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聯合國通過每年6月11日為國際遊戲日|玩樂就是孩子的「功課」 絕非只是消遣娛樂 更不是學習的敵人

2024年3月25日,聯合國大會在140多個國家的支持下,通過了將每年6月11日定為國際遊戲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Play),目標是強調遊戲在兒童生活、學習和發展中的重要性,並呼籲關注保護和支援兒童遊戲權的必要性。

發起這項倡議的國際組織Right To Play提醒,玩耍是每個孩子的基本權利,但它的重要性經常被遺忘。 由於只有30%的成年人知道,遊戲是聯合國在1989年通過的一項基本天生權利,組織認為有迫切需要將遊戲重新列入議程。

而根據去年就這倡議發出的一項調查發現,59%的兒童希望有更多玩樂時間,而79%的孩子想與父母或照顧者玩得更多。樂高Play Well Study今年的研究還發現,78%的孩子說成年人並不總是認為玩耍很重要,73%不相信成年人認真對待玩耍。

另外,每年11月20日為世界兒童日(Universal Children’s Day),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於1954年為小朋友而設立嘅國際節日,基金會嘅建議,小朋友每日應最少有1小時自由遊戲時間。

遊戲玩樂就是孩子的功課

爸媽難免總將孩子的時間集中在學校課業,但其實遊戲玩樂就是孩子的功課!遊戲佔了他們生活的大部份,他們從遊戲中不停地探索周遭的事物來認識這個世界。隨着認知的發展,2歲的孩子想像力開始豐富,他們會把一件物件假想成另一物件來玩,或是把日常生活的體驗扮演出來。從這時開始,爸媽可以把握與孩子遊戲的機會,去幫助子女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有些大人眼中,年幼的孩子就只知道玩,有時大人甚至會誤以為「玩」並不重要,但其實不然,玩樂遠比大人想像的「功效」還要高,它能讓幼兒學習成長所需的技能,絕非只有「開心」的效果。醫學博士Stuart Brown在其著作《Play: How It Shapes the Brain, Opens the Imagination, and Invigorates the Soul》一書裡,不斷強調玩樂的好處:「玩樂並不是學習的敵人,反而是學習的夥伴,玩樂就像是腦部成長的肥料,不肯用它的人,才是傻瓜。」

Dr. Stuart Brown提醒,玩樂絕對不是微不足道的瑣碎小事。它是我們的基本生物本能,對我們的健康不可或缺,其功能猶如睡眠或攝取養分一般重要。玩樂有如我們人際關係中的黏膠、創造力的燃料。簡言之,人類與生俱來就是要透過玩樂才能成長茁壯。

既然人類與生俱來就是要經由玩樂,找到自我實現的幸福感,並以充滿創造力的方式成長。那我們作為父母,應與年幼子女玩甚麼遊戲,培養感情?香港衛生署有以下建議:

1.體能活動

兩歲的孩子坐不定,對他來說,站着團團轉、蹦跳地沿着路上的磚塊跑,或是坐在椅子上前後地搖,都可以是他玩耍的一種方式。他會嘗試不同的動作,以探索他體能的限度。他也開始攀爬、跑步、踩腳踏車、踢球、擲和接球。在安全的情況下,戶外活動最適合發揮孩子的體能。

玩樂

  • 鼓勵他在戶外遊樂設施攀爬,但要準備隨時在下面把他接着。
  • 與他玩各樣的球類或拋擲遊戲,可給他一些大的目標像籃子、一幅大的面孔圖畫、一列膠瓶子等。你更可引入想像的元素,例如帶引孩子想像你們進入一個嘉年華會玩攤位遊戲,或是要餵一個張大口的人物等。
  • 他當腳踏車司機,你作路人、油站服務員或修理技工,甚至是停車場的閘欄或交通燈,進行一場扮演遊戲。
  • 與孩子在空曠的地方或山徑散步,但切勿匆忙。孩子對路上遇到的事物都會很感興趣,石子、花草樹木、罅隙、水龍頭等也會令他停下來,繞個彎,摸一摸,這是他探索和認識世界的方法。你不妨跟他講解一下他感興趣的事物。

2. 堆砌及創作遊戲

這階段的孩子開始懂得把材料组合和進行手工製作。這類型的遊戲包括砌積木、造模型、繪畫、剪貼、堆沙子、搓麵粉及黏土等。除了培育雙手的操控能力,這些遊戲亦可幫助孩子發展形狀、顏色、質地和空間概念。

玩樂

  • 傳統的積木比現成的組合玩具有更多想像空間讓孩子發揮創意。兩歲的孩子初時只懂得疊高和排列直線,逐漸地,他會增加建築的變化。你可以加一兩塊積木在他的建築物上面,建議它是建築物的某部份,例如窗子、橋樑、路軌等,然後讓他接着發揮。
  • 孩子初次面對軟绵綿的麵粉、黏土或沙子時可能不習慣,你的鼓勵和引導會令他逐漸去嘗試。你可以給他不同的工具像桶子、鏟子、各式的容器或塑模等,讓他搓、捏、鎚、拍,發掘物料形狀的變化,塑出不同的創作。
  • 幼兒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其他創作時,手工可能不夠精細,製成品毫不像樣,但若他能把它說成是某件東西,表現出他的想像力時,你需要和應他,鼓勵他繼續發揮,毋須硬要他跟你的意思或向他潑冷水。

3. 扮演遊戲

功用:

  • 認識世界,學習把不同的事物和概念串連起來——初時,孩子玩上街購物的遊戲時,可能只是拿着袋子走來走去,漸漸地,他會明白上市場挑選物品、付款,甚或出門前寫下的購物清單都是互有關連的事。
  • 增進語言及社交技巧——在扮演的過程中,孩子會學習把想像中的情節用說話講出來。他跟你或其他小孩一起進行扮演時,便有機會學習和別人溝通、合作、輪流及妥協。
  • 抒發情緒——透過遊戲,孩子可以把害怕的東西在他能控制的程度下重複地想像出來,令他覺得可克服害怕。他也會把一件玩具看成是他的友伴和傾訴的對象,減少寂寞孤單的感覺。

玩樂

道具:

  • 現成的玩具包括餐具、娃娃、布偶、家庭屋、農莊、車房、玩具車、飛機等。
  • 若孩子在遊戲中沒有依從玩具的設計去玩,例如把鍋子放在頭上作帽子,這顯示了他的聯想力,你毋須介懷。不要被框框限制,盡量跟隨他的意念去玩,你給予的機會與鼓勵可以幫助孩子發揮想像力。若你擔心他混淆物件的用途,可以在另一些情況作出示範或建議,例如拿起鍋子說:「寶寶餓了,媽媽要煮飯給他吃了。」
  • 其他建議:舊衣服、舊鞋襪、配飾、手提包、布或紙袋、小行李箱、非密封而可供藏身的空箱子、大小不同的盒子、被單、記事本、紙、筆…等等。基本上任何沒有危險性的物品都可以用於想像遊戲中。

爸媽的參與:

  • 除了提供道具和給予孩子安全及足夠的空間,最重要的是你的參與。
  • 你可以在旁觀看或跟他一齊玩,但要讓他作主導,在安全的情況下,不要去規限他。
  • 投入他的遊戲,回應和欣賞他的主意。
  • 需要時向他作出建議,幫他加入新的意念,讓他串連事件的關係。
  • 提議他去扮演他熟悉的經歷,不然他將會無法想像。

孩子容易受環境影響,若爸媽常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表現你的幽默感和彈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子女便會以你為榜樣,模仿你的創造力。爸媽給予孩子的支持,就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主要因素。

圖片來源:photoac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