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234

暑假學游水 須注意兒童安全 千萬不要為子女購買這顏色泳衣 

學游水

暑假前媽媽最忙碌,忙著為子女搜羅暑期班,尤其游泳班最是熱門!究竟小朋友幾多歲開始學游水最適合?購買泳衣又要留意甚麼?

適合學游水的年齡

不少家長會讓一至三歲嘅寶寶參加游泳班,我個人認為呢個階段參加泳班能讓寶寶早點適應及熟悉水性,培養佢哋對游水嘅興趣及學習基本水中求生技能,但如果要學習泳式,游泳教練一般都會建議四至五歲開始學比較適合,因為呢個年紀嘅小朋友肢體發展較能平衡協調,容易掌握游泳技巧及水上生存技能,例如漂浮、踩水及游到特定的目的地。

學游水

學游水師生比例

根據不同國家統計,遇溺是兒童意外死亡最常見原因之一,所以家長認為游水除咗令孩子心肺健康,提高身體柔韌性,增強耐力,改善平衡和姿勢,最重要係可以預防遇溺。因此學游水的師生比例千萬不要高於 1:4, 當然1:1 或 1:2最理想。

不論海灘或泳池,水位深或淺都有機會遇溺,而且遇溺可以發生得好快,可以係幾秒內發生嘅事,作為一個事事謹慎嘅媽媽,當兩個囝囝年紀還細嘅時候我帶佢哋上游泳班,雖然在場有救生員當值及教練在旁,但我都會坐喺泳池邊視線範圍見到囝囝嘅位置,如果同佢哋一齊落水玩就必定企喺佢哋旁邊,當佢哋潛入水我會不時進入水𥚃留意住佢哋。

泳衣顏色

美國一位專門教幼童游泳的教練Nikki Scarnati,她也是一位媽媽,她於社交媒體發佈了一段影片。警告其他父母不要為孩子購買「藍色」泳衣,因為在水中,不論是在暗處還是在陽光底下,都很難看到水中的孩子。影片鏡頭拍攝了Nikki的2歲的女兒Claire,她穿着淺藍色泳衣在游泳池裡踩水。Nikki解釋:「這不是我女兒經常穿的泳衣。這件藍色泳衣,是我在清倉時購買的,專門為其他父母示範。」

影片中已是相對平靜的水面,若泳池中有許多人,或有許多孩子在嬉戲,那麼就更難看到穿着淺藍色泳衣的孩子,因為它和同圍環境的顏色一樣。

而一位網友則回應說:「橙色是最容易在水中發現的顏色!太空人回地球時也會穿橙色防護衣,以防他們墜毀並降落在海裏。」

圖片來源:Nikki Scarnati影片截圖

總結

當年朋友認為我過份緊張,但畢竟囝囝仲細,雖然已學識游水,但能夠令佢哋玩得暢快,我又放心,都係謹慎啲好!我仲曾經諗過自己是否需要報讀急救課程,學埋心肺復甦法以作不時之需!

圖片來源:pexels

——————
Sea Sea Mama —— 兩子之母,喜愛分享自己有笑有淚、有血有汗嘅「湊仔經」同「煮婦經」,交流生活點滴,講生活、講健康、講養生。

想知更多湊B心得,請按【育兒資訊

豆腐6大種類|哪種最低脂又健康?豆腐熱量營養大比拼

由大豆製成的豆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及纖維等,更含有豐富的鈣質。豆腐營養好處多,一直予人健康食物的印像,但市面各式各樣的豆腐不一定都是健康。今次養生學者JK就揀選6款常見的豆腐種類,當中的傳統板豆腐與嫩豆腐營養各有差異,挑選亦有學問。以下簡單介紹及比較各豆腐的主要營養成分,大家可作個參考。

豆腐營養 豆腐營養

板豆腐營養勝出

黃豆的營養價值高,豆腐便是由黃豆製成的塊狀豆製品食物,內富含蛋白質、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等,營養價值媲美魚肉。再加上低脂肪、低熱量,更有助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等功效,難怪成為減肥人士的主要食材。

相比之下,傳統板豆腐的大部份營養價值也是高於嫩豆腐;如蛋白質差不多高出1倍,而在脂肪含量部分,傳統板豆腐是嫩豆腐的5倍,主因是傳統板豆腐在製作過程中會把水份擠壓出,變相黃豆含量較高,可保留黃豆的脂肪;嫩豆腐則水份較高,所以所含黃豆的脂肪較低。

豆腐營養對照

究竟經過加工的豆腐能否保持其營養?今次養生學者JK就列出豆腐部分營養成分:(營養成分以每100g計算)。

豆腐營養
圖片來源 : freepik

傳統板豆腐

【營養成分】熱量 96kcal;蛋白質 9.6g;脂肪 5.5g;鈉 7mg;鈣 160mg

【提醒】低脂、高鈣、高蛋白質

圖片來源 : freepik

嫩豆腐

【營養成分】熱量 53kcal;蛋白質 4.9g;脂肪 0.5g;鈉 32mg;鈣 13mg

【提醒】高水份、低脂、低熱量

油豆腐 (板豆腐油炸而成)

【營養成分】熱量 160kcal;蛋白質 12.7g;脂肪 13.3g;鈉 1mg;鈣 216mg

【注意】高脂、高熱量

凍豆腐 (將板豆腐冷藏後,令水份減少而成,呈蜂巢狀)

【營養成分】熱量 131kcal;蛋白質 12.9g;脂肪 7.1g;鈉 8mg;鈣109mg

【注意】高脂、高熱量

百頁豆腐(不是真正豆腐,以大豆蛋白、食用油、修飾澱粉塑形而成)

【營養成分】熱量 196kcal;蛋白質 13.4g;脂肪 13.1g;鈉 17mg;鈣 33mg

【注意】高脂、高熱量

魚豆腐(用魚漿製成,不含大豆,動物性蛋白)

【營養成分】熱量 165kcal;蛋白質 10.8g;脂肪 6.5g;鈉 1170mg;鈣 0mg

【注意】高鈉、高熱量

註:腎功能較差忌食。

養生學者JK建議:

  • 修身 – 傳統板豆腐、嫩豆腐
  • 補鈣 – 傳統板豆腐、油豆腐、凍豆腐
  • 增肌 – 傳統板豆腐、油豆腐、凍豆腐、百頁豆腐、魚豆腐

註:以上僅供大家作一般保健知識參考,如有疑問請向專業人士查詢。

圖文授權 : JK養生學Facebook

養生學者JK

養生學者JK簡介

養生學者JK,家中數代從事中藥材行業,自小耳濡目染,培養出對中醫藥濃厚興趣。現從事保健品、藥材相關行業,於2020年創立「JK養生學」專頁,與其專業團隊分享不同養生資訊。希望透過網絡社交平台,令更多有需要嘅人更容易得到有用嘅健康資訊。其團隊包括註冊中醫、專業健身教練等,未來會進一步擴大團隊專業範疇,為大家帶嚟更多專業養生知識。

Facebook : 【Facebook@JK養生學IG@JK養生學

更多養生學者JK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JK養生學健康資訊

想知更健康資訊?請按【健康養生

用錯風扇反而有中暑危機 安全使用4大建議 附便攜迷你扇推介

迷你風扇

安全使用風扇建議|夏季天氣炎熱,為免子女流汗辛苦,家長可能都會為他們準備手提風扇。不過「天氣熱時用風扇」的想法竟是錯?如果使用不當,更有機會誤墮中暑危機!

根據「全日本新聞網(ANN)」報導,日本江東醫院副院長三浦邦九表示,當氣溫高達攝氏35度或以上,再用風扇向大量流汗的身體吹送熱風,有機會越吹越熱。時間久了更有機會導致身體脫水,甚至中暑!

中廣新聞網」也曾有類似報導指當熱風吹向身體,身體會以排汗方式幫助散熱,因此不知不覺間造成嚴重脫水,並加重心臟負荷。南韓光州就曾有位8旬老婦,因為在酷熱天氣下吹風扇而死亡!

安全使用風扇建議

想在熱天時安全使用風扇為身體降溫,以下有4個使用建議:

1)三浦副院長測試過,最佳降溫方法是先找一條濕毛巾盡量展開地掛在頸上,再用風扇從後吹向頸,就能讓身體感覺的表面溫度下降約6度之多;

2)如果沒有毛巾在手,可以多轉動手提風扇,可以避免直接吹向同一部位,如面部、頭部、背部等;

3)每次最多使用風扇數分鐘便停一會,而且要適時飲補充水份;

4)在室內的話,可以把大風扇吹向牆壁,令室內空氣循環更佳,比直接吹向人好。

便攜迷你風扇推介

 

1.BRUNO BDE029 兩用便攜迷你風扇及移動電源 $198 (豐澤

bruno
採用鋰離子電池,可經USB充電/ 可連續使用最多8小時/ 3段速度調節:低/中/高 / 可用作 2200mAh 移動電源使用/ 可拆式電源設計/ 可摺式,另有附收納袋以便儲存。

2.FRAIS 手提風扇 AURORA 粉紅色 $258 (FrancFranc

francfranc
5級風力,支持 2 種電源:USB 電源和可充電電池。它也可以從隨附的專用充電座或計算機的 USB 端口充電。使用可充電電池時,充電大約需要 4 小時。在“最大”風力下可連續運行約 2 小時,在“弱”風力下可連續運行約 9 小時。

3.Xpower F15 Mini Portable Fan 迷你充電風扇 卡其色 $95 (YOHO

xpower
迷你輕巧,僅重98g,最高10小時電量,可調較3級風速,底部設有防滑墊,可座檯使用,附送手繩及充電線,支援Type-C充電。

4. ProBox櫸木手持風扇 $238 (encore

probox
天然櫸木握柄,全重217g,充電時間約3小時,3段風速,使用時間為:低速- 9小時 | 中速- 4小時 | 高速- 2.5小時。

5.Prismate 5合1迷你風扇 $218 (JBShop

Prismate
3 段風力調節,7 扇葉設計。可以手持、掛頸、夾喺背囊 / 傘柄、纏或掛在BB 車和座枱用,一段風力最長使用可達 6.5 小時。

女星都愛的Zumba舞蹈 免費YouTube教學跟跳爆汗減磅

zumba

Zumba舞蹈近年被譽為最強的減肥運動,台灣女星小S徐熙娣、楊丞琳等都愛跳Zumba,並於社文媒體介紹這項舞蹈有幾爆汗。Zumba舞蹈是一種結合拉丁系音樂與舞步的運動,據知是哥倫比亞一位星級健身教練兼著名排舞導師發明,雖說音樂圍繞森巴、Salsa、Tango等風情,舞步充滿奔放活力,但其實不少舞蹈教學指當中沒有嚴格限制,甚至歡迎自創,後期更轉化到不再只局限於拉丁系音樂,所以變化很多元化,即使是運動新手也不難進行,最重要是享受其中。

Zumba舞步易跟,基本上沒有嚴格限制特定舞姿,只需要跟隨節奏,輕快及投入地擺動身體,便可達到運動般的減重效果。

zumba
圖片來源:小S的ZUMBA老師Kathleen Batchelor IG

Zumba舞蹈促進身心健康

跳舞時,只要特別注重腰部與腿部的擺動,配合跳躍及揮動手臂,便可做到全身運動的效果,達到強化肌肉及減脂,甚至連平日少有運用到的肌肉都牽動到,讓全身線條更緊緻更美。《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其中一項研究,觀察了Zumba課程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女性有甚麼影響,結果顯示音樂結合有氧運動能促進安多酚釋放,進而讓舞者心情變好。而且,跳Zumba舞1小時便可燃燒500至1000kcal,相等於2碗白飯的熱量,非常吸引!

由於Zumba舞蹈需要用到全身多組肌肉,於帶氧過程中增加血液循環,故有助強化心臟,甚至增加身體平衡感及四肢協調性,有指多跳Zumba更可以抗抑鬱、焦慮及抒壓,絕對適合大部分繁忙的都市人。

zumba
圖片來源:楊丞琳IG

那麼跳Zumba舞蹈要預備什麼?只需預備一條網上舞蹈教學短片,換上一身輕便的運動服飾及運動鞋便可,別執著於影片中每個舞步細節,只須投入於熱情澎湃的音樂中,以下介紹3個易跟又好玩的Zumba舞蹈教學影片給你在家跟著跳,祝爆汗愉快!

zumba

Zumba舞蹈教學影片

1. 超易跟爆汗Zumba適合新手

2. 20分鐘全身瘦

3. 韓流K-POP音樂

圖片來源:freepik

嬰幼兒5大學習水杯推介 奶嘴型/鴨嘴型/吸管型+4大購買須知

當嬰幼兒在4-6個月開始就接觸副食品之後,就是時候開始學習喝水!有些幼兒好快就學識用吸管喝水,但大部分寶寶還是會經歷由奶樽、鴨嘴杯、吸管杯至一般水杯的成長過程。家長如何挑選合適的嬰幼兒學習杯呢?以下5款推介,今次MameShare編輯部讓你一文看清。

5款嬰幼兒學習杯推介

嬰幼兒學習杯1.Pigeon spout cup (鴨嘴型)

鴨嘴型的Pigeon spout cup設柔軟有彈性的柔軟的矽膠噴嘴開口,不但防止裡面液體灑出,下方彎曲設計,更容易讓寶寶將杯內液體徹底喝光,外觀彎曲手把設計更適合寶寶手握。

詳情:Pigeon spout cup

嬰幼兒學習杯2.Combi Lakumug (奶嘴型、吸管型)

奶嘴型、吸管型的Combi Lakumug榮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優良設計獎。除了是全日本製之外,特別將吸管及其他零件合為一體,以減少組裝錯誤及遺失的問題,進而確保能達到最佳的防漏效果。它更可以配合不同的吸嘴設計,例如奶嘴、吸管等,能讓寶寶學習不同喝水方式,訓練不同的小肌肉。

詳情:Combi Lakumug

嬰幼兒學習杯3.MOTHER-K PPSU (奶嘴型、吸管型)

MOTHER-K PPSU是奶嘴型、吸管型的,是韓國雜誌推薦的嬰幼兒學習杯,最適合不同年紀的寶寶練習。特殊防逆流氣孔設計,倒置也不用擔心液體灑出,可配合奶瓶、鴨嘴、一般水杯三階段多功能簡易拆組件,一瓶多用。

詳情:MOTHER-K PPSU 

嬰幼兒學習杯4.RICHELL Aqulea (吸管型)

RICHELL Aqulea學習杯有輕巧型設計,杯蓋部分以按壓式開關,寶寶拿杯子玩耍時,可避免漏水。此外,各部件都能以煮沸、洗碗機等方式清潔。當寶寶長大後不需要吸管輔助,亦可變為一般水杯使用。

詳情:RICHELL Aqulea

嬰幼兒學習杯5.Umee U-Cool Penguin Straw Cup (吸管型)

Umee U-Cool Penguin Straw Cup是多色的可愛企鵝造型學習杯,吸管設計以105度最佳斜角,讓寶寶喝水不費力,嘴管切口設計亦達良好的防漏效果。

詳情:Umee U-Cool Penguin Straw Cup

家長在挑選嬰幼兒學習杯時,有4點要留意:

1.使用安全物料

選擇嬰兒學習杯時,建議盡量以構造簡單、方便拆卸的水杯為主,注意物料一定不能含有BPA (類似塑膠的材質)和PVC (聚氯乙烯),而且需要耐高溫、耐消毒。

2. 特別防漏

不少學習杯都強調不滲漏的設計,但有時候還是難保會因為碰撞、擠壓等原因而漏水,購買時弄可以檢查一下外觀是否有破損或設計不良的情況。外出時也可以額外再拿袋子裝起來。

3. 輕量好握

購買學習杯之前,可以讓寶寶先拿,試試水杯的重量和設計方式是否適合寶寶,觀察寶寶是否能拿得穩。

4. 攜帶便利

市面上部分學習杯可以拆卸手把的兒童水杯,如果是時常有外出需求的媽咪和寶寶們可以考慮這類型的水杯。

5大港島國際學校推介!一文睇清學制、教育理念、學費、星二代學生

香港有不少國際學校讓學生有與傳統學校不同的教育模式,能令小朋友從小在開放且具國際視野環境下成長,雖學費費不菲,亦有不少家長也決心讓子女就讀國際學校。今次MameShare為大家整合了5間位於港島區的國際學校,當中有不少星二代為當中學生或畢業生,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參考一下。

5大港島國際學校推介

許多海外知名學校及辦學團體進駐香港,父母們在面對眾多選擇時,還必須考慮許多因素,例如學制、教育理念、辦學宗旨、地點以及學費等等。

港島國際學校1.滬江維多利亞學校:雙語教學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VSA)是香港一所私立、獨立、無宗教男女日校。自2007年起,VSA成為香港首家提供小學課程(PYP)、中學課程(MYP)和文憑課程(DP)的「一條龍」IB世界學校。該校的目標是成為香港首家提供小學、中學和大學預科項目課程的國際文憑學校,同時也是本地為數不多的雙語教學(中文和英文)學校之一。滬江維多利亞學校通過這些課程理念啟發學生培養「明善、奮進、力行」的價值觀。劉德華的女兒劉向蕙Hanna,也是這間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的學生。

年級:Year 1 – Year 12
全年學費:$149,600 – $210,060 (2022-23年度學費)
債券:設有債券供個人或公司購買,以助學校長遠改善及發展其資源及設施
可退還發展金:除債券持有人外,一年級至十一年級新生家長須繳付一次性可退還發展金$60,000以支持學校發展
地址:香港仔深灣道19號
網址:https://www.vsa.edu.hk/

港島國際學校2.弘立書院:其中一位創辦人為光纖之父高錕

弘立書院(ISF)是一所著名的國際學校,設雙語學習環境,吸引了眾多名人子女的就讀,其中包括李澤楷的兒子和甘比的子女等。該學校由光纖之父高錕等人創辦,被譽為全港最昂貴的私立獨立學校。弘立書院堅持「八德一智」的核心價值觀,鼓勵學生根植於中華文化,同時具備全球視野,秉承傳統價值,立足於當代社會。

年級:Year 1 – Year 12
全年學費:$211,610 – $267,260 (2022-23年度學費)
報名費:$1,000
年付建校費:$40,000
本金劵:在持有年限期間滿後 (持有最少年限為一年) 或提名學生退學3個月後,可轉讓給第三者
地址:薄扶林鋼綫灣道一號
網址:https://academy.isf.edu.hk/

港島國際學校3.香港國際學校:近85%畢業生於美國院校就讀

香港國際學校(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HKIS)是一所提供中小學一條龍課程的國際學校。該校的畢業生就讀於世界各地頂尖大學,其中近85%於美國院校就讀。自1971年開辦以來,香港國際學校就獲得美國西部學校和學院協會的認可。袁詠儀和張智霖的兒子張慕童魔童正就讀這所學校。

IG@anitayuenwy

年級:R1 – Grade 12
全年學費:$232,000 – $264,000
報名費:$2,000
一次性入場費:$15,000
戶外活動:$2,000 – $28,000
小學部地址:淺水灣南灣坊23號
初中部地址:大潭大潭水塘道700號
高中部地址:大潭紅山道1號
網址:https://www.hkis.edu.hk/

港島國際學校4.新加坡國際學校:注重閱讀+雙語課程+轉接新加坡的課程體系

新加坡國際學校是一所吸引了不少星二代就讀的學校,例如任達華女兒任晴佳、吳鎮宇兒子Feynman、陳豪大兒子陳梓燁等等。這所學校的功課量相對於本地傳統學校較少,更加注重閱讀,致力於為學生提供面向未來的全人教育。通過多元的教育環境和嚴謹的雙語課程,該校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終身學習能力,並且能夠順利轉接新加坡的課程體系。此外,新加坡國際學校還培養了許多國際文憑(IB)狀元。

年級:R1 – Grade 12
全年學費:$91,100 – $221,300 (2022-23年度學費)
報名費:$2,000
一次性入場費:$15,000
債券:$120,000 – $500,000
建校費:$20,000(一年)/$160,000(一次性)
地址: 香港黃竹坑南朗山道23號
網址:http://www.singapore.edu.hk/

港島國際學校5.漢基國際學校:著重批判性思維+小學部校本課程雙語教學

漢基國際學校是一所私立的國際學校,吸引了不少高官子女和富二代的就讀,其中包括徐子淇的子女。漢基國際學校的教學宗旨在於強化學生的理解力,激發他們的探究精神,培養批判性思維並促進創意的發展。漢基致力於引導學生在各個學科領域實現均衡發展,同時注重課堂內外的學習與生活。漢基小學部,英文教學與中文 (普通話) 教學比重均等,大部份校本課程以雙語教學。在中學部,學生在七至九年級學習國際文憑中學項目 (IBMYP);在十至十一年級學習獨特的校本課程;在十二至十三年級學習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 (IBDP)。中文課為其中一個獨立學科,連帶設置於雙語歷史課 (七至九年級),為期兩週的中國項目週 (七至九年級) 及為期一年的「漢基杭州」 (十年級) 項目中。

年級:學前班 – Year 13
全年學費:$183,600 – $291,200 (2022-23年度學費)
年度建校費:$28,000
年費:$7,780 – 21,440
留位費:$150,000
地址:北角寶馬山校園徑一號
網址:https://www.cis.edu.hk/

延伸閱讀:5大九龍區國際學校

青春期教養|反叛期是父母轉變育兒模式的關鍵階段 愛與控制只是一線之差

青春期教養

青春期教養|小朋友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多次反叛期,這些時候最考驗家長的教養能力。如果小朋友渴望獨立,開始不聽管教,家長應如何應對?正向家長教育專家辰民爸爸剖析如何與處於反叛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管教時要記得懂比愛更重要。

青春期教養 考驗育兒適應能力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Claire Weeks曾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與子女的愛。」

然而很多父母卻不懂,孩子在青春期是學習獨立的過渡期。

近日,有一名小升中的家長和我訴說:「孩子到了六年級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事事與我對著幹;學習效能每況愈下,沉迷上網打機;經常與同學聊天,把我的話當空氣啊,又生氣又不爽。」

更難過的是,孩子經常講:「別再迫我,再迫我,我死了算!」

根據研究發現,青春期是心理反覆的階段,更是考驗忠誠關係的關鍵時期,孩子既希望建立獨立的個人身份,但因為缺乏知識、經濟和經驗,現實生活卻要依靠父母,模棱兩可的狀況,導致孩子情緒起伏大。這時期也是考驗家長教養能力和育兒模式的黃金階段。

青春期教養

試想想本是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生人勿近,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令很多家長擔心和不安;講道理被頂回來,一言九鼎,家長稍一不慎打罵孩子,更會親手把孩子推得更遠,成為敵對關係。

問題是:為甚麼一到青春期,孩子就像變了一個人?

愛並不代表「控制」

我曾經接過一個輔導個案,叛逆青少年打罵父母,印象非常深刻,個案中的少年和我說過以下的話:

「我父母總是把我當小孩,覺得我甚麼都不行,他們根本沒有認真看過我,了解過我,他們總把他們的思想硬加於我,我的想法只有幼稚和沒用,受夠了,不要再煩我,我控制不了自己,我只求快點長大,遠離他們。」

這是非常殘酷的一個悲劇,言語間大家也能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愛,但問題是為甚麼愛到最後變成關係破裂?

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我們經常把愛混淆,只要我的出發點是愛對方,不管我用甚麼方法,對方也應該欣然接受。

當一個人每天與不了解自己的人相處,一個人不斷付出,另一個持續不領情,彼此從心底獲取不了被「愛」和被「理解」,這種愛慢慢會變成慢性毒藥,毒害了彼此的關係。

而孩子每一個「問題行為」背後,其實也藏著心理需求,期待別人看見和理解。

青春期教養

給予空間及支持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David Elkind的理論,在騷動的青春期,孩子就像鐘擺理論,一面是童年,另一面就是成年,中間還有一個懸空階段,他們急需得到身份認同,讓自身有充分準備下面對成年人階段。

因此,青少年既需要空間讓自身面對不同經歷,解決困難建立能力,同時又期待父母分享寶貴經驗,讓他們有更多的參考,從而作出最正確的決定。

青春期教養

所以,奉勸各位高小生或中學生的家長,好好學習,了解與孩子相處的溝通模式,明白他們真正的心理需要,讓愛能有效傳遞,也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這樣才能幫助讓孩子過渡青春期。

圖片來源:freepik

——————————————

作者:梁辰民(辰民爸爸),正向家長學院總監及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擁有豐富家庭教育資歷:兒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碩士、美國PDA正面管教協會家長及學校雙證講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兒童及心理發展講師等。致力推動正向育兒態度,曾任ViuTV、中央電視台節目嘉賓,多年間為250+所學校成立家長學堂並開辦家長講座和工作坊,累積超過1000個輔導個案。

辰民爸爸主頁:【Facebook】【YouTube

更多辰民爸爸分享正能量育兒技巧,請按【育兒辰話

想知更多育兒貼士,請按【親子教養

產後運動修復身型 2個拉筋動作強化核心肌群+去下身水腫

產後運動

產後運動|媽媽產後身體元氣大傷,同時要承受照顧新生嬰兒的壓力,身體比產前虛弱,但在坐完月之後身體差不多恢復,如果每日能夠抽少許時間做簡單運動,會有助肌肉鍛練兼修身。體適能教練簡杏芳(Elco)建議各位產後媽媽做2個簡單動作,強化多個部位肌肉,促進身體復原。

Elco建議順產媽媽在產後1個月後才開始做運動;剖腹產則是2個月後開始。在室內運動時謹記要使用瑜伽墊,保護頭部及脊椎;如果睡床偏硬,也可以在睡床上運動。

產後運動1. 拱橋動作(縮腹抬臀)

此動作能增強核心肌群,消除臀部、腹部以及腳部脂肪,能加強骨盤底肌肉,更能訓練陰道肌肉收縮,預防子宮膀胱下垂和陰道鬆弛。

  • 預備姿勢:平躺地上雙膝彎曲,仰躺,雙腿位置與肩同寬,腳輕鬆踩地板,雙手放於大腿兩側,肩、頸同時放鬆。

    產後修復動作
    預備姿勢
  • 先深深吸氣,吐氣時慢慢提臀,身體向上推高並停留1至2秒,然後還原,放鬆呼吸。

    產後修復動作
    提臀動作
  • 建議動作方案:初試的媽媽可以每次做3組,每組10下;進階媽媽可以每次做3組,每組20下。

留意事項:部分產後媽媽尚未回復正常體能,如果肌力不足,切記不要強行提臀向上推高。如果過程中出現骨盤搖晃不穩的動作,建議將瑜伽磚或枕頭夾在雙腿中間,藉此透過核心肌群的肌力加強穩定性。

產後運動2. 臀部大腿運動

此動作能增強臀部、大腿和腹部肌肉,減少下身水腫,恢復肌肉彈性和線條。

  • 預備姿勢:放鬆躺下。
  • 輪流將左、右腿舉至心口位置,用手輕點已舉起的大腿。

    產後修復動作
    舉腳動作
  • 建議動作方案:初試的媽媽可以每次做3組,每組10套(舉起左、右腳為1套);進階媽媽可以每次做3組,每組20套。

留意事項:不要強行用手拉扯大腿,要集中運用腹部、臀部和大腿肌肉提起大腿。

除了上述2個動作,Elco也建議可到戶外或在跑步機上快行。開始時可以快行20分鐘,習慣後可以慢慢將時間增加至30分鐘。只要每日做到以上2組動作,加上20至30分鐘帶氧運動,配合均衡飲食,就為之理想的「入門級」產後運動方案。記得所有運動都要循序漸進,如有懷疑應該要先咨詢醫生意見。

——————————

體適能教練簡杏芳

簡杏芳(Elco):擁有多項運動教練專業資格,包括國際田聯一級田徑教練、高級體適能教練、長跑教練及自身體重訓練教練。她也是跑步比賽的籌辦者及專欄作家,同時對幼兒體適能發展不遺餘力,創新將遊戲元素融入小鐵人班。現為「TeamStork」體適能教練顧問。

TeamStork送子鳥團隊:由兩位創辦人Elaine及Laurie於2021年創立,為香港媽媽設計策劃,提供首創「產後私人助理」專業服務,希望重新定義更優質、更個人化的一站式坐月服務。專業婦科團隊有4大專業範疇專家,包括:婦科中醫博士、註冊營養師、嬰兒睡眠顧問及體適能教練,於懷孕期及坐月期間提供高度支援,例如上文資訊都會教授予各位新手媽媽。

想知更多產前產後貼士資訊?請按【備孕懷孕

同理心助考慮子女所想 教養反思學做稱職父母提升親子關係

同理心

運用同理心學做稱職的父母!要成為一個能夠理解孩子的家長,自然就能夠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心理學家指反思功能越高的爸媽,才能運用同埋心、切身處地將自己代入子女的處境,憑着不同細節了解自己跟子女在互動之中建立的親子關係。

一齊睇睇慈慧幼苗合作伙伴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何善韻博士的分享!

同理心助提升親子關係

爸媽育兒反思功能與孩子心理發展

能夠作為爸爸媽媽是一種天賦。那能夠把子女養育得妥妥當當,讓他們有正面良好的發展,同時又不失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這些爸爸媽媽,究竟是有天份?抑或要為人父母,希望子女可以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確實是需要後天努力學習呢?究竟有沒有某一類型的家長會比較更容易讀懂孩子,理解孩子,也自自然然就能夠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同理心是反思功能其中一個要素

根據嬰兒精神健康文獻2016年11月及2020年8月期刊,原來自我反思能力(reflective functioning)較高的爸媽,更容易跟子女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那甚麼是反思功能呢?一般來說,反思功能越高的爸媽,越能夠切身處地將自己代入子女的角度、處境及年齡去嘗試感受子女的所思、所感和所想。說到這裡,育兒反思功能好像跟同理心很相似。實際上,父母對子女富有同理心,並不直接等於有更高的反思功能。

因為同理心只是反思功能中的其中一個要素,父母透過同理心可能理解子女的即時情緒感受,然後再透過有意識層面的反思和分析,能夠明白子女在各方面的情緒、行為、認知和與人相處之間的互動關係,故相對地可以更精準地揣測得到子女的即時需要而給予適當的回應。還有,反思功能高的父母也能憑着不同細節了解自己跟子女在互動之中建立的親子關係。

同理心教養

例如:爸爸媽媽可能會理解到子女在假日家庭樂時,總會較單獨跟爸爸或媽媽相處時搗蛋。一般父母可能會分析為子女因為家庭日特別興奮和開心,所以有如此情況;但反思功能高的父母,則不會簡單地下判斷,而會經過日常觀察,在跟子女互通溝通,或其他照顧者口中的意見連同子女的年齡、性別、成長經歷和近日生活日常等等作出反思,繼而理解子女在家庭日中時常表現搗蛋,究竟是在傳遞甚麼訊息的方向入手。

持求證心態  育兒更稱心

久而久之,反思功能較高的爸媽便會熟能生巧,在理解子女,教養子女都彷如更得心應手,迎難而上;當別的家長比下去,互相分享處理方法時,這些家長便被認為是更有天份,更有能力了。事實上,這些家長在育兒的旅程中,都可能抱著不斷求證的心態,在多角度作出思考和反思吧。

當子女感到被父母理解、明白和接受的時候,當然會更願意將自己最真的性情,最真的感受和最真的心意,赤裸裸的交托給父母,讓自己最信任的爸爸媽媽帶領自己。在這種親子互動狀態下,爸媽便能夠了解子女最真實的一面,親子關係得以正向發展,也順理成章地給子女其他的成長發展一些最正面的元素。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合作伙伴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何善韻博士提供

想知更多教養資訊,請按【親子教養

教育展2023|為期3日兒童優質教育博覽於灣仔會展舉行:升學講座、申請資訊及才藝發展工作坊

教育展2023|兒童優質教育博覽 2023,將於2023年6月9至11日假香港灣仔會展Hall 5G舉行。是次兒童優質教育博覽設置過百個不同攤位,提供教育資源(國際學校+學術興趣班+才藝發展)、創新學習技術與教學事務發展,歡迎各位家長攜同子女與教育界同工蒞臨參予!

場內設置表演舞台和體驗區,還有工作坊、教學互動表演、學者座談會、校長解答入學貼士等,另設有B.Duck大型吹氣彈床遊樂區、E Cube Club遊戲區等,爸媽留意教育資訊之同時,小朋友亦可在此盡情放電。
教育展2023

教育展活動詳情:

日期 : 2023年06月09日至 2023年06月11日
時間:10:00am 至 7:00pm
內容:工作坊、教學互動表演、學者座談會、校長解答入學貼士等,另設有B.Duck大型吹氣彈床、E Cube Club遊戲區及遊樂區
教育展2023

【KKday 獨家套票優惠】「兒童優質教育博覽」套票

售價:$30/人
日期:2023年06月09日至2023年06月11日
套票包括以下體驗:(每項活動只限體驗一次)
入場門票1張、$30 現金券換領券 x 1張、E Cube Club遊戲票 x 1張
立即Click入以下網址購票 :bit.ly/3I3AuFP,即有機會獲得豐富獎賞,包括Apple iPad、Apple Watch SE、Bruno多工能電熱鍋、Dyson風筒、Philips健康空氣炸鍋及其他豐富禮品,總值超過HK$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