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265

Pampers一直為早產家庭免費提供尿片 一齊支持「早到BB拍住上」

世界衛生組織對早產BB的定義是懷孕週數滿20週,但未滿37週所生產的BB;每年全球大約有一千五百萬的早產兒出生,其中香港大約有四千個,出生比率約6.5%。雖然早產的原因大部分不明,但若被醫生告知有早產風險,父母即可開始儘早為早產BB的到來做好準備。

今年香港寶潔有限公司(P&G)旗下品牌Pampers「早到BB拍住上」計劃進入第五年,除了原本的合作夥伴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幼聯),也夥拍百佳超級市場投入更多早產BB父母需要的資源,並進一步提供專業醫生的資訊分享與「早產BB護理手冊」,讓父母於懷孕期間能提早為早產準備。消費者也輕易將每次的消費轉化為產品捐贈,包括早產尿片和方便父母往返醫院探訪新生兒的外科口罩,一同支持早產家庭迎接BB平安回家。

Pampers的最細尿片細緻呵護

五年前Pampers注意到香港不僅早產兒尿片取得不易,也缺乏系統性的幼兒護理知識供早產父母參考。因此,與幼聯為早產父母建立協助平台,除了免費捐贈由日本NICU護理人員與Pampers共同研發的早產BB尿片給幼聯,近年更針對早產家庭在產後、BB居家的護理提供資訊。

今年夥拍消費者與百佳超級市場,讓每一筆消費都能轉化為早產父母需要的尿片與外科口罩物資,並邀請到專業醫生透過影片分享和「早產BB護理手冊」,讓孕婦了解自己的早產風險,並提供準備方法。Pampers今年亦邀請「超級奶爸」何基佑為「早到BB拍住上」活動發聲。有兩個年幼孩子的他,自然理解父母渴望BB健康來到這世界的期盼,尤其看到早產BB的尿片只有正常初生兒尿片大小的1/3,他更理解早產BB父母的憂心與挑戰,希望鼓勵更多人將活動訊息轉發給全港有需要家庭,齊心協助每個早產BB平安出生,健康長大。

P&G香港及台灣嬰兒護理及香港電子商務高級品牌總監陳天健表示:「香港每年將近4,000位早產BB出生,早到BB拍住上計劃的目標不僅是讓每個早產BB家庭都受惠,也希望讓大家能更關注這群早到小天使與他們家庭的需求,在醫療、物資需求以及心理上得到你我的支持和陪伴。」

每一份消費 都是讓早到 BB 健康成長的助力
即日起至 2022 年 11 月 10 日,於百佳網店購買任何 Pampers 產品滿$999, Pampers 及百佳就每單交易向幼聯捐出早到 BB 紙尿片一箱及外科口罩一盒。早產家庭只需致電幼聯,呈交相關證明文件,幼聯確認無誤後即安排出貨至申請者指定地點,讓早產 BB 的家庭無後顧之憂。

「早到 BB 拍住上」
查詢熱線:3188 1856
了解更多:https://bit.ly/3EyKRNO

「早到 BB 拍住上 ──最細塊嘅尿片,只為細緻嘅呵護」短片:https://bit.ly/3T6sPtA

 

 

老師,可以俾手機號碼我嗎?

疫情帶來轉變

疫情三年,教育界很多常規都改變了。其中一項,是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方法。

經歷一段又一段居家抗疫的日子,老師由原本未必熟悉資訊科技,慢慢與Zoom或者Google Meet都做好朋友了。

上課時用Zoom或Meet,下課後就用Google Classroom或Eclass等系統去安排功課,有時用Google Chat來通知學生大小事情。

現在就算初小生,一般都能自己掌握以上幾個系統的運用,甚至比家長們更熟練。

想Call老師好像捉迷藏

疫情前,家長要跟老師聯絡,通常都是打電話去學校。由於老師要上課、要當值、又或者要帶領活動,往往就會出現一種「捉迷藏」的情況——家長致電時老師沒有空,家長只能留了口訊,到老師回覆電話時可能又到家長在工作或忙於家務。

那時也有eclass或內聯網之類,家長也能send mail給老師,不過可能未必每天check mail,時效也欠佳,大家就不太想用了。

校務處都用WhatsApp

香港人一般都愛用WhatsApp,因為使用者眾多,所以感覺很方便,朋友之間回覆也是飛快的。

於是,有家長就想:如果學校有WhatsApp就好了,又如果班主任也提供WhatsApp,就更好了!

女兒學校有官方WhatsApp號碼,設立於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日子,就是連教職員也要輪流Wrok From Home的那段日子。那時是很方便,也能幫到大家。

幾個月後,就是復課和考試後,有中一家長跟我說:「主席啊,我WhatsApp去學校,幾天都沒人覆我啊」

我:「你本身想問甚麼?」

家長:「我想問成績單幾時派啊?幾時能知道名次啊?」

(我簡直覺得頭上有烏鴉飛過⋯⋯)

後來,學校WhatsApp裡的描述,多加了一句「此WhatsApp只用於非學校開放時間予緊急查詢用」。其實,公事在辦公時間處理就好了!沒有教職員想24小時online答問題的啊,尤其不是十萬火急的問題。

問老師攞WhatsApp

兒子的中學,早前舉辦第一次家長會,是班主任與自己班的出席家長見面。

有家長舉手問:「老師,我們有群組嗎?」
班主任:「學生群組和家長群組,學校都不會設立。你們如果覺得需要,可以自由組合的。」

家長續:「那,你可以將你手機號碼給我嗎?」

雖然班主任戴著口罩,我都feel到她完全「O咀」了!

「O咀」大概只是兩秒,班主任非常有智慧地回答:「其實學校是沒有額外提供號碼給老師用,大家有需要可以致電學校找我,又或者在Google Chat留言」

說實在,這是私人手機號碼、私人時間、私人生活⋯⋯我們又的確沒理由要求老師 Always On Call 啊!

我的底線

因為多年來都擔任PTA主席等職務,在兒子小學時,我跟一些老師和主任都有交換手機號碼。最初都是只為工作需要——有時用WhatsApp傳送文件和圖片,的確很方便。

隨著兒子畢業,我也完成了PTA的職責。除了一兩個較熟稔的老師外,其它的號碼我都刪掉了。

公還公,私還私。這是我的底線。我不想被人滋擾,所以我也不去滋擾別人。

為老師,也是為孩子

十幾年前我離開教師崗位,選擇全職照顧孩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工時太長、壓力太長。

十幾年後的今日,資訊科技的發達,網課的發展,都令老師們「返工係返工,放咗工都係返緊工」。

很多年前的教育改革,其中一句口號是「為教師創造空間」,意思是透過一些措施去減輕教師工作量,從而提升教學質素。我相信,作為家長,我們能為老師「保留」私人空間的話(是啊,保留就好了,談創造太高深),也可以令他們身心愉快,最終得益的是孩子。

———————

現任兩所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暨家長校董Kanris Lee
Kanris Lee

作者:Kanris Lee,退休中學教師,現任兩所中小學家長校董、一所小學校友會主席暨校友校董,榮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在中、小、幼都曾任家教會主席多年。現為全職媽媽,致力積極推動家校合作,為一對子女及師生同學們創建更佳學習環境。

更多Kanris的實例故事分享文章,請按【家・校・神隊友

想知更多親子教育資訊?請按【校園教育

【小富翁大富翁 】用對方法刺激主動學習 與孩子建立獎勵制度

我兩名孩子已經「十八、廿二」,即是18歲和22歲,二人快將進入另一人生階段,便是升讀大學及進入職場。回想他們還年幼的時候,每天都只是無憂無慮地吃喝玩樂,作為一名理財教育家,我除了希望及感恩他們可以健康地成長以外,更會想到如何能夠讓他們裝備好自己,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其中一種想法當然是要令他們明白如何控制金錢,而非被金錢控制,所以從小我便讓他們接觸金錢。 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會在孩子完成某些家務後,給予他們金錢作為獎賞。除此以外,也有些父母會利用金錢鼓勵孩子努力學習,每當達到期望成績時,例如每次默書獲得一百分,就會以金錢作為「禮物」。對這種獎勵方法,家長們有什麼看法呢?

我在家中亦有這種做法,便是在平常一些有分數表現的時候,例如默書、測驗和考試等,只要能達到事前大家協議的分數或名次,便會給金錢作鼓勵。舉例說,孩子每次默書有90分或以上,我們便會給5元作為獎勵。我們不會每次給獎勵時都慣性地說一些提醒,例如:「不要亂花費」,因為這些說話在沒有需要用錢時是不會「上心」的,更不是清晰的指示如何運用金錢。雖然已經是他們的錢,但我們會事先要求他們運用零用錢買東西時要先讓我們知道,這樣才能和他們有商有量,可以在討論過程中學習正確金錢觀。

有些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的基本責任,不應該給他額外獎賞。但我的想法是成人世界亦有類似處理手法,為何不適用於孩子呢?一般有上司下屬的組織中,無論是私人企業,或是政府機構,甚至是教育機構,如果下屬工作勤奮或面對較大壓力時,上司都有機會有額外獎賞,可能是獎金或獎品,例如由公司出錢去食自助餐或去主題公園玩等。 所以我認為以金錢或物品獎賞努力學習的做法亦無不可,但一定要強調學習是最基本責任,而且是因為父母見到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希望鼓勵他們能夠做得更好,所以才有金錢或其他的鼓勵,但要提醒孩子這種做法不一定有持續性的,父母有最終決定權,避免他們有錯誤期望。 若然以金錢鼓勵孩子學習,應該在他們達到指定考試成績才獎賞,還是鼓勵他們平常努力學習會比較好呢?我們家庭兩種方法都有試過,例如跟孩子商議考試能達到某名次便可以有金錢獎賞。不過要注意不要出現討價還價的結論,如果孩子未能達到要求便必須狠心地拒絕任何獎賞,千萬不要「論功行賞」,未達標也可以打折得到獎賞,因這只會令孩子錯誤地以為馬虎完成事情也有回報。有時年幼子女可能會出現一些選擇性失憶問題,忘記了大家的協議,所以我們還會要求孩子將目標及獎賞寫下來,一起簽名確認,再張貼在報告板上,有根有據,不用擔心出現爭拗。

家長亦要注意,如果一下子將目標定得太高,可能會令孩子出現負面思維,感覺不能夠達標而放棄學習或溫習應付考試。因此,與其在他們達到指定結果時才給金錢奬賞,也可以考慮在平常時候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因為平時肯努力,不用臨急抱佛腳,便有更大機會在考試時達到好成績,而且孩子成長後,他們的學習持續性亦較好,更會主動學習。


林昶恆(Alvin) 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積極向公眾灌輸正確理財觀念,致力推廣親子理財教育,著有《親子10分鐘 啟動孩子理財力》、《富足家庭ABC》、《職場女性理財36計》、《富足險中求》、及《四桶金投資快上手》等暢銷理財書籍。

林昶恆(Alvin)主頁:【Facebook】【Website

更多林昶恆分享親子理財教育,請按【#小富翁大富翁

想看各界專家分享育兒貼士,請按【親子教養

香港最美後花園渡假天堂 西貢新酒店親子STAYCATION玩無邊泳池+星空露營

西貢作為香港人嘅郊遊聖地,大家一定去過。通常去食下海鮮、行下山、遊下船河等等。但係今次雪梨媽同雪梨B唔係去食海鮮、遊船河同行山咁簡單。其實西貢入面都有靚靚新酒店,今次雪梨媽就同雪梨B一齊出發去西貢staycation,放下電同食好嘢~

西貢酒店staycation
今次要介紹嘅係西貢入面嘅酒店WM Hotel ,主打大自然的感覺,就好似係俾大自然圍繞住一樣,要海景有海景,要山景有山景。房間又新淨又靚,仲有落地大玻璃,識staycation既精明Mame Daddy一定會嚟打卡啦!
西貢酒店staycation
呢度張床又大又有彈性,雪梨B係床上面跳黎跳去,未玩酒店既設施,都已經好開心!酒店嘅落地大玻璃對正芝麻灣,假日成日都會見到人遊船河~
西貢酒店staycation
在酒店staycation,除左要玩之外,就梗係都要食好野啦! 今次雪梨媽同雪梨B就試咗酒店嘅泰國菜館,首先坐位已經十分舒適。招牌菜海南雞飯,我哋又點會錯過,果然肉質嫩滑,醬汁都好好味,雪梨B都食咗大半碗飯! 唔黎住番晚都可以入黎食餐飯~
西貢酒店staycation
西貢酒店staycation 西貢酒店staycation
食完飯,雪梨媽帶住雪梨B係酒店附近散下步消化下,西貢夜景真係值得擁有,雪梨媽既手機同對眼都收藏低,今次staycation都無失手,同雪梨B一齊輕輕鬆鬆過咗個開心既周末!!

西貢親子遊懶人包

難度:零粒星星(五粒星星最高)
適合年齡: 任何年齡

交通工具:
彩虹站C出口乘1A小巴到西貢碼頭站
鑽石山站乘92號巴士到西貢碼頭站

附近景點:
萬年街,萬宜水庫,鹽田梓,浪茄灣

附近美食:
西貢咖啡餅店: 菠蘿油
金雞去骨海南雞專門店 :海南雞飯、椰青
六福菜館: 手渣骨 自家醃製炆鹹菜 黑沙雞

雪梨媽 Facebook : 雪梨家族吃喝玩樂Fun

 

芫荽控大愛!在家也能成功煮出 酸辣惹味泰式火山骨

芫荽

天氣開始轉涼,食慾之秋開始,怪不得食慾變得特別好、特別想吃東西,家中老幼長期餓底,大呼喚著要食好東西!大家只要跟著這個食譜,在家也能做出水準跟曼谷夜市一樣的泰式火山骨,酸辣惹味又開胃,好睇又好食,未有得飛泰國去玩可以先吃這道菜止止癮!

酸辣惹味又開胃的泰式火山骨,只要跟著步驟做,入廚新手都好易成功做到。(圖片來源:IG@1mn0tac00ker)

【泰式火山骨材料】

豬肋排 1公斤 

薑 4片 

蒜頭 半個 

乾蔥 2粒 

糯米椒 3隻 

白蘿蔔 1條 

洋蔥 半個 

蔥 3-4棵 

芫荽 隨意 

魚露汁材料 

糖 1茶匙 

檸檬 1個 

魚露 3湯匙 

鹽 2茶匙 

【泰式火山骨做法】

  1. 排骨凍水落鑊,加薑汆水。 
  2. 壓力煲內加水,放入已汆水排骨,另加入洋蔥、乾蔥及少許鹽,蓋蓋加壓煮30分鐘。
  3. 取出排骨,改放入白蘿蔔於壓力煲內煮腍。
  4. 蔥、芫荽、蒜及乾蔥切碎備用。
  5. 取蘿蔔湯200毫升至另鍋內煲滾,加入蔥、芫荽、蒜、乾蔥碎,再加入魚露汁材料略煮。
  6. 將肋排切成一支支單骨排,淋上魚露汁及蘿蔔即成。

減肥一定要做運動?脊醫揭驚人真相:減肥運動未必減到磅

減肥一定要做運動?沒錯,適量運動可達致減肥,但據素食臨牀營養學家及脊醫王俊華指出,不要以為自己有運動就得,有些人經常運動,但無法成功減肥,做完後沒有很大作用,有做等白做,甚或會帶來受傷的風險,得不償失。要成功減磅,脊醫提醒大家最好留意以下四項最具爭議的減肥運動,是不是適合自己,還要配合飲食和生活習慣,才能達到減重的成效。

跑步:一停就體重反彈

第一項要提及的運動,是最多人選擇用來減肥的跑步,假如只靠此項帶氧運動來減肥,萬一停止跑步,消耗率便會變回原狀,體重隨之反彈。近年有研究推翻連續執行帶氧運動是最有效減肥的說法,原因是當執行帶氧運動和執行負重運動的消耗是完全一樣時,進行負重運動後,肌肉量會有所提升,長遠更能增加消耗量,總消耗其實更多。因此,建議心急减肥人士可考慮帶氧運動與負重運動交替進行,例如跑步配合舉重,長遠可保持消耗率,不易令體重反彈。

建議心急减肥人士可考慮帶氧運動與負重運動交替進行,例如跑步配合舉重。( 圖片來源:UNSPLASH@andrew-tanglao)

步行:一般人難以達標

第二項是步行,健康指引建議日行萬步,但上班族一般行五千至六千步未能達標,如以中急速步伐計算,三十分鐘內完成三千步,才能消耗約三百卡路里,要有效減肥是每星期消耗三千五百卡路里,等於減走一磅,所以步行的效果緩慢,不要期望能夠明顯收身。

步行的效果緩慢,但對健康有益。(圖片來源:UNSPLASH@thom-milkovic)

拉筋:沒額外負重

第三項是拉筋,正確來說這不是運動,只可稱為伸展動作,或能輕微增加血液循環,由於所用體力不多,沒額外負重。至於包含許多伸展動作的瑜伽,假如是躺着來拉筋,這樣比起步行的運動量更少,對減肥並無幫助。

若是用手或腳承載身體重量的動作,例如單腳企、倒立,則屬於負重運動,能增加肌肉量;因此,選擇時便要辨識瑜伽運動和瑜伽伸展,這是有所分別。(圖片來源:UNSPLASH@luemen-rutkowski)

呼拉圈:腰部毋須郁動太多

第四項是呼拉圈,一般人錯覺想瘦腰就在腰部多運動,雖然玩呼拉圈有助鍛煉核心肌肉,不過,精湛者其實腰部毋須郁動太多,故此減肥成效亦不大。對於初學者更有機會拉傷腰部肌肉引發脊椎問題,尤其肥胖人士腰間脂肪多,核心肌肉弱,受傷風險更高。

肥胖人士的核心肌肉弱,故特別要留意進行腰部運動,受傷風險較一般人高。(圖片來源:UNSPLASH@ david-herron)

要減肥見成效,首先必須吸收量低過消耗量。食物上,宜選擇低熱量但能飽肚,例如蔬菜、低糖水果,應減少吸收高油分肉類和澱粉質食物;運動上,選擇可以增加肌肉量和提升心肺功能的運動。提升肌肉量非常重要,不止有助減肥更有益健康,人體內有水分、肌肉和脂肪,當中只有肌肉能消耗卡路里,水分和脂肪是不能,因此肌肉量多了,每日能消耗的卡路里亦會增加,長遠來說,配合鍛煉肌肉的負重運動可較長時間穩定體重。

———————

兒童不宜睡成人床
王俊華脊醫

脊醫王俊華:紐約脊骨神經研究院榮譽醫學博士,積極推動脊椎及關節健康,曾被邀請參與過百場脊骨健康公開演講,並擔任多份報刊的顧問醫生、電視及電台節目嘉賓,同時亦為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認可體適能導師及柔道黑帶三段A級敎練。

Facebook:脊醫王俊華 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更多王博士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王俊華脊醫健康資訊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WorkingMom專訪】營養師媽媽教路改善孩子偏食問題 零食當獎勵親子煮飯仔

提起「營養師」三個字,不少人都會諗起「減肥」及「無啖好食」,偏當了廿年營養師的靚媽吳耀芬(Kathy)就正正想打破以上想法,以「家營心營」、「Mindful Eating」為宗旨,不主張過度節食,減磅者都可以滿足食慾,自選三餐均以「識揀識食」為前題,這樣的減重方法才能維持長久不會反彈。而育有兩個分別就讀中、小學的囡囡的Kathy,深明小朋友或多或少都會有偏食習慣,為達至均衡飲食,這位營養師媽媽即使工作十分繁忙,也會出盡法寶創作出合小朋友口味的有營健康菜式。

港人日常飲食富足致小童肥胖過重

營養中心顧客群多是減肥以回復健康的成人為主,不過Kathy指出近年愈來愈多家長帶同小朋友到來求助,原因並非營養不足,而是營養過剩,引致小童肥胖過重,影響發育成長。求助個案中,大多數小朋友都酷愛高糖及紙包飲品如:維他奶、檸檬茶、阿華田、朱古力奶等,再加上無節制地進食薯片、甜品、餅乾及蛋糕等零食。

不願吃正餐而多吃零食的偏食習慣,最易造成營養不良或有肥胖問題。(圖片來源:photoac)

由於這種不願吃正餐而多吃零食的偏食習慣,最易造成營養不良或有肥胖問題,Kathy指出社會富庶導致飲食習慣改變同樣帶來健康問題,「我們自幼被教育到要將最好的給予下一代,傳統家長在能力許可之下,會盡量選擇最好最新鮮食材給小朋友。而正因這種富足的日常飲食,愈來愈多小朋友營養過盛,引致肥胖問題。」其中一個極端案例就是有家人的餐桌上,所吃的牛肉全是日本和牛,小朋友在日常飲食中不經不覺已攝取大量脂肪,超出所需。

11歲的大女Rachel已經成是中學生。(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小孩飲食習慣受父母影響 家長宜以身作則

小朋友過重或肥胖,原因的確離不開:掛住食零食、不願意進食正餐、不喜歡吃蔬菜等偏食習慣,「經過仔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發現小朋友有時候是受父母所影響,學習家長的飲食習慣,看到爸媽不吃飯只吃餸,孩子亦會模仿學習。」家長宜以身作則灌輸正確觀念,而營養師的角色就是教導家長為小朋友安排營養均衡飲食,再由家長慢慢改變小朋友的飲食習慣,例如食材、分量及口味等,繼而培養小朋友能不揀飲擇食、選有營養食物的能力。

對小朋友來說,如何才算均衡飲食?

「不同階段的小朋友所需的營養亦有所分別,一般來說,每日蔬菜半碗至一碗,奶類約兩杯,當然亦可尋找奶類代替品,五穀方面,粥粉麵飯大約每日二至四碗,肉類盡量揀選較瘦為主,水果約一個」,建議家長可查看2-5歲及6-12歲的兒童健康金字塔。

Kathy認為要吸引小朋友吃,可從擺盤入手,食物賣相好,自然食得開心。(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不同年齡的小朋友營養需求也有不同,可依兒童健康金字塔來達到均衡飲食。 (圖片來源: 被訪者提供)

小朋友要飲食均衡可參考健康金字塔的配搭。(圖片來源: 被訪者提供)

營養師媽媽改善小孩偏食 第一招:親子煮飯仔添食欲

身兼營養師同時是媽媽的Kathy,分別有兩個就讀中、小學的囡囡,孩子踏入發育階段,身為「營養師媽媽」又會如何安排家人飲食?Kathy笑言:「作為營養師媽媽,多少亦會帶點職業病,希望囡囡可以均衡飲食健康成長,少不免對他們的飲食對有點要求。」小朋友跟大人一樣,同樣擁有個人喜好,「大女及細女口味都有分別,而我則想教導他們喜不喜歡也好,亦需要尊重、珍惜食物,所以每餐會安排一份相同的食物,即使不喜歡也會要她們去嘗試,幸好他們沒有食物敏感問題,煩惱減少。」

Kathy相信小朋友要營養均衡,先由家長以身作則。(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與女兒在家不時「煮飯仔」,親子一同創作營養餐單,讓女兒學懂要更加尊重及珍惜食物。(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Kathy工作十分繁忙,但依然堅持逢假期外出購買食材,聲稱親力親為先放心,更會為囡囡各自準備好精美餐具,笑言擺盤靚自然食得開心,「經常會以不同食材烹調各式各樣食物,飲食一定要多元化 ,鼓勵她們多嚐試,讓她們接觸不同食物」,閒時會與兩個女於家中「煮飯仔」,小朋友有參與製作,自然會想吃自己做出來的成品,鼓勵她們多吃主食,今次更大家開心分享其中兩款精心創作有營養的健康菜式。

蕃茄紅蘿蔔粟米炒蛋 

材料:蕃茄兩個、粟米半條、雞蛋三隻、鹽少許、糖少許、紅蘿蔔切碎

做法:

1. 將蔬菜洗乾淨,蕃茄切件,粟米半條起粒,紅蘿蔔切碎

2. 打蛋攪拌

3.加油落鍋,加入蔬菜快炒,半熟後,加入雞蛋,鹽糖少許調味,炒至半熟,似滑蛋嘅狀態,熄火起鍋

香草薯蓉釀三文魚

材料:三文魚扒 一件、小薯仔 兩至三個、麵粉適量、香草少許 、鹽少許、低脂奶或全脂奶 適量

做法:

1.薯仔去皮蒸熟 用匙羹壓成蓉

2.三文魚洗乾淨 用鹽和香草醃

3. 蒸熟後,再用匙羹壓碎

4. 將薯仔蓉和三文魚碎拌勻,加入少量奶及麵粉

5. 加油落鍋,鍋熱後,將薯蓉放入鑊中,煎香即可

正餐才是營養來源 第二招:家長可把零食當獎勵

現世代小朋友學習壓力大,以零食作獎勵或調劑在所難免,Kathy強調家中甚少買零食,一來不希望小朋友容易見到,心思思想食,亦想兩個女意識到零食是獎勵,每隔一段時間表現不錯,才可獲得,「零食不過是生活的調劑品,它未能提供充足營養給小朋友,家長要控制小朋友進食零食的份量,畢竟平時的正餐是他們所需的營養來源。」

Kathy強調家中甚少買零食,而只會間中以零食作獎勵。(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營養師吳耀芬

作者: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吳耀芬(Kathy) ,「」創辦人,常出席電視報章營養專訪,及撰寫專欄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她以「身營心營」為信念,幫助城市人快樂修身。

Facebook:Kathy營養師 身營心營

Instagram:nutritionist_kathy

更多營養師吳耀芬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身營心營

想知更多兒童、孕婦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視光師分享護眼十式:家長必學20-20-20法則

視光師分享護眼十式:家長必學20-20-20法則

兒童護眼方法–近年兒童近視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等到患上眼疾才治療便太遲。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除了避開近視陷阱及使用減慢近視加深的產品之外,改善生活習慣亦有助防止視力惡化,例如遵守「20-20-20法則」休息,簡單又易做。以下註冊視光師吳耀輝博士為大家分享10個護眼方法,家長可以與子女互相督促,幫助小朋友養成良好護眼習慣。

兒童護眼方法
保護視力從日常做起

日常10招保護視力

1)根據「20-20-20法則」休息:每使用20分鐘電子產品便休息20秒,望向20呎以外的景物以放鬆眼睛肌肉。

2)在有充足、平均光源的環境下閱讀。避免在交通工具上閱讀。

3)每日最少進行2小時戶外活動。

4)保持均衡飲食,包括進食各色蔬果。

5)不要揉眼。

6)眼睛與電腦屏幕距離最少保持60厘米。

7)保持正確坐姿。

8)不時望向遠物以放鬆眼睛肌肉。

9)每年約見註冊視光師檢查視力及眼睛健康狀況。

10)正確使用有效控制近視的產品,減低將來患上眼疾風險。

——————————

吳耀輝博士​: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學院的現任客席臨床導師,為註冊視光師、美國眼科視光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榮譽)理學士、香港理工大學哲學博士。多年來致力提高本港眼科視光服務水平,曾出任衛生署轄下視光師管理委員會教育小組成員和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財政兼委員。

資料來源:CooperVision

想了解更多兒童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產後腰背酸痛?每日10分鐘伸展回復輕鬆自在的感覺!

不少孕婦在懷孕期間,因為腹肌支撐力不足,依賴背部肌肉支撐腹中胎兒。生產後因哺育嬰兒,長時間處於不良姿勢,以及腹直肌因過度支撐而有不同程度的分離。從而令生產後媽媽出現腰背酸痛情況。

練習以下三個瑜伽伸展,有效舒緩腰背不適。

A-鴿式

步驟:
1)跪姿,雙手雙腳與肩同寛,呼氣,左膝向前挪一步,左腳踝拉向右上方
2)吸氣,右膝向後挪一步,維持盤骨在正中位置
3)收腹挺胸,慢慢將坐盤往下沉,維持有8-10下呼吸
4)重覆動作以完成另一邊伸展

注意事項:
1)有中至高程度椎間盤突出者,請先咨詢專業人士意見再作伸展

 

B-鴿式 – 變化式

步驟:
1)跪姿,雙手雙腳與肩同寛,呼氣,左膝向前挪一步,左腳踝拉向右上方
2)吸氣,右膝向後挪一步,維持盤骨在正中位置
3)收腹挺胸,慢慢將坐盤往下沉,上身向前扒,維持有8-10下呼吸
4)重覆動作以完成另一邊伸展

注意事項:
1)有中至高程度椎間盤突出者,請先咨詢專業人士意見再作伸展

 

C-躺姿腹部扭轉式


1) 躺在瑜伽墊上,右腳伸直,呼氣,左腳往心口方向彎曲
2)吸氣,雙手攤平在身體兩側,將左膝及下半身扭轉向右邊,同時頭轉向左邊。
3)維持8-10個呼吸
4)重覆動作以完成另一邊伸展

注意事項:
1)有中至高程度椎間盤突出者,請先咨詢專業人士意見再作伸展

———————

瑜伽療癒導師林曉芬

作者:林曉芬Fion,曾任職工程師,她深感瑜伽的對身心的療癒效果深層次及長久,跟隨印度瑜伽師Yogananth Andianppan及其團隊修習傳統印度瑜伽知識,取得瑜伽導師、瑜伽療癒及空中瑜伽導師資格。並由2017年起投入瑜伽中心以及脊醫王俊華博士痛症診所教導痛症患者復康瑜伽。

Facebook:脊醫王俊華 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 城中熱話】MegaBox 15周年推出「周年1折感謝祭」! 數萬件精選產品於50多間商戶 低至1折優惠發售

MegaBox為慶祝15周年特別推出的「周年1折感謝祭 」,今年更會加碼同時推出網店線上1折慈善感謝祭、場內大抽獎及換領福袋等活動外,若以消費券消費滿指定金額即可換領商戶現金券及折扣優惠券,抵上加抵!

今次的「周年1折感謝祭」由即日起至11月20日舉行, 50多間商戶提供數萬件產品,以低至1折超勁減優惠價發售,折扣貨品總值逾數百萬元!留意周年1折感謝祭分成3個店內限定優惠時段:

家居生活及傢俬(即日至10月23日),

兒童、時尚及運動(10月24日至11月6日),

美食匯萃及娛樂(11月7日至11月20日),準備掃貨就要睇準日子啦!

「線上1折慈善感謝祭」(10月24日至11月18日)

而網店MegaBox Jetso eshop則會推出「線上1折慈善感謝祭」,家品電器、兒童用品、環球美食及消閒娛樂入場券等優惠產品應有盡有。只要於即日至10月23日期間在指定商戶累積消費滿指定金額,即可額外換領「線上 1 折慈善感謝祭」優惠碼 1 個,並在線上優先開售時段於 MegaBox Jetso eShop 以優惠碼率先搶購 1 折貨品,而「線上1折慈善感謝祭」的收益將全數撥捐樂餉社。

顧客於場內消費滿指定金額,即可參加「至潮家品購物賞 – 感謝祭限定」,換領名貴家品電器,另外,10月10日將推出周年尊享福袋,顧客即日消費滿$500可換領附有總值逾千元的驚喜禮品及商戶優惠券的「生日福袋」。而於即日至23年1月2日期間,Mega Club會員及消費滿$300或以上便可以參加「Mega Club 周年誌慶大抽獎」,頭獎有總值HK$80,000 livi bank – livi Debit Mastercard®100%簽賬現金回贈,還有多間商戶提供逾HK$3,000的現金券,獎品總值逾35萬元,大可一試自己的運氣!

精明眼提一提大家,周年感謝祭期間最好就是以消費券埋單付款,顧客以八達通於MegaBox商戶消費滿HK$600或以上,即可換領人氣商戶現金券及折扣優惠券,回贈率高達100%!而使用WeChat Pay HK、支付寶HK、Tap & Go、PayMe或BoC Pay領取消費券購物之顧客,消費滿HK$800或以上即可參加「消費券開心賞」,換領IKEA現金券及折扣優惠券。

MegaBox「周年1折感謝祭 」
地點:MegaBox (宏照道38號)
日期:即日至11月20日
了解詳情  https://bit.ly/3LYwbg0

 

想知更多熱話,請按【城中熱話
想知更多好去處,請按【親子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