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230

深圳親子遊|海上世界3大親子玩樂景點 沙灘小鎮公園打咭/放電一流

深圳親子遊|小朋友考完試,又就嚟放暑假,帶佢哋去個短短旅行放吓電都好!趙c9廚房 Chiu’s Kitchen 分享深圳蛇口親子遊嘅親子玩樂景點,大家不妨參考吓啦!

今次 趙c9 一家三口入住 深圳蛇口希爾頓南海酒店 Hilton Shenzhen Shekou Nanhai,酒店喺地鐵站海上世界站 / 蛇口客運碼頭附近,交通非常方便,而今次主要介紹海上世界站附近的親子景點。

趙c9介紹海上世界呢個站都好大,連接咗海上世界 abcd 區 + 匯港購物中心,親子玩樂非常多!先講海上世界中央點就係一架大郵輪,本身船內係餐廳,但而家已經全部停業, 但船身仍然保留住,大家可以打下咭,夜晚著晒燈好靚,仲有噴水表演添!

成個海上世界區有幾個玩樂點,等趙c9為大家一一介紹!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喺海上世界內有"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係一個好大好靚又多 coffee shop 嘅地方,如果有啱既展覽,係可以逗留大半日慢慢欣賞!

樂菲兒童樂園 (A區)

呢個樂菲兒童樂園係類似冒險樂園咁,不過設施就舊啲,但玩樂種類都好多,包括有波波池,跳彈床,電動車等等!

沙灘小鎮公園 (L5 免費的)

沙灘小鎮公園係一個商場公園,有攀爬 / 滑梯 / 蹺蹺板等設施,成個場好色彩繽紛,而主打大大隻八爪魚造型嘅繩網滑梯,非常搶眼,打咭,放電一流!

另外,周圍都好多夾公仔舖,公仔靚仲可以換其他禮品,所以都有同囡囡玩下!

地址:
深圳地鐵 2號線 海上世界站

圖文授權:趙c9廚房 Chiu’s Kitchen

舌頭色辨健康 對應食療建議 養生學者JK教你 從脷睇出健康問題

舌頭(又稱作脷)是身體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僅可以反映出內部器官的狀況,還可以提供許多關於身體健康的信息。例如,舌頭上出現厚厚一層脷苔,可能表示消化道出現問題,也可能是身體免疫力下降的表現。脷尖紅赤則可能是長期口渴、口乾舌燥的表現,亦有可能是心火上炎的症狀。脷苔呈現灰色或剝脫可能表示身體內部有毒素積聚或內臟功能出現問題。此外,舌頭顏色還受到飲食、環境和藥物等因素的影響。綜合來看,舌頭顏色是警示身體問題的重要信號,需要及時注意並及早處理。

舌頭暗藏健康密碼

舌診係中醫望診重要一環,今次養生學者JK簡單分享由舌頭睇出身體可能潛在問題,如舌頭乾濕:分辨疾病變化、身體耗傷;脷色:疾病性質,正氣虛實;脷苔:分辨邪氣深淺。此外,舌頭的形狀和紋路也可以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狀況,例如脷側邊出現斑點可能與腸胃問題有關。除了舌頭本身的狀況外,脷苔的厚度、濕潤程度、氣味和口感等也有助於判斷身體健康狀況。總之,舌頭是身體健康的一個隱藏指標,以下「舌頭小測」資訊大家不坊作個參考。

  • 脷尖:反映心肺狀況;紅赤或破潰=心火上炎
  • 脷側:反映肝膽狀況;出現青紫斑點=肝臟不調、氣滯血瘀。
  • 脷中:反映脾胃狀況;脷苔剝脫=胃陰不足;脷苔厚=脾胃失衡引起濕濁、痰多、消化不良等。
  • 脷根:反映腎臟狀況;脷苔剝脫=腎臟陰虛。

舌頭狀態對應食療建議

通過了以上「舌頭小測」可以進一步得悉身體變化和健康狀況,養生學者JK亦分享了以下4款對應食療,有助於改善身體狀況及增強免疫力。

  1. 脷尖:百合蓮子湯

功效:清熱除煩、養心安神

材料:鮮百合50g、鮮蓮子50g、麥冬30g、冰糖適量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加1.5L水,煲30分鐘後加冰糖,再煮15分鐘即成。

2. 脷側:木耳蘋果湯

功效:行氣活血、解鬱化瘀

材料:木耳30g、山楂15g、蘋果2個、粟米1條、紅蘿蔔1條、瘦肉200g

做法:木耳、山楂浸15分鐘;蘋果、紅蘿蔔、粟米削皮切塊,瘦肉汆水;所有材料加2L水煲1小時,調味即成。

3. 脷中:石斛沙參湯

功效:滋陰養胃

材料:石斛20g,沙參20g,瘦肉200g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加1.5L水,大火煲滾,轉細火煲1小時,調味即成。

4. 脷根:熟地水魚湯

功效:滋陰補腎

材料:水魚1隻、杞子15g、熟地黃20g。

做法:水魚劏好,去頭、爪、內臟,洗淨切件,所有材料加2L水,大火煲滾,轉細火煲1.5小時,調味即成。

圖、資料授權 : JK養生學

註 : 以上僅供大家作一般保健知識參考,如有疑問請向專業人士查詢。

養生學者JK

養生學者JK簡介

「JK養生學」由JK於2020年創立,由一班擁有不同專業知識,對健康生活有想法嘅「養生師」組成,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知識,幫助身邊的朋友好好建立自己的健康,令更多人了解、重視「養生」的重要。

現代人太忙碌,由畢業到工作,生活上太多事要處理,往往忽略最簡單,但又最重要的事 — 好好照顧自己。眼見身邊不少朋友都會後悔過往「持住後生」而過度揮霍健康,到年紀漸長,身體逐漸出現各式各樣大小毛病,令生活上出現困擾及力不從心。其實,養生並無年齡限制,在現今新世代,養生早已無齡化,無論處於人生任何階段,建立健康都是首要亦是最重要。

我哋希望透過團隊的不同專業,用簡單易明的手法分享各種養生小貼士俾大家,令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更容易得到有用的健康資訊,從而令大家明白養生其實並唔難,只要及早養生,保持身心健康,就可以真正享受生活點滴。

更多JK養生學的專業資訊,請按【Facebook@JK養生學IG@JK養生學

想知更健康資訊?請按【健康養生

嬰兒後腦勺扁塌是天生還是睡出來?脊醫教4招防扁頭睡出好頭型

扁頭

初生BB防扁頭|父母對於嬰兒的健康和身心的發展非常重視,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哭喊外不懂表達自己,於是父母每天都會留意他們的行為,觀察他們有沒有吃飽,有沒有足夠的大小便次數等,亦會定期量度體重、身高和頭圍去觀察他們整體的發展。其中一個父母比較關注的地方,可能是嬰兒的頭部形狀,會擔心他們的頭有沒有一邊比較扁塌。

扁頭不只影響BB將來的髮型外貌,亦因為嬰兒面部的神經、肌肉均處於發育早期,假如睡覺的姿態不正確,會構成局部壓迫、血流不暢等,進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尤其是神經發育不良,這種損傷會構成面部偏斜、斜視等缺陷。

扁頭

3種嬰兒扁頭症 程度高或影響健康

在嬰兒出生後412周,是父母最容易留意到寶寶有扁頭症候群(Flat Head Syndrome) 的時間,正式名稱為位置性顱骨畸形 (Positional Skull Deformity)。為了能順利通過產道生產,新生兒的頭顱會比較軟,到了嬰兒918個月左右,他們的頭骨才會完全長好。

有一些嬰兒因為睡眠時長時間把頭壓在同一個位置上,便會導致頭部不夠圓,兩邊不對稱。大部分扁頭對嬰兒的發展和健康沒有太大影響,主要是會影響外觀。 

嬰兒的扁頭症候群分為3

  1. 扁頭(Brachycephaly) 

扁頭指後腦是均勻的扁塌,額頭可能會有稍微脹起,原因通常是因為嬰兒躺著的時間比較久。

2. 斜頭(Plagiocephaly)

嬰兒的後腦位置只有一邊有扁塌的情況,從高處向下看嬰兒的頭,有可能會發現兩邊耳朵不對稱,耳朵會有一前一後的情況,原因可能是因為斜頸症 (Torticollis)

3. 尖頭(Dolichocephy)

嬰兒頭的兩側是平的,後腦位置變得瘦長,原因通常因為胎位不正,或者是側躺的時間太長而引起。

扁頭症後群,會根據不同程度會分成4個不同的等級:

  1. 正常(Normal)
  2. 輕微(Mild)
  3. 中度(Moderate)
  4. 重度(Severe)

一般正常跟輕微等級的扁頭是不需要接受治療,慢慢長大時情況會變好,只有中度和重度才需要干預。如果懷疑寶寶有扁頭症問題,而又不知道是否需要接受治療的話,最好還是先找兒科醫生作評估。

如何預防扁頭症?

  1. 更換寶寶睡覺時的位置,平躺對於寶寶是一個較安全的睡眠方式,他們喜歡把頭轉向有聲音的方向,所以可以嘗試把他們頭跟腳的位置對調,讓他們的頭部能向不同方向轉動。
  2. 更改抱寶寶的姿勢,把寶寶的頭往左右兩邊調轉,家長亦要留意自己是不是喜歡用同一邊手抱寶寶,要盡量練習用兩邊手去把他們。
  3. 減少他們在固定頭部的地方的時間,例如是汽車安全椅或是搖椅。
  4. 增加寶寶 Tummy Time (俯臥時間)的時間,因為寶寶一整天花了一半以上都是平躺的狀態,所以清醒時候可以多讓他們趴著玩,還可以同時鍛鍊他們頸部的力量。

扁頭

圖片來源:freepik

脊醫黃頴暘
脊醫黃頴暘

作者:黃頴暘(Athalie Wong),香港註冊脊醫,於澳洲麥覺理大學完成脊骨神經科碩士學位,畢業後曾於澳洲執業,現為香港註冊脊醫及香港脊醫學會公共關係委員會委員。熱心於推廣脊椎健康,經常出席推廣脊椎健康及脊醫日常工作的講座,並於不同報章專欄定期上載文章、影片等。

Facebook【脊醫王俊華 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更多Athalie Wong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黃頴暘脊醫健康資訊

新手媽媽想知更多育兒資訊,請按此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免費walk-in入場 工作坊+互動遊戲學環保知識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呢排又落雨天氣又熱,帶小朋友去邊好呢?Blogger 初初媽媽 ChochoMama 帶小朋友去2023年4月開幕的「領展可持續未來館」,展館位於樂富廣場,地點方便,唔使預約,可以直接walk-in入埸玩!裏面有互動遊戲、睇小電影、好多好玩又靚嘅打卡位~展覽主題有關糧食大熱話題,包括食物碳足跡、廚餘、飲食走塑等⋯同小朋友一路玩一路學環保知識啦!

展館圍繞不同的可持續發展主題,加上各式專題展覽及互動遊戲,而呢期舉行嘅就係「綠續開餐」展覽,內容圍繞「如何吃出可持續的未來?」唔知小朋友有無諗過,「每天的吃喝,也在大自然留下足印?你喜愛的食物,不久的將來有可能消失?」

「綠續開餐」展覽探討現代糧食系統與地球生態的關係,趣味解構可持續糧食系統的熱門議題,包括食物生產過程和碳足跡的關係,有機和本地食物、食物絕種危機、廚餘再生、飲食走塑、以至食物科技的迷思。我們亦會與你分享本地漁民和農民的故事,以及看看新一代茶餐廳掌門人怎樣打破傳統,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街坊老店。

互動遊戲包括「豐盛之糧」及「可持續的糧食系統」!

「豐盛之糧」透過270度沉浸式視覺體驗,反思人類,大自然和食物的關係,讓小朋友思考,大地賜俾小朋友豐富食物的同時,我哋又應該點樣回饋返天地呢?而喺「可持續的糧食系統」互動遊戲中,小朋友可以大顯身手,寓學習於娛槳,認識食物喺耕種養殖,運輸及加工包裝等過程中留下的碳足跡!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每星期都會舉辦不同工作坊及講座,參加者請預先上網預留名額!

睇完展覽,仲有嘢可以買!「惜食堂米仔站」由領展贊助,為惜食堂全港首個嶄新概念環保店。集食物捐贈、服務、倡導惜食文化及推廣環保消費於一身。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工作坊

  • 詳情:按此
  • 地點:樂富廣場A區3樓
  • 免費入場

圖文授權:初初媽媽 ChochoMama

胃痛、脹氣困擾怎麼辦?! 醫師教你自家保健 舒緩養胃秘訣

胃痛是一種常見的都市疾病,胃痛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腸胃炎等。然而,中醫認為胃痛的成因,可能與飲食、情志、脾胃虛弱、食積不化、寒邪入侵等因素有關,還可通過養胃藥材、穴位按摩、食療等方式來減輕壓力,預防胃痛的發生。

胃痛的成因
圖片來源 : freepik

胃痛的成因及症狀

胃痛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消化不良或食物過敏、胃炎、胃潰瘍、腸胃炎、飲食不當、壓力和焦慮等。它的症狀包括腹部疼痛、脹氣、噁心、嘔吐等。對於輕度的胃痛,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避免過度飲酒、減少吃油膩、辛辣食物等方式來緩解症狀。如果症狀嚴重,則需要及時就醫,接受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圖片來源 : freepik

調理胃部的基本方案

  • 飲食調節:避免暴飲暴食,減少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定時進餐:遵循三餐定時進食,不要長時間空腹或過飽。
  • 減少煙酒:減少煙酒的攝入,避免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和損傷。
  • 注重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長時間疲勞和精神壓力過大。
  • 運動鍛練:進行適當的運動和鍛練,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消化功能。
台灣人氣醫師彭溫雅

醫師解說胃痛的迷思

台灣人氣醫師彭溫雅,常受邀至各大媒體(如電視台「食在有健康」、東森「57健康同學會」、「醫師好辣」、TVBS「健康兩點靈」、台視「健康好簡單」、「健康好生活」……等),擅長以簡單的方法深入淺出解說漢方養生、中西醫美容等健康議題。彭醫師指「胃腸好,人不老;內傷脾胃,百病叢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腹瀉、脹氣或胃食道逆流等困擾,但可不是只有胃痛或拉肚子,才代表腸胃出狀況!從氣喘、心血管疾病到異位性皮膚炎,都與腸道不健康有關!

胃食道逆流4種型態

現代人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愛吃宵夜或情緒緊繃等因素,都會使消化機能變差,降低胃排空的速度,彭醫師指一旦胃酸分泌過多卻停留在胃裡,便會隨著腹壓上升,向上擠壓,導致胃食道逆流。從中醫觀點,胃食道逆流症有「泛酸」、「吞酸」、「噫酸」等,因不同的體質與臨床表現而有不同的辨證分型,常見的有「胃火熾盛」、「肝氣泛胃」、「飲食積滯」、「寒濕內阻」等,共同的症狀有嘔心、反胃,咽乾卡痰感。

胃火熾盛型:多因常吃過量燥熱的食物水果造成,如:薑、蒜、胡椒、辣椒、龍眼、荔枝、堅果類等。臨床表現有:口乾、舌燥、舌破、偶便祕、大便不暢及胸口灼熱等,建議的治療以「清胃降火」為主,如清胃散、甘露飲、半夏瀉心湯、天花粉等。

 肝氣泛胃型:多是因為煩躁易怒、情緒低落、睡眠不足造成,臨床表現有:胸部煩悶、食慾起伏、淺眠多夢等問題,建議的治療以「疏肝理氣」、「清心安神」為主,如龍膽瀉肝湯、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遙散、清心蓮子飲、酸棗仁湯等。

 飲食積滯型:因飲食過量或不潔、缺乏活動造成。臨床表現有:胸悶、腹脹、便祕偶腹瀉、消化不良等情況出現,建議的治療方式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為主,如平胃散、保和丸、霍香正氣散、山楂等。

寒濕內阻型:因過食生冷、冰涼的食物造成,臨床上經常會有大便稀軟、解不乾淨的感覺,建議的治療以「溫化寒濕」為主,常用理中湯、香砂六君子湯等,平常可以多吃薑,注意飲食習慣,調整生活步調及掌控好情緒,才能真正擺脫胃食道逆流的困擾!

圖片來源 : freepik

緩解胃腹脹痛食療

紅參苓朮燉牛肉

材料:紅參10克、茯苓10克、白朮5克、牛肉塊200克、薑片適量、水300ml。

做法:

  1. 牛肉洗淨切小塊、中藥材洗淨備用。
  2. 準備一鍋滾水,將牛肉放入滾水中汆水後,然後冷水洗淨備用。
  3. 將汆水後的牛塊及中藥材、生薑一起放入鍋中,注入300ml水,以隔水加熱的方式燉煮2小時即成。

功效:紅參,性溫甘苦,入心、肺、脾三經,,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凡氣血津液不足之症皆可應用。茯苓則能利水滲濕、補脾益胃;白朮能修腹脾運化不良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脹滿及嘔吐等症狀;牛肉則對脾胃虛弱之人有補中益氣的作用。所以此藥膳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胃脘脹痛、腹痛泄瀉、食慾不振者。

註:有三高人士不宜多吃牛肉,食用前,如有疑問應先查詢註冊中醫師或醫生意見。

養胃護腸穴位按摩法

胃食道的問題不只影響睡眠、呼吸,甚至降低了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平時可多按壓穴道,有助強化胃部健康,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

彭醫師指常按以下4個穴道可以強化胃部健康,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

  • 內關穴位於手腕臂內側正中,有助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幫助入眠,可調節自律神經,抒壓/解除疲勞,舒緩腹脹感,治頭暈、心痛、暈車等功效。
  •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脛骨脊旁開一寸,對於胃痛、胃脹氣具有緩解的效果,改善腹脹與腹瀉。
  • 中脘穴距離肚臍四指位置,幫助血液循環,加速腸胃蠕動,改善腸胃問題。
  • 太衝穴腳拇趾與腳食趾指縫交界點,往上兩橫指的位置,有助緩解脹氣、消化不良,同時也能緩和因快速進食引起的嘔吐症狀。

圖文來源:Facebook@彭溫雅醫師《人氣醫師彭溫雅的養胃護腸祕方》

人氣醫師彭溫雅的養胃護腸祕方

作者: 彭溫雅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09

內容簡介本書結合系統性的中醫觀點X科學性的西醫理論,從養胃、護脾到潤腸,讓你揮別各種惱人的腸胃困擾!

查詢 : www.books.com.tw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請按【健康養生

芒果營養豐富 但不能與4種食物同吃

芒果

芒果一年四季都盛產,但4月至7月是芒果最當造的日子,我們都知道吃芒果對身體的好處,芒果肉體中所含有的維他命A的前體胡蘿蔔素成分相當的高,是所有水果中很少見的。很多人也都喜歡吃芒果,但是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芒果盡量不能和甚麼一起食用。因此,建議以下4款食物不能和芒果一起吃,否則有損健康。

  1. 芒果和酒不能同食

酒和芒果都是屬於辛辣的食物,吃多了對人體的腎臟器官是有害的。

  1. 芒果和菠蘿不能同食

同食易過敏,因為芒果、菠蘿本身就含有易引起皮膚過敏反應的化學成分,鮮芒果中含有單羥基苯或二羥基苯,不完全成熟的芒果裡還含有醛酸,他們對皮膚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發口唇紅腫,又癢又痛,重者還會出現水皰和糜爛。而菠蘿中含有甙類、鳳梨蛋白酶等物質,對人的皮膚、血管等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這種過敏常為速髮型,多在吃菠蘿後1小時左右會出現皮膚瘙癢、潮紅、多汗、四肢及口舌發麻。

  1. 芒果與海鮮不能同吃

兩者同時吃不容易消化,而且芒果與海鮮兩者都是易過敏的食物,如果同食的話,容易過敏。

  1. 芒果與大蒜等辛物不能同食

芒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氨基酸、蛋白質等,這些物質中含有刺激性物質比較多,接觸到人體的皮膚後,就會造成過敏,嚴重者會出現紅腫、疼痛現象。不要與辛辣之物同吃,多吃對人的腎臟有害。辛辣食物除了大蒜之外,還有我們常吃的蔥、韭菜、薑、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味比較濃的食物。

芒果雖然有豐富的維他命,是水果中的佳品,但是有過敏症狀的人,儘量不要吃芒果。而吃芒果時,儘量不要碰到嘴唇周圍,以匙羹放入口中會更保險,碰過芒果汁後要洗手。在食用過程中一旦出現過敏症狀,應去醫院診治。

芒果禁忌

芒果營養豐富,防血栓便祕

 一般而言,芒果蘊含豐富維他命A,可防止低密度膽固醇被氧化為黏物質,避免該物質依附在血管壁上,有助減低患栓塞性血管疾病的機會,且能平衡油脂分泌,能讓皮膚保持滋潤。

除此之外,芒果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具抗氧化功能,能助延緩老化及預防癌症。

同時芒果也是高纖水果之一,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不過,鮮榨芒果汁的纖維大部份已經流失,若要攝取水果中的纖維素,必須進食新鮮芒果。

芒果含糖高,三高族不宜多食

雖然芒果的營養價值很高,但含糖量也高,建議三高族群不宜多食,若要有效攝取芒果的營養素,建議大家盡量選擇新鮮芒果,避免進食加入高脂肪及高糖份材料製成的食品,例如芒果蛋糕及濃縮芒果汁等。

同時要留意有過敏體質者,一旦對芒果產生過敏,接觸到沾有樹汁的果皮部位,就可能產生蕁麻疹、紅疹、水泡、痕癢、嘔吐,還有人吃完芒果,嘴唇週圍一圈會出現紅腫,還可能引起聲音沙啞,甚至過敏性休克。

餐後如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求醫,症狀包括:

  • 出疹
  • 臉部腫脹
  • 舌頭腫脹
  • 嘴唇腫脹
  • 氣喘
  • 皮膚痕癢
  • 過敏性休克

延伸閱讀:芒果甜點食譜 愛文芒、呂宋芒用法不同 製作雪糕、啫喱、布丁 香甜又Juicy

12招懶人佛系減肥法 躺著變瘦 不用運動 靠黑啡、飲水助瘦身?!

世上是沒有不勞而獲的,減肥也是一樣。想輕鬆擺脫贅肉又不用運動?!台灣人氣營養師程涵宇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12招懶人減肥法,通過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來實現瘦身目標。然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都不同,因此在實施這個方法時,還需要考慮個人情況,適量調整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12招懶人減肥法

控制飲食輕鬆瘦身

減肥向來是女性的終身事業,要持之以恆,才能修成正果。對於不愛運動的人來說,減肥之路就更為艱辛,不時在社交媒體分享健康資訊的自台灣人氣營養師程涵宇,她表示:要瘦下來不等於要少吃,小心吃少吃錯反而越吃越肥,吃錯更糟的是還拖累代謝,讓減重變得更加困難!

12招懶人減肥法

12招懶人減肥法

想躺著就可以瘦?!營養師程涵宇指,只要觀念正確不走上錯誤的路,不用特別做甚麼大改變也能健康瘦下來。程涵宇提出以下12招懶人減肥方法,強調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來實現瘦身目標,並且不需要進行高強度的運動,讓減肥變得輕鬆、自然,而不是一種負擔。

懶人減肥法第1招. 晚餐後不吃

懶人減肥法第2招. 睡前2小時不吃:營養師程涵宇指,有研究調查8153個 日本人,發現睡前2小時才在吃晚餐、晚餐後還在吃零食的人,會胖、會胖肚子、跟高血壓、高血脂有關,如果在睡前2小時才吃晚餐的女生還會容易有高血糖,所以愈夜吃愈多東西愈不好,宵夜不要再吃了!

懶人減肥法第3招. 足夠蛋白質助代謝:攝取豐富蛋白質,可以促進每天高達80至100卡路里的新陳代謝,還能提供飽足感。

懶人減肥法第4招. 健康零食備好好營養師程涵宇指家裡不要常備有不健康零食,不然看到就想吃,想到也想吃,快要過期也會吃,只要不買零食便可杜絕吃的可能。建議準備堅果、海苔、無糖這類健康零食,富含蛋白質又美味,還能增加飽足感,減少飢餓感。

懶人減肥法第5招. 無糖生活:可避免誘發胰島素阻抗促進身體慢性發炎增加肥胖。

懶人減肥法第6招. 高纖飲食:多吃等高纖食物有益健康,如蔬菜類、水果類、全穀雜糧類、堅果類和豆類,增加飽足感自然不會吃進過多熱量,而且還是好菌的食物降低肥胖機會。

懶人減肥法第7招. 吃益生菌:益生菌有助調整消化系統健康,好菌幫助減重。健康的腸道細菌,可助降低發炎反應,穩定食慾、阻止飲食中油脂的吸收(加氏乳酸桿菌)。

懶人減肥法第8招. 喝水助代謝:營養師程涵宇指喝水助減肥助代謝是真,只要喝500ml的水,在一個小時內可助燃燒熱量達24至30%。

懶人減肥法第9招. 喝黑咖啡:黑咖啡幾乎不含熱量,咖啡因提升代謝3至11%,168間歇性斷食也能喝。

懶人減肥法第10招. 睡飽飽:營養師程涵宇指充足睡眠可以幫助穩定食慾及代謝,研究發現睡不飽的人變胖機會高出55%,請大家要好好睡覺。

懶人減肥法第11招. 避免加工食品:減少吃進大量的糖、脂肪、熱量的機會。

懶人減肥法第12招. 拒絕精製澱粉: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精製澱粉多是去除了纖維及維生素及礦物質,幫助減肥的都沒留下,只剩下快速吸收及容易消化,導致很容易肚餓又不飽肚,不小心反而吃進更多熱量。

圖文來源 : IG@chapaper、freepik

想了解更多健康、減肥資訊? 請按此

童裝涼鞋拖鞋 盛夏之選 糖果色彩 輕巧透氣時尚兼備

夏天一到,炎熱天氣,小童的雙腳也需要「消消暑」、抖抖氣,涼鞋和拖鞋就成為了許多家長為孩子們選擇的鞋款。好的小童涼鞋和拖鞋不僅要舒適,還要能夠保護孩子的足部,避免受傷和滑倒。市面上有許多優質的小童涼鞋和拖鞋可供選擇,包括設計簡潔、易於穿脫的拖鞋,以及舒適、透氣的涼鞋等。選擇一雙合適的小童涼鞋或拖鞋,讓他們在炎熱的夏季裡玩得更盡興。

童裝涼鞋拖鞋
小朋友穿上FOAMIES體驗水上活動及SUP直立板樂趣,包頭涼鞋設計能保護每根趾頭,盡情享受水上活動的樂趣。

童裝涼鞋拖鞋精選1. SKECHERS快速排水透氣 

夏天是水上活動的季節,小朋友又可以在泳池、海灘或是水上樂園盡情玩樂。在水上活動中,小朋友穿鞋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合適的鞋子可以保護小朋友的腳部,防止受傷和滑倒,一雙輕便、舒適、透氣的鞋子是最好的選擇。SKECHERS今夏隆重推出全新的FOAMIES款式涼鞋,同剪裁的涼鞋履設計,體貼不同用家的需要。如Guzman Steps FOAMIES童裝鞋款,鞋面透氣沖孔設計,幫助快速排除濕氣;腳跟採用柔軟布料,敞篷式踩後跟設計,方便穿脫。活潑亮麗配色的可踩後跟,小童玩水首選款,適合進行水上活動時穿著。

此外,ARCH FIT FOAMIES包頭涼鞋款式,則配備獲足科醫生認可的專利SKECHERS Arch Fit®鞋墊,足弓處拱起設計符合人體工學,提供良好支撐,加上快速排水系統令雙腳保持清涼舒爽,更備有大理石岩紋款、薰衣草和珊瑚拼色設計,適合中童穿著,充滿活力感!(SKECHERS官網)

童裝涼鞋拖鞋
NEWPORT全新配色的童裝涼鞋系列,穿出山系時尚美學。各$550

童裝涼鞋拖鞋精選2. KEEN水陸兩棲涼鞋

為慶祝品牌20周年,美國人氣戶外休閒鞋品牌KEEN在今夏推出NEWPORT四大全新配色系列,在經典山系美學基礎上,為這雙「水陸兩棲王」鞋履重新注入不同元素。當中人氣大熱MONOCHROME純色系列經典百搭、TIE DYE PACK紮染系列展示出與別不同的個性美、SMOKEY BEAR x NEWPORT聯乘系列,綁索鞋帶上更配有SMOKEY BEAR 鞋扣,可愛感十足、而充滿玩味感的NEWPORT 20周年特別版,鞋面上則印有的NEWPORT圖案塗鴉,勾勒出童趣一面。

此外,物料運用上,為了令用家方便穿梭於水陸間,今次採用不含PFC的透氣快乾織帶及內襯,快乾易清潔,透氣材質令雙足時刻保持乾爽;剃刀型鞋紋鞋底能適應濕滑地形,其多向式凹凸深坑能夠咬入不平坦的表面,提供出色牽引力與抓地力,讓大家安心涉水而行;EVA鞋墊則為足弓提供良好的承托力與全日的舒適感;另鞋床採用Cleansport NXT™ 抗菌除臭技術科技,無化學添加抗菌科技除了有效抑制異味,貫徹品牌環保理念精神。(KEEN官網)

童裝涼鞋拖鞋
品牌的標誌性Jibbitz™鞋飾,每月都會發佈驚喜新鞋飾。

童裝涼鞋拖鞋精選3. Crocs展現個性飾彩

深受大小朋友追捧的休間鞋品牌Crocs,品牌的標誌性Jibbitz™鞋飾,每月都會發佈驚喜新鞋飾,夠晒玩味,可為當中七彩繽紛色系的經典Clog款及涼鞋注入時尚飾彩。品牌海港城Energy Store專門店,店內設置巨型 Jibbitz™ Bar,可從300多款搶眼獨特的 Jibbitz™ 中「扣」出獨一無二的鞋款,當中包羅趣味十足的3D立體或浮誇巨型Jibbitz™,又或是小朋友至愛的閃燈、珠飾、立體毛絨及金屬鏈等。此外,今夏全新的Hiker Xscape涼鞋款,6cm高加升級鋸齒外底,以及增強的橡膠胎面大大提升抓地力,注目的流行色調配上撞色襪子,應能滿足一眾初成長的少女口味。(Crocs官網)

童裝涼鞋拖鞋精選4. FILA時尚舒適兼備

意大利休閒時尚品牌FILA,今夏推出的FILA KIDS ARTIST II童裝涼鞋,它採用高品質的材料製成,鞋面使用透氣且柔軟的合成纖維材料,鞋底採用堅韌耐磨的橡膠材質,提供防滑性和耐穿性。鞋面設計獨特,搭配鮮艷的配色,為小朋友的穿著增添了時尚感和活力。(FILA官網)

童裝涼鞋拖鞋精選5. Decathlon廉價高質之選

法國大型連鎖品牌專店Decathlon,亦提供不同用途的兒童鞋類,各種鞋類一應俱全,包括拖鞋、涼鞋、水鞋、運動鞋等。其童裝涼鞋系列,經過嚴格的品質檢測且具多功能性,並採用高品質的材料,可以保護孩子的腳趾,同時提供良好的腳部通風性和支撐性,是非常適合小朋友夏季穿著的運動鞋款。此外,鞋內部經過特殊設計,具有良好的支撐性和舒適度,能夠有效減輕小朋友長時間穿著所帶來的疲勞感,既實用舒適又價格相宜。(Decathlon官網)

Mame Awards 2023最愛品牌大獎頒獎禮 盛況空前 優秀親子品牌齊聚一堂慶賀

MameShare的年度盛事Mame Awards 2023最愛品牌大獎頒獎禮,已於6月10日正式完滿結束!今次大會邀請了眾多頂尖的親子品牌參加,在經過激烈角逐後,由多位專業評審團,為參賽品牌進行評選和點評,他們帶來的產品和服務,展示了在親子市場上的優勢和創新。

Mame Awards 2023頒獎禮

Mame Awards 2023頒獎禮完滿落幕

Mame Awards 2023最愛品牌大獎頒獎典禮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滿落幕。通過這次大獎的評選,消費者和家長們得以更好地了解和選擇優質的親子品牌產品。各得獎品牌更逐一上台致謝,並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獎項的感謝和對消費者的承諾。此外,星級嘉賓們的到來,還有一眾家長及來賓,更是為整場典禮增添了光彩。他們的到來,不僅是對得獎者的表彰,也是對整個頒獎典禮的肯定和鼓勵。

Mame Awards 2023頒獎禮
頒獎禮當天大會邀請了多位嘉賓出席,包括(左起)MameShare營運總監Cammy Chan 、暖爸伍文生,MameShare行政總監Connor Chan、星級靚媽趙頌茹(阿Yu)及陸詩韻

星級嘉賓到賀 場面熱鬧

頒獎禮當天大會邀請了多位嘉賓出席,包括星級靚媽趙頌茹(阿Yu)、正向家長教育專家辰民爸爸、暖爸伍文生,以及星級嘉賓陸詩韻出任頒獎嘉賓,為整個活動增添不少熱鬧氣氛。各星級嘉賓遂一走上頒獎台,為得獎品牌頒發獎項,以表揚他們在親子市場上的優秀表現。

盛況空前 座無虛席

最愛親子品牌大獎頒獎典禮現場氣氛熱鬧非凡,優秀品牌代表、星級嘉賓和現場觀眾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盛事。頒獎禮開始前,MameShare行政總監Connor Chan率先上台致謝,更邀請嘉賓到台前頒與感謝狀頒獎典禮現場不僅有頒獎環節,大會還預備了豐富精美的小禮物及印有MameShare Logo的花花氣球還有互動環節,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溫馨和歡樂。

各得獎品牌與頒獎嘉賓伍民生(中)一起上台大合照

Mame Awards2023揭曉得獎名單

Mame Awards 2023最愛品牌大獎評選活動中,經過詳細的評審和投票,終於揭曉了得獎名單。其中,嬰幼兒奶粉類別的得獎品牌有明治和惠氏;嬰幼兒尿片/學習褲類別的得獎品牌有Pampers及HUGGIES;兒童身體護理類別的得獎品牌有施巴媽咪美容養生及護膚類別的得獎品牌有帝恩養生館和Estee Lauder;兒童服飾/鞋履類別的得獎品牌有就有FILA及Skechers;家居生活/電器類別的得獎品牌有Philips、實惠、Samsung、TGC等床上用品類別的得獎品牌有 Sealy保健/醫療類別的得獎品牌有馬百良葯廠、天德醫療中心家居消毒用品得獎品牌有尚芳保健有限公司兒童玩具類別的得獎品牌有樂高、永正傳繫雅趣Think & Act Strategic Co.成興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立信五金塑膠廠有限公司等。此外,還有家庭是保險得獎品牌有信諾 Cigna兒童教育品得獎品牌有英式教育兒童遊樂場得獎品牌有E Cube Club酒店得獎品牌有帝京酒店及澳門新濠影滙多個品牌獲得了此次大獎的殊榮。這些得獎品牌不僅在產品質量、服務等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也深受消費者和家長的信賴和喜愛。

Mame Awards2023最愛品牌大獎得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Mame Awards 2023最愛品牌大獎 得獎品牌
最愛BB奶粉成長配方品牌大獎 明治成長配方奶粉 meiji GROWING UP FORMULA
最愛BB有機奶粉品牌大獎 惠氏 Wyeth ILLUMA
最愛BB尿片品牌大獎 幫寶適 Pampers
最愛BB學習褲品牌大獎 好奇 HUGGIES
最愛兒童身體護理品牌大獎 施巴 Sebamed
最愛媽咪美容養生療程品牌大獎 帝恩養生館 King Grace
最愛媽咪護膚品牌大獎 雅詩蘭黛 Estee Lauder
最愛兒童服飾品牌大獎 斐樂 FILA
最愛童裝鞋品牌大獎 斯凱奇 Skechers
最愛嬰兒用品抗菌產品品牌大獎 飛利浦 Philips AVENT
最愛家居生活用品品牌大獎 Pricerite實惠
最愛床上用品品牌大獎 絲漣 Sealy
最愛嬰兒濕紙巾品牌大獎 NUK
最愛家居消毒用品品牌大獎 尚芳保健有限公司 Shang Healthcare Limited
最愛家居電器品牌大獎 三星 Samsung
最愛家庭爐具品牌大獎 TGC
最愛媽咪保健品牌大獎 馬百良葯廠 Ma Pak Leung
最愛中醫醫療中心品牌大獎 天德醫療中心 Tie-Health Medical Centre
最愛兒童玩具品牌大獎 樂高 Lego
最愛優質創科玩具獎 永正環球有限公司
最愛創意教育玩具獎 傳繫創意有限公司
最愛優質藝術及手工藝玩具獎 雅趣製品有限公司
最愛優質創意木製玩具獎 Think & Act Strategic Co.
最愛優質教育玩具獎 成興塑膠製品有限公司
最愛優質光學玩具獎 立信五金塑膠廠有限公司
最愛家庭保險品牌大獎 信諾 Cigna
最愛國際學校大獎 港灣學校 The Harbour School
最愛兒童教育品牌大獎 英式教育 Britannia
最愛兒童遊樂場大獎 E Cube Club 智遊天地
最愛親子酒店自助餐品牌大獎 帝京酒店 Royal Plaza Hotel
最愛親子澳門酒店品牌大獎 新濠影滙 Studio City Macau
「表揚好媽媽」最佳影片得獎者一同上台領獎和大合照

同場加映 「表揚好媽媽」頒獎典禮

Mame Awards 2023最愛品牌大獎頒獎禮舉行完畢,緊接便到MameShare「表揚好媽媽」最佳影片頒獎活動。早前舉行的MameShare「表揚好媽媽」影片召募活動反應熱烈,千挑萬選終於選出10條最感人video,並邀請了影片中的主角與媽媽一起出席頒獎典禮,各得獎者亦親臨現場逐一上台發言,再次感謝媽媽,讓整個頒獎典禮更添感人和難忘。現場嘉賓、觀眾紛紛為他們喝彩,場面感人又溫馨!

想了解Mame Awards 2023最愛品牌大獎得獎名單,請按此

夏日郊遊被蜜蜂螯傷6大FAQ 皮膚留毒針切勿用手指拔走

蜜蜂螯傷

蜜蜂螯傷FAQ|夏日郊外,花艷草茂,令人療癒。同時也是蜜蜂、黃蜂出動的季節,一旦誤闖近其「地盤」或不小心刺激了牠們,容易被反擊螫咬,除了疼痛非常,傷口紅腫,嚴重時更可致呼吸困難、昏迷,須緊急救治。我們邀請了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急症科顧問醫生及臨床毒理專家劉啟基醫生,逐一拆解蜂螫急救及預防的常見迷思,以助大家減低受襲的風險,及受傷的危險性。

Q1:被蜜蜂或黃蜂叮傷均見毒針插在皮膚?愈快「拔」走

毒針愈好?

香港「蜂」大致分蜜蜂及黃蜂兩大類,兩者均有毒針(螫針)。由於黃蜂的毒針較幼並沒有鋸齒或倒鈎,叮過人會縮回體內「循環使用」,而蜜蜂的毒針則是「一次性使用」,而且有倒鈎狀的鋸齒邊緣,叮了人後又會離開蟲體,因此大多留在皮膚表面的都是蜜蜂針。

遺下的蜜蜂針往往附有毒囊,這毒囊即使已脫離蟲體,仍會在30秒內繼續收縮,將剩下的毒液擠到皮膚,因此最理想是可以立即清除毒針,但切勿用手指或鉗緊捏「拔」走,以免擠壓毒液囊,把餘下毒液經毒針注射入皮膚內較安全的方法是用信用卡或硬紙刮走。如仍無法刮走,別勉強,立即去求醫讓醫生清除。

就醫前的急救亦可包括保持冷靜並離開現場,用清水洗傷口,及冷敷減輕腫脹及痛楚。提醒大家,雖然本地蜂類普遍毒性未算很強烈,惟即使沒出現嚴重過敏症狀時,亦可考慮求醫作進一步檢查。

被蜜蜂針

Q2:被蜜蜂或黃蜂反覆叮螫,會加強抗敏能力嗎?

錯!臨床上有些個案是被蜜蜂或黃蜂重覆被叮螫後,而加重過敏症狀!

遭蜂螫大多出現局部皮膚症狀包括皮膚出現紅疹、或急性蕁麻疹(風癩),而個別過敏人士、曾對蜂螫有過敏的人士,或遭一次性多重蜂螫(例如50針以上)便可能出現嚴重過敏症狀,包括:嘔吐、虛弱無力、呼吸困難、胸痛咽喉腫脹、氣管收窄,導致缺氧而呼吸急促,血管擴張而令血壓下降,情況惡化會引致神志不清、昏迷,失救可致命。

建議經常行山、在效野工作或居住的人士,並曾經對蜂螫後出現嚴重過敏的病史,可咨詢醫生後可隨身帶備抗過敏藥物「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 (俗稱「救命針」),以作救急用。

Q3:不穿花圖案及鮮艷的衣服就不會被蜜蜂叮傷?

根據養蜂專家指出,蜜蜂較會攻擊穿黑、紅色及其他深色衣服的人士,因為牠們會視黑色物體為危險物體而先下「針」為強。至於紅色更因在蜜蜂眼中也視為黑色而遭殃。因此,養蜂人士常穿的白衣最安全,另較淺的卡其色也不具威脅性。

郊遊被蜜蜂螯傷

Q4:不塗香水或古龍水就不會被蜜蜂叮傷吧?

所用的洗髮水、髮蠟、沐浴露、化妝品、護膚品、防曬霜及止汗劑太香,又或使用含有香料的驅蚊劑,均會吸引蜜蜂。然而,別以為不洗頭洗澡最安全,皆因濃烈的汗味也會「觸怒」蜜蜂。因此建議常處於效野的人士須保持個人衛生,每天洗澡及更換乾淨衣服。

此外,亦建議不要在郊野拿著汽水、果汁等邊走邊喝,以免甜味引來蜜蜂。提提大家切勿在蜜蜂巢附近進食香蕉,或塗上香蕉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因為有養蜂專家及昆蟲學家提及過,香蕉帶有蜜蜂所發出的報警信息素(alarming pheromone) 例如乙酸異戊酯 (isoamyl acetate),有可能激起蜂群因防衛而出動螫傷。

另要注意的是,到郊外携帶水果如葡萄、荔枝、龍眼、柿子等,由於這些水果含糖量高,也會較大機率吸引蜜蜂前來採食。

被蜜蜂針

Q5:若不幸遇到蜂群,要快跑離開?

當前面不遠處見到蜂群、蜂巢,需保持鎮定,靜靜盡快離開或繞路走,按情況同時可用衣物或毛巾保護頭部和頸。切勿大動作飛奔或拍打,以免刺激蜂群而被追著叮螫。

當蜂群出動時走避不及,須必先用背包、帽、毛巾、衣物等保護頭和頸,並同時蹲下或俯低不動,保持鎮靜,飛近時切勿有任何移動或拍打,因為當蜂群感到受威脅時,會即時反擊螫傷人。

必要時可暫掩耳朵,避免因聽到蟲飛的聲音而增恐懼感。通常蜂群見目標不動,約10分鐘內就會飛走,建議靜待至完全飛走後,才離開現場。

至於遇上較大的黃蜂或胡蜂,由於較兇猛及傾向主動攻擊,即使只是一兩隻,也須與之保持距離,靜靜後退。

Q6:因蜂叮而「心口痛」,是心臟病發?

急症科醫生通常會詢問蜂叮求診者有沒有心口痛,因為臨床上有一種嚴重過敏反應名為「庫尼斯綜合症Kounis Syndrome」,是在過敏反應或嚴重免疫系統反應出現時繼發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

即使患者本身沒有冠狀動脈疾病的病史,在該綜合症發生時,他們的冠狀動脈也會出現痙攣。另有冠狀動脈病史的人士,冠狀動脈班塊出現侵蝕,導致心血管阻塞而心臟病發。

庫尼斯綜合症雖然是一種過敏性冠狀動脈疾病,但臨床症狀例如心絞痛,胸悶,呼吸困難,流汗等,均與心臟病發相同。醫治時會利用抗敏藥物,及針對冠狀動脈有關的藥物或入侵性治療來控制病情。

圖片來源:freepik

劉啟基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急症科顧問醫生及臨床毒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