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266

【智慧媽媽】5歲神母小戰士Sheldon在媽媽懷中離世 抗癌經歷出書以生命影響生命

病在兒身痛在母心,患上神經母細胞瘤的5歲神母小戰士Sheldon,父母在其社交專頁表示,小戰士已於9月27日早上在媽媽懷中安詳離世。難以想像到一直在兒子抗癌路上相伴的Sheldon媽媽,內心要有多堅強,才能面對永遠失去年幼兒子的傷痛。面對無常生命,靠著與兒子相處的點滴回憶及信仰支持,Sheldon媽媽決定把兒子抗癌經歷出書,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鼓勵同路人之餘,也望能喚起社會大眾對「神經母細胞瘤」的關注。

基因突變罕見病 神經母細胞瘤

5歲的「神母小戰士」Sheldon在2年前被確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這種罕見癌症在7千個5歲以下的小朋友中只會有一個患上, Sheldon媽媽說:「這個因基因突變的疾病很罕見,大多在3至5歲小朋友發病,存活率只有5成。2年前Sheldon開始背脊痛,有時會痛到食不下嚥,跟他去看過幾位醫生都懷疑只是生長痛,但疼痛持續並蔓延到腳部之餘,他更整個月持續地發低燒,直到在醫院真真正正地照MRI後,才得知是患上了神經母細胞瘤。」

神母小戰士
Sheldon媽媽現在回想起來,很後悔自己當時沒有及早帶他去驗血做更詳細的檢查,故特別提醒爸媽們留意此病的病徵,「如小朋友出現浣熊眼、持續低燒、身體劇痛等徵狀,不要遲疑,即時去醫院做詳細檢查。」(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受劇痛折磨小鬥士 安慰大家會加油

自3歲起便承受了5次手術、21次化療、37次電療、自體骨髓移植及13次免疫治療,共77項密集式治療。面對一次又一次痛徹心扉的冶療,堅強樂觀的Sheldon經常會面帶天真的笑容跟大家說:「我會加油」、「要打贏癌細胞」,靠著兒子的積極態度和信仰支持跨越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神母小戰士
一直堅強𡚒戰力抗癌魔的小戰士,於9月27日早上在媽媽懷中離世,但臨走時沒有痛苦、很安詳,Sheldon媽媽相信他們總有天能在天堂相遇。(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可惜很不幸,Sheldon去年8月難纏的癌症復發,病情急轉直下。看著在病榻上被病魔折磨的兒子,Sheldon媽媽坦言經醫生提點後才驚醒,「與其痛苦地在倒數每一天,何不好好地珍惜賺回來的每一天!」

神母小戰士
在西班牙逗留的三個月裡,不用長時間留在醫院的Sheldon每天都過得很快樂。(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神母小戰士
癌病復發後,Sheldon一度到西班牙欲嘗新的治療方法,「在西班牙街上沒有途人因他光著頭而感到驚訝,Sheldon可以當正常的孩子,那段時間他特別開心。」

曾一度有情緒病 靠信仰重新出發

一家四口原本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卻因兒子患上重病而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人生最痛是看著深愛的人在受苦,那種無力感曾經讓我很想帶著他一起離開這個世界。幸而只是輕度的情緒病並及早發現,靠著信仰很快便跨過了。」

神母小戰士
一家四口原本過著正常家庭的生活,雖然因兒子患上重病而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但在Sheldon抗癌路上,一家人仍然互相扶持。(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為母則強,為了避免在小朋友面前流露悲傷,Sheldon媽媽盡量不會在兒子面前哭泣,但作為一個正常人,負面情緒是需要有出口去發泄,「雖然我們有多於2/3的時間要留在醫院治療和檢查,但我怎樣也要有一點私人時間去回氣,通常我也會與家人和教友在醫院大堂傾訴及祈禱,不要收埋自己,情況容許下更應該抽時間外出放鬆一下,不要因此而感到內疚。」

神母小戰士
Sheldon媽媽對於專注照顧患病的Sheldon,相對疏忽了小女兒而感到內疚。貼心的妹妹極愛錫哥哥,每次與哥哥相聚的時間,她都特別開心。(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有天會在天堂相遇 小戰士:媽媽我一定會認得妳

Sheldon媽媽不時會回憶起與兒子相處的點滴,「跟Sheldon有提及過當信主的人離世後便會到天堂去,初時他接受不了人與人之間的分離,甚至激動地反問:『到了天堂,妳怎樣認得我?』後來在某天,他突然眼濕濕但笑著跟我說:『媽媽,到了天堂,我一定會認得妳。』聽來就像他已接受了,還想跟我道別,那時我也忍不住掉眼淚,他竟然安慰我重複說:『真的,我真的會認得妳!』」童言童語包藏著對母親的依戀,縱使受病痛折磨,貼心的Sheldon常會鼓勵媽媽。

神母小戰士
Sheldon媽媽不時會回憶起與兒子相處的點滴,縱使受病痛折磨,貼心的Sheldon常會鼓勵媽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即使拼盡全力去找治療方法的她,也總要對兒子病情作最壞打算,「醒來時,他身體仍然感到痛楚,不能親、不能抱,可是我很想讚他很乖、很叻,很想跟他說他已經很努力,倘若感到累了便好好休息一下,不用擔心媽媽,媽媽任何時候都會在你身邊,媽媽應承你,總有一天會跟你在天堂重聚,媽媽都一定會認得你⋯⋯」一句句催淚的剖白,那種切膚之痛絕非言語能百分百表達。

神母小戰士
Sheldon媽媽相信總有一天會跟兒子在天堂重聚。(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抗癌記錄結集成書 望鼓勵同路人

體會生命無常,讓人更珍惜當下,Sheldon媽媽決定將兒子抗癌之路集結成書,「去年除夕夜還在西班牙求醫時,答應了出版社的邀請,把Sheldon抗癌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母子兩人焦不離孟,Sheldon媽媽都是趁兒子難得能安睡時寫作,「感覺這本書就是Sheldon陪著我、跟我一起編寫,但準備對稿出版的那刻,正正就是陪Sheldon在醫院走最後一段路程的日子,現在當我每重讀一篇文章、一字一句,彷彿就像神在安慰現在的我。」

神母小戰士
Sheldon媽媽決定將兒子抗癌之路集結成書,把Sheldon抗癌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希望藉著這本書能令社會關注神經母細胞瘤的病童。(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出書目的除了希望可以鼓勵同樣患有罕見疾病兒童家庭外,也望能喚醒社會關注及支持,「神經母細胞瘤復發個案的免疫治療,是需自費並無資助,費用以百萬港元計,對很多家庭來說幾乎沒可能負擔得起這筆救命錢,所以我希望藉著這本書能令社會關注,讓多些組織及大眾考慮施予援手。」懷著傷痛的Sheldon媽媽,願借Sheldon的心路歷程及信仰的體會,將苦難轉化成祝福,以生命影響生命。

神母小戰士Sheldon 【Facebook

神母小戰士

書名《神母小戰士Sheldon:被選中的小戰士之生命見證》HK$138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下旬 預購方法:https://bit.ly/3xj5nAM

【女神媽咪】美甲款色2022|10款顯白Gel甲款式推介:溫柔藕紫、甜美焦糖、氣質裸粉色調

美甲款色2022!女神媽咪當然要好好保養一雙纖纖玉手,繪上美麗圖案的指甲,足以令女生們看起來更年輕!今年的秋冬季美甲色調潮流都離不開溫柔藕紫、甜美焦糖及氣質裸粉等元素,今次推介10款顯白Gel甲款式,每一款美甲造型都令人愛不釋手呢!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1 – 手繪花卉+暈柒效果

以焦糖色為主調,配上手繪的花卉圖案及暈染效果,優雅之餘亦能夠為指尖注入活力。

(圖片來源:IG@haruaday_nails)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2 – 深淺色階+簡單點綴

喜歡簡單一點的款式,亦可以利用不同的深淺色調營造變化,加上簡單的白色線條和少量金色,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圖片來源:IG@ahh_nail)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3 – 珍珠小花+立體花紋

喜歡可愛感的,可以畫上小花圖案並加上小珍珠作為裝飾。而其中一隻指甲,則可以畫上同色的立體花紋,可為美甲增添細節但又不會過分浮誇。

(圖片來源:IG@ahh_nail)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4 – 單色漸層

眾多顏色之中,酒紅色的美甲款最易顯白!單色漸層美甲高貴優雅,雖然款式簡單,但卻十分搶眼。

(圖片來源:IG@murakaminail)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5 – 幻彩鏡面+金箔

幻彩鏡面的裸粉色指甲超級夢幻,會隨著光線照射角度有不同的效果。而且浪漫又容易配襯,無論什麼季節都十分適合。

(圖片來源:IG@ahh_nail)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6 – 貝殼片+暈柒效果

裸粉色和珊瑚色調互相配合,色彩和諧之餘亦可營造層次感。喜歡花巧一點的,亦可以利用貝殼片、金箔、金色線條等裝飾甲面。

(圖片來源:IG@haruaday_nails)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7 – 果凍漸層

和一般的漸層不同,果凍漸層更加着重透明感,看起來就像果凍一樣可愛,好想一口吃掉。

(圖片來源:IG@murakaminail)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8 – 灰調混色漸層

一般人都覺得紫色的美甲難配襯,但其實藕紫色的美甲特別之餘亦有令手指顯白的效果。加入少許灰調的混色漸層低調優雅,適合初嘗試紫色美甲的人。

(圖片來源:IG@murakaminail)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9 – 玻璃紙+半透暈柒效果

在透明暈染效果上再加上玻璃紙,在光線折射下呈現不同的模樣,就像把散落的彩虹碎片收藏在指尖上一樣。

(圖片來源:IG@murakaminail)

顯白美甲款式推介 10 – 迷你閃石+金箔

用迷你閃石和少量金箔裝飾指甲,可以恰到好處地呈現高貴的感覺。藕紫色和粉紅色相間,讓人散發溫柔氣質。

(圖片來源:IG@murakaminail)

想知更多女神媽咪保養秘笈?請按【女神媽咪

【育兒辰話】疫下停課學童大腦功能發展遲緩 5個方法提升孩子綜合能力

新冠疫情對下一代教育的衝擊不僅止於學習與心理,還有言語和運動能力,以至綜合能力,美國最新研究,因為停課,幼兒園與小學中低年級孩子的閱讀程度大幅下降三成。教育週刊最新的研究顯示,大概有40%的一年級學生在閱讀技巧中的出現發音偏差。英國機構修頓信托研究指出,超過50%學童在疫情間因缺乏與人交流,導致出現言語發展遲緩和社交障礙。

美國神經學家戴蒙(Marian C. Diamond)和霍普森(Janet Hopson),在1998年時就提出「 兒童大腦發展」的理論,她們強調兒童在 10 歲前,腦部的成長發育快速,其中 50%以上神經元會受環境與學習經驗的影響, 所以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如何配合兒童的學習給予適當的刺激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方面,神經元細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令大腦和神經系統可以運作起來。 但是,神經元細胞不會了無止境地生長,大約在六、七歲後開始修剪時期,在這個階段中會鞏固經常使用的連結(意思是孩子經常運作的能力會被保留),而修剪不常用的連結。這個歷程就好比春天生長發芽的植物般;若沒有經過修剪,或會阻礙植物的生長。因此突觸連結是大腦發展的關鍵,每一個與成長過程中的事件及經驗,從不斷學習坐、爬、走路、說話 和與人溝通,全都是新連結的成果,也是正常神經生長的經歷。

故此,環境與經驗將影響人類大腦的演進。 豐富的學習環境更是滋養大腦的重要因素(Wu, 2003; Coggins, 2002)。豐富的學習機會、 體驗式的社交互動、適度的挑戰與學習刺激、及正向的回饋與鼓勵等都是豐富的環境中所必備的因素(Jensen,1998)。

問題是在過往三年疫情期間,大部份孩子都被留在家中學習和生活, 這意味着他們的學習經歷和生活是單一化,更讓他們的神經元細胞只會側重某幾個執行功能,引發了其他不經常用的連結進行修剪或分離,這導致很多孩子回到學校時整體綜合能力倒退了,尤其在社交能力,感統能力和運動能力等出現較大落差。

疫情期間,大部份孩子都被留在家中學習和生活, 這意味着他們的學習經歷和生活是單一化。(圖片來源: Unsplash@ jerry-wang)

雖然在很多研究和教科書中都說明大腦內的神經元不會再增生,只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減少; 但如何好好保護現有的神經元和刺激腦內的神經元細胞進行相互連結是十分重要的,故此建議各位家長能運用以下方式協助孩子刺激大腦執行功能發展:

●引導孩子學習一個新的動作和技能,例如新的舞步或是一種全新的運動;
●引導孩子選擇一個目前正在規律進行的運動,然後協助孩子改善其中流程;
●引導孩子學習一項新的樂器或是一首新的樂曲;
●引導孩子學習新的知識和對舊有知識進行挑戰;
●引導孩子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和喜好。

家長可引導孩子學習一項新的樂器或是一首新的樂曲,協助孩子刺激大腦執行功能發展。( 圖片來源:Unsplash@siniz-kim)

最後,經歷是孩子成長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在日常家長減少要孩子聽話,反之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探索、多運動、多與人接觸、多思考,這將會對孩子提升綜合能力帶來正面作用。

祝願大家每天正向常在,辰民爸爸與大家一起成長。

——————————————

作者:梁辰民(辰民爸爸),正向家長學院總監及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擁有豐富家庭教育資歷:兒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碩士、美國PDA正面管教協會家長及學校雙證講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兒童及心理發展講師等。致力推動正向育兒態度,曾任ViuTV、中央電視台節目嘉賓,多年間為250+所學校成立家長學堂並開辦家長講座和工作坊,累積超過1,000個輔導個案。

辰民爸爸主頁:【Facebook】【YouTube

更多辰民爸爸分享正能量育兒技巧,請按【育兒辰話

想看各界專家分享育兒貼士,請按【親子教養

金錢獎勵推動孩子日常學習 猶如返工達到KPI有BONUS?【 小富翁大富翁 】

小富翁大富翁

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會在孩子完成某些家務後,給予他們金錢作為獎賞。除此以外,也有些父母會利用金錢鼓勵孩子努力學習,每當達到期望成績時,例如每次默書獲得一百分,就會以金錢作為「禮物」。作為爹哋媽咪的你,對這種獎勵方法又有什麼看法呢?

我們家庭亦有這種做法, 便是在平常一些有分數表現的時候, 例如默書,只要能達到事前大家協議的分數或名次, 便會給金錢作鼓勵, 兒子每次默書有100分(總分120分),媽媽便會給他5元作為獎勵。我們不會過問他如何處理「賺」回來的錢,但我們會要求他運用零用錢買東西時要讓我們知道。

有些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的基本責任,不應該給他額外獎賞。但我的想法是成人世界亦有類似處理手法,為何不適用於孩子呢?一般有上司下屬的組織中,無論是私人企業,或是政府機構,甚至是教育機構,如果下屬工作勤奮或面對較大壓力時,上司都有機會有額外獎賞,例如請食飯和唱 K 等等。

有些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的基本責任,不應該給他額外獎賞。但我的想法是成人世界亦有類似處理手法,為何不適用於孩子呢?(圖片來源:Unsplash@micheile)

所以我認為以金錢或物品獎賞努力學習這種做法亦無不可,但一定要強調學習是最基本責任,而且是因為父母見到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希望鼓勵他們能夠做得更好,所以才有金錢或其他的鼓勵,但這種做法不會是持續性的,由父母決定何時有,避免他們有錯誤期望。

平時短期刺激效用更大

若然以金錢鼓勵孩子學習,應該在他們達到指定考試成績才獎賞,還是鼓勵他們平常努力學習會比較好呢?我們家庭兩種方法都有試過,例如跟孩子商議考試能達到某名次便可以有金錢獎賞,金額亦有不同程度,當然考獲名次愈高,獎金愈多,但實際效果不大,孩子並沒有因為獎賞而更努力。

外國有研究指出,與其在他們達到指定結果時才給金錢獎奬賞,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平常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原因是當平時努力學習後,便有機會考試時達到好的成績,而且孩子成長後,他們的學習動機亦較好,更能夠主動學習。

相反,如果只是達到指定成績才能獲得獎賞,反而可能會有負面的影響,令孩子感覺不能夠達標而放棄學習或溫習應付考試,有時獲得考試獎賞的目標定得太高,亦令孩子沒有動力嘗試,所以不要到最後階段才鼓勵,反而是平常應該多做一些短期刺激,便更有機會能夠長期達到學習成果。


林昶恆(Alvin) 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積極向公眾灌輸正確理財觀念,致力推廣親子理財教育,著有《親子10分鐘 啟動孩子理財力》、《富足家庭ABC》、《職場女性理財36計》、《富足險中求》、及《四桶金投資快上手》等暢銷理財書籍。

林昶恆(Alvin)主頁:【Facebook】【Website

更多林昶恆分享親子理財教育,請按【#小富翁大富翁

想看各界專家分享育兒貼士,請按【親子教養

當5歲都要打針 你的孩子打咗未?

早幾天,家長朋友A告訴我:「Kanris,我終於明白我兒子的中學為何遲遲沒法全日上課了。」

我有點摸不著頭腦,沒法恢復全日面授,當然就是打針人數未夠九成那類情況啦,很難明白嗎?

A:「不,原來是有些學生打了針,但向學校申報自己未打針啊!」

我不覺失笑:「你怎麼知曉?」

A:「因為下個月school picnic要去主題公園,他們再不如實申報就不能去了。」

 

半天幾free

想著也有趣!明明已經打齊了疫苗但不願告訴學校,我猜理由只有一個,就是情願半天上學。

經歷了三年疫情,不少家長都覺得原來半日制的確不差。半天上課,下午可能是興趣班、練球、練琴、補習⋯⋯甚至午睡。感覺上時間較自主,能隨心安排,按著孩子的興趣和能力,編排適合的環節。

有些學校在下午要進行網課,當然未必能有半天閒瑕。不過,試想想,網課大抵4時下課,下課的當刻,人就已經在家了。比起全日面授,4時才由學校回家,舟車勞頓,一番折騰後可能回到家已是5時。時間的使用可不一樣啊!

半天上課會蝕底?

另一位家長朋友B對半天上學始終不以為然。她說:「總覺得半天上課會令孩子學得比人少,對將來考大學也有影響啊!」。

作為一個曾經教過十幾年中學的退休老師,我真心告訴大家:上課時數 VS 知識傳授,從來不保證成正比的!

最乖的學生,每節課可能都只能集中精神20分鐘左右;稍遜一點的,隨時連10分鐘集中力都未必有。全日面授跟半日比較,每節課多10分鐘,其實是否一定「教多啲書?」、「學多啲嘢?」,我非常有保留。

家長朋友C說:「考到大學的,半天上課都考到;能力不逮的,24小時上學加補習都不會考到啦」。蠻有道理吧!

既苦了學校

踏入十月份,不少學校都陸續展開課外活動,例如校隊操練、樂器班、興趣小組等。足、籃、排、田徑等校隊,如果選用校外的專業場地,學生就需要符合《疫苗通行證》才能進出場地。有些學校十月、十一月會舉辦陸運會、水運會和旅行等,也會涉及需要《疫苗通行證》的場所。

學校,是做教育的地方。本著「有教無類」的初心,學校不會、也不應該對「已打齊針」和「未打齊針」的學生施以不同對待。

可惜的是,當校外地方都要涉及《疫苗通行證》,就意味著大部份跳出教室、跳出校門的教育活動,簡單到例如幼稚園必做的參觀超級市場,「未打齊針」的學生都沒法參與,只能留校。上學是基本人權,接受教育的權利是人人平等。這種留校的學生,即使只有一個兩個,有責任心的學校也會安排教學活動,盡量令他們沒有「學少咗」。如此一來,學校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了。

也苦了家長

也許是很希望全天面授,又也許是不想為未打齊針的學生做太多額外工作,最近我聽見很多學校都有特別「關注」學生打針情況⋯⋯

有家長告訴我,她兒子的學校每星期出一次通告,統計打針人數。

又有家長說她的學校家長群組內,有PTA義工經常有意無意提醒大家打針,不斷想催谷到九成打夠針便可全日面授。

更有中一家長朋友說她學校的中一群組由老師主理,老師直接說「全級只欠__個人就夠九成」,感覺像是在製造群眾壓力。

有幼稚園家長朋友說她在回條填寫了不想打針,老師多次致電,要求家長講述不打針的原因。

下刪一千幾百字……

尊重是基本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科研人員,在此我不表述對疫苗與疫情的看法。反正,醫生們也眾說紛紜,甚至「今天的我打倒上個月的我」,我又何德何能去胡說八道呢?

作為一個媽咪,也作為一個前教育工作者,我只希望每個家長、每個孩子都能夠有自由去選擇。我更加希望無論彼此的選擇如何,人與人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政府與民眾之間,都能保持互相尊重,以孩子的成長為終極目標。

祝福每一個香港小孩!

———————

現任兩所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暨家長校董Kanris Lee
Kanris Lee

作者:Kanris Lee,退休中學教師,現任兩所中小學家長校董、一所小學校友會主席暨校友校董,榮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在中、小、幼都曾任家教會主席多年。現為全職媽媽,致力積極推動家校合作,為一對子女及師生同學們創建更佳學習環境。

更多Kanris的實例故事分享文章,請按【家・校・神隊友

想知更多親子教育資訊?請按【校園教育

秋冬厚底波鞋8款推介 最平$699無痛增高顯長腿

【女神媽咪】今個秋冬媽咪要換季買鞋,首選絕對是潮流大熱的厚底波鞋!多得眾品牌加持,2022秋冬厚底波鞋依然當紅。潮流易去易來,動輒花幾千蚊買對厚底波鞋好似不太划算,推介今個秋冬必買的8款厚底波鞋,最平$699起,已經可以無痛增高顯長腿,非常抵著!

厚底波鞋推介 1 –  Nike AF1 PLT.AF.ORM HK $899

Nike Air Force 1一向是厚底波鞋的代表,其經典設計簡潔俐落,因容易配襯不易過時深獲女士喜愛。Nike AF1 PLT.AF.ORM 厚底波鞋採用 Air Force 1 風格,將厚底舒適地再升高,簡直是嬌小女士的福音。

(圖片來源:Nike官方網站)

【按此購買】

厚底波鞋推介 2 – Nike AF1 Shadow HK $899

Nike AF1 Shadow厚底波鞋是另一款同樣從Air Force 1系列延伸出來的款式,採用與原版 Air Force 1 相同的經典造型,但將厚底部份略為加大,令到雙腳在視覺上顯得更為修長。

(圖片來源:Nike官方網站)

【按此購買】

厚底波鞋推介 3 – PUMA Mayze Classic Platform Sneaker HK $762

PUMA這款厚底波鞋足足有38mm厚,增高能力驚人!厚底部份用了白色,而鞋面部份則採用了黑色,把重點聚焦在鞋面,讓你低調地悄悄增高近4cm!

(圖片來源:NORDSTORM官方網站)

【按此購買】

厚底波鞋推介 4 – Converse Run Star Hike High Top Sneakers HK $890

Converse Run Star Hike厚底波鞋在日本大熱,自推出以來便經常被瘋搶。鞋款簡約有型,容易配襯四季不同造型的衣物,嬌小女士必備。

(圖片來源:Converse官方網站)

【按此購買】

厚底波鞋推介 5 – HOKA ONE ONE BONDI 8 HK $1,255

近年興起外形具時尚感的厚底「老爹鞋」,BONDI便是潮人爭相追捧的寵兒之一。由於HOKA本為行山運動品牌,因此舒適度和緩震效果都十分出色。雖然外形厚笨,但走路時卻不會因為厚底過重而感到吃力,反而像踩在棉花上般舒適。

(圖片來源:HOKA官方網站)

【按此購買】

厚底波鞋推介 6 – Nike Air Zoom SuperRep 3  HK $999

Nike Air Zoom SuperRep 3雖然是為進行循環訓練和 HIIT 運動所設計的訓練鞋,但外形絕不老套。鞋款輕巧、足底設有 Zoom Air 緩震設計,即使用作日常外出也十分靈活舒適。

(圖片來源:NIKE官方網站)

【按此購買】

厚底波鞋推介 7 – adidas FORUM BONEGA 中筒運動鞋 HK $699

以經典中筒籃球鞋配搭誇張的厚底,能輕鬆帶來增高顯長腿的效果。後跟更繡有粉紅色植物圖案,倍添甜美可愛感。

(圖片來源:adidas官方網站)

(圖片來源:adidas官方網站)

【按此購買】

厚底波鞋推介 8 – adidas SUPERSTAR BONEGA 運動鞋 HK $799

adidas的經典SUPERSTAR波鞋加上柔軟的記憶泡膠鞋墊和超厚底,帶來出色的增高效果。以奶油色帆布鞋身取代本來的白色皮革,除了有新鮮感外,亦令到鞋款更加時尚精緻。

(圖片來源:adidas官方網站)

【按此購買】

想知更多女神媽咪保養秘笈?請按【女神媽咪

【Tiffany靚媽親子遊】西環萬呎兒童放電勝地 玩盡搖控車+巨型繩網陣8大遊樂區

大家知唔知道喺過去嘅週末,西寶城開左一間新嘅兒童遊樂場。佢哋佔地10,000呎,可以畀好多小朋友一齊玩。疫情之後,好多室內嘅遊樂場都無開到門。今次見到有新開張嘅遊樂場,當然要帶雪梨B去放一放電,輕鬆一下,所以過去嘅週末,雪梨媽就帶咗雪梨B去西寶城。

入到去第一眼望到嘅係嗰個橫越成個場地嘅繩網陣,繩網陣有唔同嘅滑梯,有直嘅又有旋轉,啱哂小朋友走來走去。雪梨B 仲喺繩網陣同媽咪玩伏匿匿添。不過玩咗一陣雪梨B同媽咪都流哂汗,就係遊樂場裡面嘅coffee shop坐低休息下,裡面有雪梨B最愛嘅雪糕,當雪梨B食雪糕嘅時候,雪梨媽當然可以坐吓,休息吓。

食完嘢叉足電,又可以去放下電啦。雪梨B就去咗玩迷你賽車,這個迷你賽車就唔係遙控嘅。為左吸引一下小朋友做運動,迷你賽車係要小朋友踩住單車機先會行㗎。小朋友踩得愈快,賽車都會行得愈快,啱哂啱啱食完雪糕嘅雪梨B。

除咗賽車同繩網呢兩個活動之外,場館裡面都有好多活動,例如足球遊戲、拍磚頭等等。雪梨B玩得好開心,仲做左好多運動𠻹!

————————————————————
雪梨媽 Facebook : 雪梨家族吃喝玩樂Fun

更多相片可到 MameShare Facebook 瀏覽

難度:半粒星星(五粒星星最高)
適合年齡: 任何年齡

交通工具:
港鐵香港大學站C2出口行5分鐘就可以到
城巴10號 西寶城站落車

附近景點:
卑路乍街公園

附近美食:
海港酒家(西寶城): 鮑魚雞煲、燒鵝
The ground kitchen(盤水街): 雜苺意大利奶凍,蕃茄牛肉濃湯,法式焦糖燉蛋
享慢煮泰(加多近山地下):花生醬沙嗲雞串,泰式奶茶牛角包,龍蝦汁蟹肉意粉

想知更多好去處,請按【親子好去處

【城中熱話】男童穿膠涼鞋 攝入電梯邊 整個鞋頭被扯爛 差點傷到腳趾

近日Facebook群組「 馬鞍山之友2.0」上有網友發貼文分享她與姪兒出街時的驚險一幕。姪兒穿着涼鞋乘搭扶手電梯時,涼鞋攝入電梯邊而被拉扯實,整個鞋頭更被扯爛至露出腳趾部分。 當事人更表示(原文:佢真係嚇死我啦,隻腳攝咗喺電梯度,個鞋頭完全扯爛咗。)

帖文亦引來很多網友的熱烈討論,不少網友認為涼鞋尺寸太大並且小朋友對危險意識不足或者貪玩。絕大部份網友都認為成人應該更加小心謹慎,觀察孩子,避免意外發生。

網友意見 : “年前新聞已常報導這種鞋欵搭電梯時容易發生意外,你重要買到咁大,顯然你嘅小朋友被疏忽照顧。” “其實涼鞋露腳指都會架 係要教小朋友隻腳唔好咁近則邊 同埋家長睇實d” “其實夾嚮電梯樹,邊一種鞋都係咁除非你係著工業鞋,鞋頭裝鋼主要係要乘搭扶手電梯時,提醒小朋友腳唔好太貼近邊,而唔係著咩鞋”

過往亦有提出對避免發生同類事件的注意事項,供家長參考:

以下幾種經常被忽略 / 不當之行為容易導致夾腳 / 夾物意外 :
(1) 站立貼近旁板之梯級邊緣, 膠底布鞋、拖鞋、涼鞋或鞋帶容易被帶入梯級與旁板間之空隙,
見 (圖一)。
(2) 站立貼近梯級與梯級間之邊緣, 同樣地膠底布鞋、拖鞋或涼鞋, 鞋帶容易被帶入梯級與梯級
間之空隙, 見 (圖二)。
(3) 女士若穿著長裙子時, 裙邊貼近鄰梯級邊緣或貼近旁板, 裙邊容易被帶入梯級與梯級之間
或梯級與旁板之間而被夾着, 見 (圖三)。
(4) 撥弄旁板護掃, 「享受免費刷鞋服務」。
(5) 攜雨傘者, 把雨傘頭插在梯級面的槽坑裏或梯級之間的空隙內, 當到達梳齒板時會被夾着,
見 (圖四)。
(6) 到達梳齒板時沒有及早提步, 鞋被夾於梳齒板底部。
(7) 疏於照顧小童尤其是穿拖鞋、布鞋或涼鞋之幼童, 因幼童鞋子細小, 較易攝進扶手電梯之縫
隙。

正確的行為, 其實很簡單, 如能遵守便可避免遭扶手電梯夾到 :
(1) 注意站立位置, 不要站近梯級邊緣或接近旁板。
(2) 留意長裙邊遠離梯級邊緣。
(3) 不可撥弄旁板護掃。
(4) 提起雨傘。
(5) 到達梳齒板前及早提步。
(6) 照顧兒童乘扶手電梯, 避免接近梯級與旁板間之縫隙, 梯級與梯級間之空隙。

可如常飲食、家中輕鬆完成 嶄新非入侵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

 

大腸癌是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之一,亦同時是第二號癌症殺手,在近年更加有年輕化的趨勢。大腸癌大多是由一粒細小的瘜肉慢慢演變為癌症,預防勝於治療,如果大腸癌能夠早期發現,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0%,若進入了第四期,則未必能夠根治,因此大腸癌的篩查十分重要,最理想是於息肉階段便發現及切除,尤其是高危群組,及早篩查至為重要。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表示,香港政府一直鼓勵50歲或以上的人士1-2年做一次檢測,如果有家族病史遺傳的高危一群,更應該及早做檢測,若可以的應考慮進行大腸內窺鏡檢測,以更精準檢查有沒有「大腸瘜肉」問題。

 

中環醫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朱尉瑩表示,早期大腸癌的病症難以察覺,到末期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病症。而在癌變前多會在結腸或直腸增生瘜肉,瘜肉有些為良性有些則有機會慢慢演變成大腸癌。大腸癌的常見症狀包括:便秘腹瀉、排便不淨(感覺)、形狀粗幼改變,或者有大便帶血等狀況。根據統計,大腸癌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危險。 此外,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也可能增加風險。

 

由亞洲癌症研究與教育聯盟策動,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及華昇診斷中心近日宣布合作發起「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為香港市民提供免費篩查大腸癌的機會。華昇診斷中心的港澳台區域總經理劉星博士表示,大腸鏡檢查雖然對息肉露敏度最高,但事前準備工夫較多。該診斷方法省時方便,市民可在家中輕鬆完成。

 

此次「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技術,是由華昇診斷中心推出的大腸癌看我採樣檢測技術。華昇診斷中心港澳台區總經理劉星博士表示:一般的大腸內窺鏡及大便隱血測試流程較複雜,而這次的「基因測試」技術,有著非入侵性且高靈敏度的好處,流程更為省時方便。檢驗者只需在家中自我採樣就可以,無需服用輕瀉藥,而採樣前亦可如常飲食。

 

本次免費名額共有300個,會優先供給高危人士。市民可以在網上登記申請。而他們希望可以透過是次「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向大眾科普及推廣嶄新方便的大腸癌篩查技術,以提升公眾關注大腸癌篩查,做到早篩查早預防,提高痊癒率。有研究顯示,大腸癌如能在初期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10月5日正式接受申請)留意華昇診斷中心的網站:https://colotectscreening.hk/

想知更多熱話,請按【城中熱話
想知更多好去處,請按【親子好去處

【城中熱話】9.30實行小童疫苗通行證 出入場所5至11歲至少一針

政府早前公布下降「疫苗通行證」的適用年齡,由 9 月 30 日起,5 至 11 歲兒童都要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才能進入食肆、商場、超市、圖書館及游泳池等指定處所。

然而 12 歲以下的兒童並非強制使用《安心出行》的一群,故政府就特別推出新版本的《安心出行》,供家長將兒童的針卡加入手機。市民更新安心出行後,可同時儲存自身及最多八名同行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方便市民在進入疫苗通行證適用處所時,同時展示獲豁免使用安心出行人士,即15歲或以下、65歲或以上,以及殘疾人士的疫苗通行證。

家長也可使用醫健通eHealth流動應用程式,將子女添加為「我的家庭成員」,以同時查閱和出示自身及子女的疫苗通行證,也可攜帶及出示印有二維碼的紙本紀錄。

首階段措施本月30日起實施,屆時5至11歲兒童至少已打第一針而未滿3個月,才能符合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如果已打第一針但已超過3個月,要打第二針先可繼續用疫苗通行證。

第二階段疫苗通行證將於11月30日起推行,接種要求統一為已打兩針。如果該年齡組別兒童曾經確診,則跟從12歲或以上康復人士接種要求;但如果有關康復者已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暫不用打第二針。

 

早前衛生署亦分享九大常見關於小童疫苗通行證的問題,各位媽媽好參考參考!

問 1: 「疫苗通行證」有什麼最新安排?
答 1: 由9月30日起,「疫苗通行證」具體調整包括:

(一)降低「疫苗通行證」的適用年齡,涵蓋五至十一歲兒童;以及

(二)調整適用於十二歲或以上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

「疫苗通行證」的調整適用於「疫苗通行證」指明處所,即包括餐飲業務處所(包括酒吧/酒館)及表列處所。

問 2: 於「疫苗通行證」下,五至十一歲兒童的新安排詳細為何?
答 2: 適用於五至十一歲兒童的「疫苗通行證」安排由九月三十日起分兩階段推行:

(一)由9月30日起,五至十一歲兒童至少須已接種第一劑疫苗而未滿三個月,才能符合「疫苗通行證」的接種要求,進入指明處所。

如他們是在三個月或以前接種第一劑疫苗,則須接種第二劑疫苗,方可符合接種要求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二)由11月30日起,五至十一歲兒童的「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統一為須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問 3: 於「疫苗通行證」下十二歲或以上人士的新安排詳細為何?
答 3: (一)由9月30日起,十二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第二和第三劑疫苗之間的寬限期會由原來的六個月縮短至五個月。十二歲或以上人士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五個月內,其「疫苗通行證」仍然有效,但他們須於接種第二劑疫苗後五個月內(而非原來的六個月內),接種第三劑疫苗,方能在其後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二)由11月30日起,十二歲或以上人士須已接種第三劑疫苗,方能符合「疫苗通行證」的接種要求。

上述調整並不影響適用於十二歲或以上康復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即現行的相關接種要求將維持不變。

問 4: 五至十一歲兒童如曾感染新冠病毒病,有什麼新冠疫苗接種要求?
答 4: 就曾感染新冠病毒病的五至十一歲康復兒童,其接種要求會跟從現行適用於十二歲或以上康復人士的接種要求。

換言之,在感染前未曾接種任何新冠疫苗的兒童須在康復六個月後已接種第一劑疫苗。而兒童若在感染前已接種第二劑疫苗,或仍在康復後六個月內,「疫苗通行證」下並無額外接種要求。

康復滿六個月者如同時已接種第一劑疫苗滿六個月,則須接種第二劑疫苗方能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然而接種第二劑的要求並不適用於已接種一劑復必泰疫苗的五至十七歲康復者。

問 5: 若五至十一歲兒童未持有流動裝置,如智能手提電話,他們可用什麼方法顯示其「疫苗通行證」二維碼?
答 5: 兒童及其家長可攜帶及出示印有二維碼的紙本紀錄或以儲存於手提電話的相片展示二維碼,作「疫苗通行證」之用。
問 6: 「安心出行」可否儲存其他家庭成員的「疫苗通行證」二維碼,方便家長將已接種疫苗兒童的針卡加入自己手機中,進入指定處所時一併出示?
答 6: 「安心出行」已加入新功能。用戶更新程式後,可以同時儲存自身及最多八名同行人士的「疫苗通行證」,新功能旨在方便市民儲存獲豁免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的同行人士的「疫苗通行證」,即十五歲或以下人士、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或殘疾人士,便利他們一同進入「疫苗通行證」適用處所時展示。

家長也可在「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內添加子女為「我的家庭成員」,以同時查閱及出示自身及子女的「疫苗通行證」。

問 7: 進入指明場所時,如與五至十一歲兒童同行人士,未能出示兒童的「疫苗通行證」二維碼,可否以填表格作替代措施?
答 7: 不可以。處所負責人須拒絕任何未能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的人士進入相關指明處所。

指定表格只適用於三類指定人士作替代使用「安心出行」的規定。

問 8: 如與五至十一歲兒童同行的家長/監護人,被執法人員發現未能出示兒童的「疫苗通行證」二維碼而身處指明處所,處所負責人及該兒童的家長/監護人或同行的成年人是否需要負上法律責任?
答 8: 根據第599L章發出的「疫苗通行證指示」要求到訪指明處所(包括餐飲處所)的人士須按指明方式接種疫苗,否則不得進入或身處該些處所。

處所負責人如違反指示下的要求,一經定罪,可被判處第5級罰款及監禁6個月。到訪者若違反規定,可被定額罰款5,000元或被判處第3級罰款。如業界已採取一切合理可行措施以符合相關規定,則無需過分憂慮。

第599L章亦要求兒童的家長/監護人須盡其最大的努力,確保兒童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家長/監護人若違反規定,可被判處第3級罰款。

問 9: 餐飲業務處所及其他屬主動查核「疫苗通行證」的處所負責人須怎樣配合新安排?
答 9: 處所負責人須盡快更新「驗證二維碼掃瞄器」流動應用程式至最新版本(4.4.2或以上版本),並繼續在其處所使用「驗證二維碼掃瞄器」流動應用程式,向顧客/使用者作盡職檢查。

處所負責人須拒絕任何未能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的人士進入相關指明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