子的不情願、害羞躲在父母身後、或是自顧自玩手機、甚至扭計或發脾氣要離開。爸媽希望子女外向一點當然沒有問題,但若果用錯方法的話,問題就大了!以下3步,讓孩子逐漸強化社交技能: 1. 別要求太高  有些時候,當爸爸媽媽介紹朋友給孩子認識時,他們會垂下頭或躲在父母身後。家長們首先應該給孩子適當的鼓勵,跟他一起向對方講一句Hello,或者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便已經十分足夠了。家長們不要繼續把要求提高,例如要小朋友表演或獨自跟對方談話,這樣反而會令他們緊張起來。 要知道,外向只是不怕面對其他人展開談話,而不是一見面便要表演和說不停!打了招呼後,假如小朋友覺得面前的大小朋友友善的話,便會自然跟這個人玩了。 2. 別強迫孩子應對不喜歡的人 第一印象是很微妙的事。正如我們有時候第一次看見某人時,便會覺得他的樣貌舉止很討好或討厭,小朋友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當然,這並不代表那人的好壞。可是,如果家長強迫孩子跟自己抗拒的人對話、相處的話,只會令他們更加討厭跟其他人相處,最後變得更害羞和內向。 3. 冷處理 當小朋友害羞時,爸媽不用太大反應,令到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這樣只會令他們更加害怕。最好的做法是先讓孩子離開一下,讓他冷靜下來,明白陌生人並不可怕,不會令他難堪。 過了一些時候,便可以讓孩子再試一下,陪伴孩子跟大家一起打個簡單的招呼。過了幾次之後,小朋友漸漸便不會再害怕了。 其實,家長要留意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別人溝通的能力和健康的社交。小朋友只要能夠跟人好好相處已經很好,畢竟外向和內向都是正常不過的性格,家長也不用太過刻意令去把孩子打造成社交強人呢! 圖片來源:freepik  

About the author

I’m GEORGE SANDERS, a passionte traveler, photographer and writer. I want to take risks, meet interesting people, go hard, challenge myself and explore the world.

Follow me

16,759FansLike
7,692FollowersFollow
13,134SubscribersSubscribe

Weather

spot_img

Popular articles

Recent Comments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