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27

原生家庭4大影響 免重蹈覆轍 為下一代營造美好童年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影響一生!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系統成員的影響。原生家庭之所以會影響人的一生,就是因為如果童年時受的創傷沒有得到療癒,就會讓成年後的我們依然陷在限制之中,苦苦掙扎。所以,出於對自己負責,提升生命質量的目的,療癒原生家庭創傷是非常重要的一課。父母的思想觀念、性格特點、行為方式、夫妻關係等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原生家庭的定義

「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是源自弗里曼(David S. Freeman)的概念,意指我們自幼成長的家庭,由父母及/或兄弟姐妹構成。原生家庭在我們的思想、文化、宗教、生活習俗等方面,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個性,猶如畫家在白板上添上色彩,人的性格就如一幅畫展現於大眾面前。

從字面上看,原生家庭好像強調血緣關係,那孤兒豈不是沒有原生家庭?其實,原生家庭不僅限於血緣關係,而是指一個人在幼小時期成長的環境。例如一個家庭領養了一名孤兒,這名孤兒的性格、思考模式及生活習慣都仿效自家庭成員;孤兒院內的孤兒亦會仿效保姆以及其他孤兒的行為。每個人都在這樣的環境下,建立出獨有的習慣、人格和思維。

原生家庭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確立了人的早期形象、思想及行動,以便融入不同的生活圈子,甚至影響下一代:

原生家庭影響1:親密關係

原生家庭是個人情感經驗與兩性相處方式學習的最初場所。一個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長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經歷中就已經埋下了種子。譬如名作家張愛玲,自小缺失父愛,被父親嫌惡、否定、甚至毆打,於是她長大後就會把自己對理想父親的渴望投射在伴侶身上。先後兩段婚姻,胡蘭成比她年長14歲,賴雅比她大29歲。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總會無意識地把愛人當成小時候的父母。

原生家庭影響2:性格特質

心理學上認為:孩子的自信,以及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都是源於父母無條件的愛。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或者發現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自己必須聽話,必須懂事,必須做得足夠好,才能得到父母的愛。

那麼,孩子長大之後取得再大的成就,他的內心也始終是匱乏的。所以,那些從小與父母親密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更有自信,在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反之,孩子就很容易自卑,出現社交困難等狀況。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影響3:金錢觀

有些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節儉,總是跟孩子說「賺錢不容易,你慳住洗。」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很容易產生一種強烈的不配得感、不敢花錢、不敢對自己好,甚至變得非常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還有一些人,因為童年一些遭遇,會對金錢有一種強烈的抓取欲。總覺得只有金錢才能帶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於是不惜一切代價地想要得到更多財富。

金錢的意義應該是讓人過得更幸福。但是對於這樣的人而已,哪怕他從外在得到再多,也始終無法填補內在的匱乏。

原生家庭影響4:親子關係

如果我們在原生家庭裏受到的創傷,沒有得到療癒和成長,那麼很可能會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演悲劇。就像有些父母對孩子脾氣很差,動不動就是打罵。孩子長大了,發誓自己絕對不對孩子發火,結果每次孩子一做錯事,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壞情緒。

還有些孩子,從小就與父母關係冷淡,等他們長大後,想要和孩子親近,卻發現自己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對孩子好,而是因為他們不曾在原生家庭體會到好的親子關係,所以也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好好相處。想要改,就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成長。

原生家庭

總結

原生家庭的意思在於初期人格的建立,脫離原生家庭後亦難免有所影響,但這影響不是絕對的,也不會束縛一生,最重要的是意識到問題後如何解決,跨過眼前的障礙。不愉快的童年的確會有很大打擊,但在心靈輔導、朋輩的協助下,仍可以慢慢走出童年陰影。當以後組織新生家庭時,更可將童年經歷引以為鍳,以免重蹈覆轍,犯下同樣的錯誤,努力為下一代營造美好的童年。

從嬰兒到青少年:安全感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重要性 塑造健康自信孩子的關鍵

安全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安全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還深刻影響其人格形成和未來的人際關係。而在為孩子創造安全感的過程中,父母也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方式,保持耐心和持續的努力。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為孩子築起一座愛的堡壘,讓他們在安全感的滋養下健康成長,自信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安全感對子女的重要性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它影響著孩子的各方面:

  1. 情緒發展: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形成穩定的情緒狀態。
  2. 自信心培養:安全感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勇於探索世界。
  3. 人際關係:良好的安全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與他人建立關係。
  4. 學習能力:感到安全的孩子更專注於學習和成長。
  5. 心理健康: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安全感

不同年齡段缺乏安全感的影響

嬰幼兒期(0-3 歲)

  • 依戀關係形成困難:可能導致難以與照顧者建立穩定的情感連結。
  • 情緒調節能力差:容易出現哭鬧、焦慮等負面情緒表現。
  • 探索行為減少:對周圍環境缺乏興趣,不願意嘗試新事物。

學前期(3-6 歲)

  • 社交困難:可能表現得過分依賴或相反地過度獨立。
  • 自我認知問題:難以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 行為問題:可能出現攻擊性行為或過度退縮。

學齡期(6-12 歲)

  • 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動力不足。
  • 人際關係問題:難以與同齡人建立良好關係。
  • 自尊心低落:容易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

青少年期(12-18 歲)

  • 身份認同危機:難以形成穩定的自我認同。
  • 情緒問題加劇:可能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 風險行為增加:可能通過危險行為尋求關注或逃避。

安全感

爸媽如何為子女製造安全感?

1. 建立穩定的情感連結

  • 積極回應: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
  • 身體接觸:適度的擁抱、撫摸等身體接觸能增強安全感。
  • 眼神交流: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傳達關愛。

2. 創造可預測的環境

  • 建立日常規律:固定的作息時間能讓孩子感到生活有序。
  • 明確界限:設立合理的規則和界限,但要有彈性。
  • 保持一致性:父母之間的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

3. 鼓勵表達和溝通

  • 積極傾聽:認真聆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 情緒指導:幫助孩子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 開放對話:創造開放、無批評的交流氛圍。

4. 肯定和鼓勵

  • 讚美努力:關注孩子的努力過程,而不只是結果。
  • 接納失敗:教導孩子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減少對失敗的恐懼。
  • 支持獨立: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在旁提供必要支持。

5. 創造安全的家庭氛圍

  • 減少衝突: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激烈爭吵。
  • 情緒穩定:父母自身保持情緒穩定,為孩子樹立榜樣。
  • 家庭活動:定期進行家庭活動,增進親子關係。

6. 重視孩子的隱私和個人空間

  • 尊重隱私:隨著年齡增長,給予適當的隱私權。
  • 個人空間:為孩子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

7.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 引導思考:遇到問題時,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方案。
  • 陪伴成長:在孩子面對挑戰時提供支持,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問題。

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它影響著孩子的情緒發展、人格形成和未來的人際關係。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與安全的環境。通過建立穩定的情感連結、創造可預測的環境、鼓勵表達和溝通、給予適當的肯定和鼓勵,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安全感。

圖片來源:freepik

三文治食譜6款|配搭惹味餡料製作早午餐便當 燒汁牛肉/薑燒豬肉/港式公司三文治

三文治食譜

不少人會選擇腿蛋三文治、芝士三文治做早餐,但其實三文治又豈止這些選擇呢?MameShare為大家精選了6款惹味餡料三文治食譜,款款煮法方便又飽腹,非常適合做午餐便當。

三文治食譜6款精選

三文治食譜 | 1. 燒汁牛肉碎蛋三文治 (食譜來源:dietdiary._)

三文治配上燒汁牛肉碎蛋餡料,豐富又飽肚,食起來還甜甜的。

三文治食譜

材料:
方包 2片
牛肩胛片 60g
椰菜 55g
雞蛋 1隻
燒汁 2茶匙
低脂美乃滋 10g
黑椒 適量

做法:

  1. 把椰菜切絲,備用
  2. 凍水放入雞蛋,煮滾後計時8分鐘,然後攤凍剝殼,用叉把雞蛋壓碎然後加入美乃滋和黑椒攪拌均勻
  3. 鑊中加入適量油,加入椰菜炒軟後,再加入牛肉煎至變色,然後就可以加入燒汁炒勻
  4. 把方包用白鑊煎脆,然後把碎蛋和燒汁牛肉夾在麵包中,完成

三文治食譜 | 2. 滑蛋蟹籽三文治 (食譜來源:dietdiary._)

製作三文治時,可以選擇用烘過的酸種麵包,吃起來外脆內軟,再配上蟹籽和滑蛋,味道非常夾!

三文治食譜

材料:
酸種麵包 1個
雞蛋 2隻(約98g)
蟹籽 2茶匙
鹽 適量
黑椒 適量

做法:

  1. 把酸種包放入氣炸鍋,用120度焗5分鐘,至變脆
  2. 把雞蛋打散,加入適量鹽和黑椒調味
  3. 鑊中加少少油,開細火,倒入蛋液,當雞蛋開始變熟時就用鑊鏟把它推開
  4. 把滑蛋放在麵包上,再加入蟹籽,完成

三文治食譜 | 3. 泡菜牛肉三文治 (食譜來源:dietdiary._)

自製足料的泡菜牛肉餡料,十分惹味,很像韓國人氣吐司店的美食。

三文治食譜

材料:
牛肩胛片 175g
切皮麥包 3片
泡菜 50g
黑椒 適量
鹽 適量

做法:

  1. 用中火放入牛肉,炒煎半熟
  2. 加入泡菜一同炒,最緊要要加入泡菜汁
  3. 加入黑椒和適量鹽炒勻
  4. 夾到方包當中,完成

三文治食譜 | 4. 日式薑燒豬肉三文治 (食譜來源:eat.well.nutrition)

薑燒豬肉三文治低卡又暖身,煮起來還很方便。一次過煮多一些,配上不同配菜又可以製成新的飯盒!

三文治食譜

材料(1人份量):
瘦豬肉薄片 120克(用醃料醃30分鐘)
洋蔥 1/4個(洗淨,切絲)
芝麻 1/2茶匙(炒香)
油 1茶匙
低鹽味增 1/2茶匙
水 1湯匙
味醂 1/2湯匙
方包 2塊
沙律菜 適量
車厘茄 5粒

豬肉醃料(1人份量):
日本醬油 1/2湯匙
料理酒 1/2湯匙
蒜頭 1粒(去衣,拍碎)
薑泥連薑汁 1湯匙

做法:

三文治食譜

  1. 燒熱易潔鑊,下油,加入洋蔥爆香。
  2. 加入醃好的豬肉片,炒至豬肉熟透。
  3. 加入剩餘調味料,煮至收汁到理想濃稠度,上碟,鋪入麵包裡即可。

三文治食譜 | 5. 港式公司三文治 (食譜來源:IG@xphoebeskitchenx)

提起三文治,當然少不了經典茶餐廳的港式公司三文治了,當中有蔬菜和吞拿魚,營養均衡又飽肚!

野餐

材料:
方包 3塊
煎蛋 1隻
蕃茄 1個,切片
生菜 4塊
吞拿魚 2湯匙
蛋黃醬 2湯匙

黑胡椒

做法:

野餐

  1. 把吞拿魚加入2湯匙蛋黃醬、鹽和黑胡椒調味。
  2. 把方包烘至金黃,在每塊方包的其中一面塗上蛋黃醬。
  3. 把一塊方包放在鉆板上,放上2塊生菜和吞拿魚。
  4. 蓋上另一塊方包,再放上2塊生菜、蕃茄片和煎蛋。
  5. 用最後一塊方包蓋上再切成2份。
  6. 即可享用!

三文治食譜 | 6. 水果三文治 (食譜來源:IG@xphoebeskitchenx)

早前網上爆紅的日式水果三文治,味道清新又好看,大家可以在嘗試製作。

野餐

材料:
忌廉 100毫升
糖 15克
士多啤梨 3粒
三文治 2塊

做法:

野餐

  1. 將糖慢慢加入忌廉打至企身。
  2. 在麵包塗上一層忌廉,再放上士多啤梨 (可按喜好放多一點或其他水果),再塗上一層忌廉。
  3. 把另一塊麵包蓋上,用保鮮紙包緊三文治, 在中間切開一半。
  4. 即可享用!

叫親仔女做嘢就成日答「唔識」「好難」?爸媽如何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

孩子在面對新的任務或挑戰時,經常會說「唔識」或「好難」,這是一種普遍現象,特別是在小朋友感到不自信或害怕失敗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第一步:理解孩子的心理

1. 缺乏自信:孩子可能因為過去的失敗經驗而感到不自信,害怕再次失敗。

2. 尋求關注:有時,孩子說「唔識」或「好難」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3. 缺乏經驗:孩子可能真的不懂得如何處理新任務,因為他們缺乏相關的經驗。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第二步: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1. 鼓勵探索: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即使失敗也沒關係。告訴他們,嘗試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2. 讚賞努力:當孩子嘗試新的挑戰時,即使結果不理想,也要讚賞他們的努力和勇氣。

3. 設定小目標:將大任務分解成小目標,讓孩子逐步完成。這樣可以減少他們的壓力,增加成功的機會。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第三步:提供支持和指導

1. 示範和指導:父母可以先示範如何完成任務,然後一步一步地指導孩子,讓他們知道該怎麼做。

2. 提供資源:給孩子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工具和資源,例如書籍、視頻教程等。

3. 耐心等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嘗試和學習,不要急於求成。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第四步:建立自信心

1. 分享成功經驗:與孩子分享你自己克服困難的經驗,讓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會遇到挑戰,但只要努力,就能克服。

2. 建立正面自我對話:教孩子用正面的語言來激勵自己,例如「我可以做到」、「我會慢慢學會」、「我未學識而唔係唔識」。

3. 鼓勵獨立思考: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並在他們需要時提供幫助。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第五步:創造挑戰機會

1. 參加活動: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和活動,這樣可以讓他們接觸不同的挑戰,增加他們的經驗和信心。

2. 家庭挑戰:在家中設置一些小挑戰,例如做家務、解謎遊戲等,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面對挑戰。

3. 鼓勵合作:鼓勵孩子與同齡人合作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他們學習如何與他人共同面對挑戰。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第六步:保持積極的家庭氛圍

1. 創造支持性的環境:確保家庭氛圍積極、支持,沒有家庭成員會恥笑未能做到的小孩子,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被愛,這樣他們會更願意接受挑戰。

2. 避免過度保護:過度保護會讓孩子失去面對挑戰的機會,適當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和解決問題。

3. 正面反饋:當孩子完成任務時,給予正面的反饋和讚賞,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

提高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需要時間和耐心!透過理解孩子的心理、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提供支持和指導、建立自信心、創造挑戰機會以及保持積極的家庭氛圍,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挑戰,成為更自信和獨立的人。

圖片來源:photoac

從脆弱到堅韌:解析玻璃心現象與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

玻璃心與心理韌性

在現代社會中,「玻璃心」這個詞彙越來越常見,尤其在描述年輕一代時經常被提及。究竟玻璃心的定義、表現、影響是甚麼?以及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培養心理韌性,避免成為孩子成為新一代「玻璃心」。

玻璃心的定義

玻璃心描述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極度脆弱,指的是一個人:

  1. 對批評和負面評價極度敏感
  2. 容易受到情緒傷害
  3. 難以接受失敗或挫折
  4. 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
  5. 缺乏面對壓力和挑戰的韌性

玻璃心與心理韌性

孩子有玻璃心的表現

孩子如果有玻璃心,可能會表現出以下特徵:

  1. 過度情緒化:對小事反應強烈,經常哭泣或發脾氣。
  2. 逃避挑戰:面對困難時容易放棄,不願嘗試新事物。
  3. 過分依賴:缺乏獨立性,經常需要他人的肯定和支持。
  4. 自我否定:經常說 “我不行”、”我做不到” 等消極話語。
  5. 人際敏感:對他人的言行過度解讀,容易感到被排斥或不被喜歡。
  6. 完美主義傾向:無法接受自己的錯誤,對自己要求過高。
  7. 難以接受批評:即使是善意的建議也可能引起強烈的負面情緒反應。

玻璃心:利弊分析

玻璃心並非完全是負面特質,它也可能帶來一些積極的一面⋯⋯

優點:

  1. 敏感度高,容易察覺他人的情緒和需求。
  2. 同理心強,能夠體貼他人的感受。
  3. 在某些創造性工作中,可能會有更豐富的情感表達。

缺點:

  1. 容易受到情緒困擾,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
  2. 難以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3. 在面對挫折時容易放棄,不利於個人成長。
  4. 長期處於壓力和焦慮狀態,可能影響身心健康。

考慮到玻璃心對個人發展的潛在負面影響,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顯得尤為重要。

玻璃心與心理韌性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玻璃心?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幫助孩子建立更強大的心理素質:

1.培養自信心

    • 肯定孩子的努力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
    • 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接受挑戰。
    •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特長。

2.教導情緒管理

    • 幫助孩子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 教導孩子冷靜下來的方法,如深呼吸或數數。
    • 與孩子一起討論處理負面情緒的健康方式。

3.建立正確的失敗觀

    • 分享自己或名人的失敗經歷,強調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
    • 鼓勵孩子從失敗中學習,找出改進的方法。
    • 幫助孩子設定合理的目標,避免過分追求完美。

4.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 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
    • 鼓勵創新思維,接受多元化的解決方式。
    •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適度的指導而不是直接代勞。

5.增強社交技能

    • 鼓勵孩子與他人交往,參與集體活動。
    • 教導孩子如何適當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 幫助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立場。

6.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

    • 幫助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
    • 引導孩子接納自己,不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
    • 鼓勵孩子設定個人目標,關注自身成長而非與他人比較。

7.示範韌性行為

    • 父母自身要展現面對挫折的積極態度。
    • 與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難的經歷和感受。
    • 在家庭中營造一個允許犯錯、鼓勵嘗試的氛圍。

8.提供適度的挑戰

    • 根據孩子的能力水平,逐步增加難度適中的任務。
    • 在孩子完成挑戰後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
    • 幫助孩子認識到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

玻璃心與心理韌性

爸媽的目標不是完全消除孩子的敏感特質,而是幫助他們在保持敏感的同時,也能夠擁有面對生活挑戰的韌性和勇氣。通過適當的引導和支持,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使他們能夠自信地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引領孩子終將成長為心理健康、情緒穩定、充滿自信的個體,能夠從容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圖片來源:freepik

44歲媽媽減12KG秘訣大公開 自創「4:4:2飲食量」逆轉中年發福

逆轉中年發福

人到中年,開始減慢新陳代謝,就一定會發福?一位日本44歲媽媽就決心要甩脫大媽味,開始減重並找回滿意的身型。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減掉12KG的4大秘訣,還自創了「早午晚餐4:4:2」飲食量,成功逆轉中年發福。

44歲媽媽減12KG 逆轉中年發福4大秘訣

逆轉中年發福 | 1. 早午晚餐4:4:2飲食量

雖然要減重、調整飲食,但還是要保持食三餐的,這位日本媽媽就自創了「早午晚餐4:4:2飲食量」,在份量上作出調整。她將早餐、午餐、晚餐的份量調整為4:4:2,即是早餐與午餐可以吃得飽,而且符合要高蛋白質、多蔬菜的原則,將晚餐變成攝取熱量最少的一餐,就可以讓熱量早些代謝。身體如果要消耗熱量,就會用原有的脂肪提供熱量,達到減重的效果。

逆轉中年發福 | 2. 不喝帶糖份飲品

這位日本媽媽會戒掉各種飲品,不喝任何帶糖份的飲品,只喝無糖茶或水、咖啡。但大家要注意保持身體有充足的水份,才能提升新陳代謝。

逆轉中年發福 | 3. 開始運動

除了調整飲食,當然也要開始試著運動。大家可以從飯後散步開始,然後開始慢跑、做居家運動,都可以改善中年發福的體態。

逆轉中年發福 | 4. 睡足7小時

年紀漸長,睡眠質素會愈來愈差,自然開始睡得少、影響新陳代謝,所以這位日本媽媽會要求自己至少睡足7小時,讓身體有足夠時候修復。

逆轉中年發福

圖片來源:IG@koharu_0_0

最新加拿大大學排名!一次過睇Top5加拿大大學著名學科、學費、收生標準

如果大家都想小朋友去外國升學,一定要早點準備!今次和大家看看最新加拿大大學排名,另外,再一次過了解Top5加拿大大學著名學科、學費、收生標準!

**以下大學學費及收生標準只作參考

最新加拿大大學排名!

今次的排名是根據了2025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頭10間加拿大大學排名如下:

  1.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全球第21名)
  2.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全球第41名)
  3.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全球第45名)
  4.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全球第116名)
  5.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全球第116名)
  6.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Canada(全球第125名)
  7.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全球第163名)
  8.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全球第191名)
  9.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全球第201–250名)
  10. Western University Canada(全球第201–250名)

詳細排名按此

加拿大大學1.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多倫多大學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是一校三區的公立聯邦制研究型大學,由11個學院組成,是加拿大最頂尖學府之一。

著名學科:經濟學、商科、生物、藝術和人文學科

學費:一年約4萬元加幣起,按不同科目而定,可以在官網查詢

收生標準:DSE (Best 6)24-30、IELTS 6.5 (6.0)

詳情:按此

加拿大大學2.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是一所公立大學,有「北美最美校園」之稱,這間學校共培育了8名諾貝爾獎得主。

著名學科:商科、工程學、心理學

學費:一年約5萬元加幣起,按不同科目而定,可以在官網查詢

收生標準:DSE (Best 6)24-30、IELTS 6.5 (6.0)

詳情:按此

加拿大大學3.McGill University Canada麥基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麥基爾大學位於加拿大魁北克,是一間公立研究型大學,與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並稱加拿大大學「三強」,共培育了14位諾貝爾獎得主。

著名學科:醫學、自然學科、文學、工程學、管理學

學費:一年約4萬元加幣起,按不同科目而定,可以在官網查詢

收生標準:DSE (Best 6)20-30、IELTS 6.5 (6.0)

詳情:按此

加拿大大學4.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麥克馬斯特大學

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爾頓的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是一間研究型公立大學,設有6個學院:理學院、健康科學學院、工程學院、人文科學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及商學院,被公認是加拿大頂尖學府之一。

著名學科:環境學、psychiatry、Pediatrics、化學工程、經濟學

學費:一年約4萬元加幣起,按不同科目而定,可以在官網查詢

收生標準:DSE (Best 6)20-26、IELTS 6.5 (6.0)

詳情:按此

加拿大大學5.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亞伯達大學

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省會愛德蒙頓市中心、北薩斯喀徹溫河南岸的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亞伯達大學是一所綜合研究性大學,曾培育出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學校有20多個學院,有200多個本科課程!

著名學科:人文、科學、創意藝術、商業、工程

學費:一年約3萬元加幣起,按不同科目而定,可以在官網查詢

收生標準:DSE (Best 6)24-30、IELTS 6.5 (6.0)

詳情:按此

8大親子聊天話題 以日常閒聊培養孩子溝通能力+了解內心世界

親子聊天話題

親子聊天話題|不少家長會覺得子女年紀還小,想不到有什麼話題可以深入地對話。然而,小朋友需要多和家長聊天,才有助發展語言溝通能力,父母亦可藉此機會多了解他們的世界,讓小朋友有被重視的感覺。以下有8大適合親子聊天的話題,Mame可以吃飯、散步、洗澡或睡覺前的時間,和小朋友放鬆身心聊天!

親子聊天有助發展語言能力

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人員在2013年發表《心理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研究報告,其中一項指孩子從小接觸到較多的單詞,之後將會擁有更好的語言能力和更多的詞彙量。牙牙學語的寶寶在1歲時開始有單詞概念,一開始可能只會4至6個單詞,但到了18個月左右,詞彙量就會突飛猛進。Mame或許會不知道要和仔女傾什麼,但其實只要向他們問問題,然後用心地傾聽他們的答案,就可以建立起親子間的信任。

親子聊天話題

8大親子聊天話題

親子聊天話題1. 生活興趣

e.g. 如果我們一起出去玩,你最想去哪裏?

親子聊天話題2. 金錢管理

e.g. 如果給你$100,會準備怎樣花?

親子聊天話題3. 關愛能力

e.g. 如果媽媽不開心,你會怎樣安慰媽媽?

親子聊天話題4. 理想自己

e.g. 在你心目中,誰最厲害? / 你的偶像是誰?

親子聊天話題

親子聊天話題5. 學習價值觀

e.g. 你覺得小朋友為什麼要返學?

親子聊天話題6. 自我認知

e.g. 你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較擅長?

親子聊天話題7. 防範意識

e.g. 放學時,有人說自己是媽媽的朋友來接你,你會跟他走嗎?

親子聊天話題8. 未來規劃

e.g. 成為大人後,你最想做什麼?

親子聊天話題

圖片來源:PhotoAC

延伸閱讀

親子睡前聊天比講故事好3大話題了解子女+提升幼兒表達能力 

孩子渴望同枱食飯傾偈飯桌上親子溝通5技巧 

雌激素低下不只令情緒易波動、皮膚乾燥失彈性 8方法調理維持激素平衡延緩衰老

雌激素

雌激素是女性體內最重要的性激素之一,對維持女性健康扮演著關鍵角色,它不僅影響生殖系統,還在骨骼健康、心血管保護、大腦功能等多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雌激素是一類 steroid hormones(類固醇激素),主要由卵巢產生,少量由腎上腺和脂肪組織產生,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或其他因素影響,部分女性可能面臨雌激素低下的問題,必須究其症狀、原因,並正確調理,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健康。

雌激素的具體功效

  1. 促進女性特徵發展
    • 乳房發育
    • 骨盆擴張
    • 體脂分布的女性化模式
  2. 維持生殖系統健康
    • 調節月經週期
    • 維持陰道健康,包括適當的潤滑和 pH 值
  3. 保護骨骼
    • 促進鈣質吸收
    • 抑制骨質流失
  4. 心血管保護
    • 改善血脂水平
    • 維持血管彈性
  5. 認知功能
    • 可能改善記憶力
    • 有助於維持情緒穩定
  6. 皮膚健康
    • 增加皮膚彈性和水分
    • 減緩皮膚老化過程
  7. 代謝調節
    • 影響脂肪儲存和分布
    • 可能影響胰島素敏感性

雌激素水平變化期

雌激素水平在女性一生中會經歷多次變化,主要包括:
  1. 青春期:雌激素水平上升,促進性成熟。
  2. 月經週期:雌激素水平周期性變化。
  3. 懷孕期:雌激素水平顯著上升。
  4.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可能導致一系列症狀。

雌激素

更年期雌激素減少的症狀

  1. 月經不規律或停經
  2. 情緒波動,容易出現抑鬱或焦慮
  3. 皮膚乾燥、失去彈性
  4. 性慾降低
  5. 陰道乾澀
  6. 頭髮變細或脫髮加劇
  7. 骨質疏鬆風險增加
  8. 失眠或睡眠質量下降
  9. 體重增加,特別是腹部脂肪堆積
  10. 潮熱和盜汗
  11. 乳房變小或下垂
  12. 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13. 關節疼痛

雌激素

除了更年期,雌激素低下的原因

  1. 卵巢功能障礙:如多囊卵巢綜合症、卵巢早衰等。
  2. 壓力過大: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
  3. 飲食不當:長期缺乏必要的營養素可能影響雌激素的合成。
  4. 過度運動:過度劇烈的運動可能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
  5.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干擾雌激素的產生或代謝。
  6. 環境因素:接觸某些環境荷爾蒙干擾物可能影響雌激素水平。
  7.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特徵可能影響雌激素的產生和代謝。
  8. 體重過輕:極度瘦弱可能導致雌激素分泌不足。
  9. 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自身免疫疾病等。

雌激素

自然調理雌激素8方法

  1. 調整飲食
    • 增加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製品、亞麻籽、全穀物等。
    • 多食用富含維生素 D 和鈣質的食物,如牛奶、酸奶、綠葉蔬菜等。
    • 適量食用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魚類、堅果、橄欖油等。
  2. 適度運動
    • 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
    • 加入重量訓練,有助於增強骨密度。
    • 避免過度劇烈運動,保持運動與休息的平衡。
  3. 壓力管理
    • 學習冥想或瑜伽,幫助放鬆身心。
    • 保證充足的睡眠,每晚 7-9 小時。
    • 培養興趣愛好,適當放鬆。
  4. 保持健康體重
    • 維持健康的 BMI 指數,避免過胖或過瘦。
    • 採用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的方式控制體重。
  5. 減少環境荷爾蒙接觸
    • 選用天然、無毒的個人護理產品。
    • 減少使用塑料容器,特別是加熱食物時。
    • 多食用有機食品,減少農藥殘留。
  6. 補充必要營養素
    • 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維生素 B 群、維生素 D、鈣、鎂等營養素。
  7. 保持良好的作息
    • 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有助於平衡荷爾蒙分泌。
    • 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8. 適度曬太陽
    • 適量接觸陽光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 D,有利於雌激素代謝。
    • 注意防曬,避免過度曝曬。

雌激素低下是許多女性可能面臨的健康問題,及時識別症狀並了解其原因至關重要。定期體檢、調整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以及適當的自然調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雌激素水平。然而,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建議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圖片來源:freepik

培養生活能力,提升學習成效:家務與孩子全面發展的密切關係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全面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家務,這個看似平凡的日常活動,實際上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做家務對孩子學業成績有積極影響,不妨按年齡段鼓勵孩子參與家務。

家務與學業成績:令人驚喜的聯繫

多項研究表明,經常參與家務的孩子在學業上往往表現更為出色。雖然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做家務的孩子成績會好幾倍,但確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1. 根據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從小參與家務的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比不做家務的同齡人平均高出 20% 左右。
  2. 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發現,每週做 2-3 小時家務的孩子在標準化測試中的得分,比不做家務的孩子高出約 15-20%。
  3. 一項針對 3000 名青少年的長期追蹤研究顯示,從小養成做家務習慣的孩子,在高中階段的平均成績比不做家務的同學高 0.5-0.7 個等級。

潛在原因

  1. 時間管理能力:定期做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技能,這直接影響到學習效率。
  2. 責任感:承擔家務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這種態度也會延伸到學習中。
  3. 問題解決能力:家務中經常需要解決各種小問題,這鍛煉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4. 自信心:完成家務給予孩子成就感,增強自信,有助於面對學習挑戰。
  5. 專注力:完成家務需要專注,這種能力同樣有利於學習。

家務與學業成績

按年齡鼓勵孩子做家務的策略

3-5 歲:培養興趣階段

  • 將家務變成遊戲,如唱歌時收拾玩具。
  • 讓孩子協助簡單任務,如擦桌子、澆花。
  • 多讚美,建立正面聯繫。

6-8 歲:建立習慣階段

  • 分配固定的簡單任務,如鋪床、餵寵物。
  • 引入獎勵制度,但避免過度依賴物質獎勵。
  • 解釋家務的重要性,培養責任感。

9-12 歲:提升技能階段

  • 增加家務的複雜度,如協助做簡單的餐點。
  • 允許孩子在完成任務方式上有更多自主權。
  • 討論家務分配,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13 歲以上:獨立責任階段

  • 讓青少年全權負責某些家務,如洗衣服、洗碗或打掃洗手間。
  • 教導更複雜的家務技能,如基本維修。
  • 將家務與現實生活技能聯繫,如預算管理。

家務與學業成績

有效鼓勵的通用技巧

  1. 以身作則:父母的榜樣是最好的教育。
  2. 正面鼓勵:多讚美孩子的努力,而不僅是結果。
  3. 耐心指導:給予明確的指示,耐心教導正確的方法。
  4. 尊重選擇:在可能的範圍內,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家務。
  5. 適度期望: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設定合理的期望。
  6. 家庭會議:定期討論家務分配,聽取孩子的意見和建議。

家務不僅僅是維持家庭整潔的工具,更是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從家務中學習寶貴的生活技能,這些技能不僅有助於提升學業成績,更能為孩子的未來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基礎。讓我們重新認識家務的價值,將其轉化為培養下一代全面發展的有力工具。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