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299

家教會工作儼如面對「爆屎渠」?【家・校・神隊友】

家教會工作儼如面對爆屎渠-家校神隊友

不少學校的家教會都會在10月、11月左右改選,如果想擔任家教會候選人,應該先了解當上後有可能遇到的難題,看看自己有沒有足夠信心「拆彈」。現任中小學家教會主席兼家長校董Kanris Lee以真實經歷,分析並拆解有關家教會委員工作的迷思。

大家每次看家教會候選人撰寫的參選原因和抱負㫢,總會發現幾句「萬能key」,例如「盼望成為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橋樑」、「希望促使家校之間有更好的溝通渠道」等⋯⋯

抱負,當然可以很動聽。實情卻是,這渠道不單止未必暢通,甚至儼如「爆屎渠」!

[真實個案]

某小學,有低年級家長向家教會反映功課太多,孩子做功課做到很晚。

家教會委員WhatsApp群組內討論這事⋯⋯
委員甲:功課多才是競爭力啊!
委員乙:就是啊,功課太少就追不上程度啦!
委員丙:他自己孩子做功課太慢了吧?
主 席:我校一向功課多啦,是家長不了解而已。

於是,大家一致嗤之以鼻,說著、笑著,就進入其他話題去了。

學校多功課
圖片來源:Freepik@jcomp

同類個案多如恆河沙數,可能是有關功課多或少、午膳很難吃、書包太重、老師太嚴之類⋯⋯

家教會委員,一般都不是第一年唸此校的家長。大家自覺熟悉學校體制和文化,看見某些意見就會覺得「係咁㗎啦」、「你地睇唔慣啫」,然後推而廣之「喺香港讀書係咁㗎喎」,最後將家長群中傳來的意見都自動略過,甚至回覆家長「得你一個係咁睇咋」、「你自己同學校講囉」⋯⋯

這裡引伸出幾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Q1
如果只有一兩個家長提出意見,家教會要代為反映嗎?

A1
當然要!家教會是被選出的代表,我們只是中間的渠道,不是過濾器。只有一兩個家長提出,不代表其他人沒意見。

請不要用我們的主觀意願,替學校過濾家長的聲音。過濾太多,可能只是造成渠道上游的淤塞,遲早「爆屎渠」!

Q2
意見太多,會怕被學校視為怪獸家長,如果少少聲音都反映,會否太麻煩校方?

A2
所有家長,不論是個別父母或家教會委員,都不需要將自己定位為支持派或反對派。

家長當然為孩子好,學校也是為教育孩童,大家的出發點本來就是一致。我們之所以擔心被視為怪獸家長,其實是因為現今世代實在太習慣批評和投訴,彷彿找老師主任校長傾談就一定是跟學校對立。反過來想想,其實我們可以多讚美、多欣賞,向校方反映正面的聲音。以事論事,有讚有彈,才是溝通之道。

家校會
圖片來源:Freepik@pvproductions

政府有個廣告說:「渠道暢通,有你幫手,梗會成功。」

謹將這句話送給每一位現任的家教會委員,和每一位2021-22年度的家教會候選人。

———————

現任兩所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暨家長校董Kanris Lee
Kanris Lee

作者:Kanris Lee,退休中學教師,現任兩所中小學家教會主席暨家長校董、一所小學校友會主席暨校友校董,榮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並為全職媽媽,致力積極推動家校合作,為一對子女及師生同學們創建更佳學習環境。

更多Kanris的實例故事分享文章,請按【家・校・神隊友

想知更多親子教育資訊?請按【校園教育

單親媽媽用超冒險方法受孕誕女!原因只想讓大兒子有個伴

英婦網購人工授精冒險懷孕 —— 夫婦如果遇上生育困難可能會選擇人工受孕的方法,不止價錢高昂,而且成功率不高。英國有一名單親媽媽想給兒子一個弟妹,卻因無法負擔人工受孕的費用,竟嘗試一種十分冒險的受孕方法!

英國33歲女子Stephenie Taylor與前男友育有一名兒子Frankie,她雖然與男友分開,需要獨自撫養孩子,卻從未覺得淒慘,反而十分享受:「獨自撫養孩子是我自己的選擇,我過得很好,我認為每位女性都應該有這樣的選擇機會。」

2019年兒子3歲時,Stephenie萌生了生多一個小朋友陪伴兒子的念頭,所以希望透過人工受孕的方式懷第二胎。但在當地,人工受孕的費用約要1600英鎊(約1.7萬港元),以她經濟能力實在無法負擔。

英婦網購人工授精冒險懷孕
哥哥Frankie與妹妹Eden

不過她並沒有放棄,妙計一施,先從各方渠道查詢資料,學習如何自己做陰道或宮頸口人工授精;再透過網上應用程式尋找精子捐贈者,成功找到一個沒有嚴重疾病病史,更與兒子Frankie外貌相似的男子捐精;隨後再利用在網購平台ebay買回來的人工授精工具(包括無菌特製針筒、手套、冷凍精液便攜專業儀器等)嘗試自行受孕。

結果竟然一擊即中,Stephenie於試後2星期後驗出有身孕,並於2020年10月順利誕下女兒Eden。她對於自己能夠成功也十分震驚:「這一切加起來,感覺懷孕了簡直像個奇蹟。」女嬰非常健康,重達6.8磅。她高興得把此好消息通知精子捐贈者,未來亦不介意女兒與生父見面。

雖然Stephenie能成功授精兼誕下女兒,事件令人鼓舞,不過奉勸各位渴望懷孕的媽媽千萬不要模仿她,亂試網購授精,應該循醫生建議安全可靠的途徑嘗試!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星報

想知更多懷孕資訊?請按【懷孕準媽

龍虎山新開免費動物展覽玩遊戲 附一日遊夕陽賞景好去處

龍虎山動物的煩惱日常 —— 小朋友應該接觸多些不同的動物以加深認識,最近有多個好去處。位於港島西區的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新設「動物的煩惱日常」免費展覽,能讓小朋友「化身」各種動物,透過遊戲認識牠們的生存技能。如果想順道來個一日遊,推介附近2個賞維港海景及日落好去處。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動物的煩惱日常」

「動物的煩惱日常」展覽由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主辦、「嗚鴉自然教室」客席策展,展覽免費開放予公眾,以人類與動物的日常煩惱為靈感,設計一系列遊戲,讓大家以「第一人稱」角度,經歷各種動物的日常。場內設有10大展區:

展區一「小朋友的煩惱日常」了解孩童們煩惱之最

小朋友每天都有不少的煩惱,而動物也會有與小朋友同樣的煩惱。小朋友可於進入展覽前為「最煩人的日常」投下一票,然後拿取相應動物貼紙,到展覽中找尋「同病相憐」的動物朋友。旁邊亦會顯示累計票數,讓大家了解小朋友們的煩惱之最。

展區二︰「人類靠打扮,動物靠假扮!」尋找隱藏的小動物

不少動物擁有與環境顏色相似的「保護色」,可以隱身大自然中躲避敵人。小朋友可在畫中尋找隱藏的小動物。看看能找到多少隻?

展區三「雀鳥的『餐具』」體驗鳥喙進食

雀鳥的嘴巴稱為鳥喙,因應習性和居住環境,演變出不同形狀、長度和特徵。小朋友可以用模仿不同鳥喙的鉗,將放在樽裏面的「食物」夾出來,體驗不同鳥喙的進食之苦!


展區四「不旅行會死!」了解雀鳥遷徙路徑

為了適應環境和氣候轉變,雀鳥每年都會進行季節性遷徙,以確保自己全年都能享用充足的食物和温暖的陽光。小朋友可透過地上的棋盤遊戲,了解雀鳥遷徙路徑,以及途中遇到的麻煩事。

展區五「羽毛?鼻子?」偵測空中的氣味

飛蛾的觸角有如加強版的鼻子,能偵測空中的氣味,以掌握周遭環境的狀況。小朋友可戴上「觸角」頭飾,看看能黏到多少「氣味」球?

展區六「甚麼是紅色?!」看看蜜蜂眼中的世界

人與動物看到的東西可以很不同,蜜蜂看不到紅色,卻能看到人類看不見的紫外光。小朋友可以用UV電筒,看看蜜蜂眼中的世界,尋找花朵為蜜蜂「鋪設」的「採蜜引路徑」。

展區七「體溫測量員」體驗青竹蛇探測外界溫度

青竹蛇在眼與鼻之間有兩個「頰窩」,能探測外界的溫度,再傳遞到腦內的視覺系統,重而建立起立體影像,辨別四維環境及動態。小朋友可以在此遊戲中,試試自己的溫度能否吸引青竹蛇的注意!

展區八「全民撞衫」找出沒有毒的蝴蝶

某些無毒的蝴蝶會「模仿」有毒蝴蝶的花紋顏色,嘗試騙過天敵!如果你是雀鳥,你能分辨牠們嗎?吃了有毒蝴蝶可能會肚子痛!小朋友可以先觀察蝴蝶標本,再辨認幾種樣貌相似的蝴蝶,嘗試找出沒有毒的蝴蝶。

展區九「螞蟻大樹上的忙碌生活」協助黃猄蟻到達目的地

螞蟻身體很細小,每天都必須與兄弟姊妹合作,才可以完成搬運食物等工作。小朋友要與家長合力在牆上砌出樹枝路,協助黃猄蟻到達各個目的地並完成任務!

展區十「是但彈隨便跳」轉出草蜢的降落點

草蜢是世界級跳遠高手,可以輕鬆跳出比自己身體長20倍的距離;卻因視力不好,看不清楚將要降落的地點,隨時跳入另一個危機。小朋友可轉動輪盤,隨機轉出草蜢的降落點,然後在中心花園尋找相應目的地,看看草蜢的命運。

「動物的煩惱日常2021」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2月13日
(逢星期二至星期日開放;新年、農曆新年及聖誕節公眾假期休息)
時間:上午10:30至下午5:30(星期二、四至日);上午10:30至下午2:30(星期三)
地址:香港島半山旭龢道50號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近大學道入口)
費用:免費入場
網站:按此

附近景點推介

玩完看完展覽後可以到沿路附近的景點打卡,觀賞維港景色及日落!

  1. 松林砲台——眺望維港景色


昔日的松林砲台為海防及空防大炮,保護維多利亞港多年,同時亦是眺望維港景色的絕佳地方!

2. 一號種植場——觀賞日落最佳點


向西邊的一號種植場有幾個可以看到觀賞日落的地方,可以踫踫運氣等看鹹蛋黃!

想知更多親子好去處推介?請按【玩樂Share

小學生足球比賽被迫終止!廿人硬闖球場原因竟是?

小學生足球比賽被迫終止 —— 運動場用處多,不時發生「爭場」事件,正式申請了場地是否可以避免爭坳?內地最近就發生一宗爭場事件,主人翁竟是一班大媽和足球小將們,結果令小學生的球賽被迫腰斬。到底大媽們闖入的原因是甚麼?

大爺大媽硬闖足球場

湖南兩批小學四年級的小孩於足球場踢友誼賽,他們事前已成功申請場地。為了防止外界干擾,更關了足球場閘門並上了閘鎖。怎料賽事進行途中,一名身穿白色襯衫的中年漢手持鐵錘把鎖破壞,身旁有為數不少的女子拍手叫好,目的是要闖入足球場!

大爺大媽硬闖足球場

當時正在足球場內的周教練表示,約有2、30名「大媽」和「大爺」闖進球場,他們帶有音響,並放在球場正中間列陣跳廣場舞!即使在場有職員阻止,又提醒他們在球場跳舞會損害草皮,但這班視規舉如無物的大爺大媽們選擇直接無視。教練最後為了學生的安全,無奈之下決定腰斬比賽,令一班小學生相當無癮。

大爺大媽硬闖足球場
香港人對於這種事或者會感到震驚,不過原來在湖南,市民硬闖足球場跳大媽舞已經發生過很多次,源於區內設施不足。事後相關單位回應已落實舉建一個新「舞」場,待加裝燈光之後就會開放給市民跳舞,以減少同類事件再發生。

其實就算場地不夠,也不應該在別人跟足規舉使用時硬霸場地來用!作為大人應該以身作則,教導小朋友不要無視法紀、以大欺小!

想知更多熱話,請按【城中熱話

幼稚園拍片面試攻略!專家教路拍攝4類畫面加分貼士

幼稚園拍片面試攻略-專家教路拍攝4類畫面加分貼士

幼稚園拍片面試攻略 —— 疫情影響下,許多幼稚園以安全為由,要求家長拍攝面試短片取替傳統面試模式。拍攝短片對大部分家長來說都是一大難題,到底要在片中展現甚麼特質?家長需要入鏡參與嗎?應該拍甚麼內容?資深學前教育工作者祁煥樟教大家,面試短片必備哪4類內容,以及拍攝3大注意事項!

每間幼稚園對拍攝短片面試的要求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3類題目:
1. 指定攝錄內容(目的是測試小朋友的語言、認知、大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自理、社交、音樂藝術等不同範疇能力)
2. 提供不同活動選項讓家長自行選擇攝錄內容
3. 讓家長自由發揮

短片時長一般為5至8分鐘,主要以攝錄日常親子活動為主,內容建議可分為以下4部分。

幼稚園拍片面試2021
圖片來源:Pexels@Monstera

第1部分:自我介紹(語言能力)
・建議時間1至2分鐘

家長可以簡單引導子女回答幾個問題:
1. 小朋友先在片中介紹自己的中、英文姓名,年齡以及登記表編號。
2. 分享喜歡的玩具、書本、食物,以及擅長的技能。
3. 可以拍下家長與孩子的對話,例如問一些最近熱門或生活化話題,例如「現在疫情持續,外出前/外出回家後要做甚麼?」

幼稚園拍片面試2021
圖片來源:Pexels@Polesie Toys

第2部分:自由遊戲(認知、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自理能力)
・建議時間2至3分鐘

1. 可以盡量安排一些突顯孩子特質的活動,例如讀書、煮飯仔、角色扮演、砌圖、玩Lego、舀珠仔、釣魚等。以上各種活動都能展現出小朋友的耐性、肌肉發展、解難能力以及禮貌修養。
2. 建議加入展現孩子自理能力的片段,例如收拾玩具。

小貼士:短片最好拍下父母與小朋友互動的片段,除了讓學校了解家長日常如何與子女相處,更表現出父母的關懷與愛意。

幼稚園拍片面試2021
圖片來源:Pexels@Olya Kobruseva

第3部分:親子共讀(語言、社交)
・建議時間1至2分鐘

1. 小朋友聽家長朗讀英文或中文故事,子女可以邊聽邊問。
2. 可讓小朋友講故事,家長可鼓勵他們多說話。當他們做得好時,要立刻針對表現稱讚他「做得好」、「說得對」等。

小貼士:最好父母均有上鏡機會,呈現良好親子關係。

幼稚園拍片面試2021
圖片來源:Pexels@Ksenia Chernaya

第4部分:唱歌跳舞(大肌肉運用、音樂藝術)
・建議時間1至2分鐘

1. 可以播放音樂,讓小朋友隨著歌曲起舞。
2. 如果小朋友喜歡唱歌,可鼓勵他唱幾句。

小貼士:盡量在鏡頭前表現出小朋友活潑天真的一面。

面試拍片3大注意事項
1. 拍攝時應盡量保持環境亮度一致
2. 同一條短片不應同時存有橫向和直向畫面,最好統一打橫拍攝,方便觀看
3. 建議在家攝錄,小朋友心情最放鬆,表現發揮得最好

如果想在面試短片中脫穎而出,家長應先了解學校背後的收生標準,確保符合學校要求。另外,短片應反映出小朋友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讓學校看見孩子的長處及性格特質與學校價值觀相配。

升讀幼稚園必看秘訣:【幼稚園面試攻略專題合集

——————————

K1面試事前準備
資深學前教育工作者:祁煥樟

作者:祁煥樟,註冊幼稚園老師,資深學前教育工作者,有超過15年教學經驗,曾任教國際幼稚園。現為全職媽媽照顧兩歲寶寶,擔任教育機構幼兒成長課程顧問。

想看更多祁老師貼士,請按【祁煥樟教學心得分享

想知更多升學資訊,請按【升學分享

挪亞方舟10月限定小機師訓練營!附9大親子玩樂推介

親子玩樂好去處:香港挪亞方舟小機師訓練營學駕駛飛機

挪亞方舟小機師訓練營 —— 位於馬灣的挪亞方舟是著名親子玩樂好去處,不時舉辦特別活動,像暑期舉辦了「夏日森動大歷險」,而今次終於「離開陸地」,讓小朋友一嘗飛行滋味!挪亞方舟將於10月以「翱・飛行」為主題活動,小朋友可以化身成小機師,在專業機師的指導下學習航空領域知識。同場附其他9大必玩熱點推介,包括空中索道、高卡車等等。

限定必玩飛凡小機師訓練營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10月主打的「翱・飛行」活動中,小朋友其中一個活動可以穿上機師制服,於模擬駕駛艙體驗飛行樂趣。訓練營由擁有十年以上經驗的專業機師親自教授,學習航空領域知識,包括飛行基本原理、飛機種類以及專業航空術概要等。小孩從中可以提升專注力、意志力及解難能力等,完成課程後更可獲頒畢業證書!

・活動適合5至11歲小童,以粵語授課,輔以英語講解
・備有機師制服可供穿著,尺碼選擇有限
・「飛凡小機師訓練營」活動另需收費,並須於官網預購公園入場門票及預訂此活動

除了限定飛行體驗之外,挪亞方舟另有7大活動與2大好玩設施供大家參與、打卡!

1. 空中奇遇索道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想一試身手的朋友,可以越級挑戰空中索道,體驗凌空於樹叢中穿梭的刺激感,更可一覽馬灣景致,亦可藉此鍛煉膽量!

・只適合7歲或以上及身高110cm或以上之人士
・參加者必須穿著運動褲及運動鞋
・另需收費$50

2. 萌趣動物騎騎樂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家長與子女可以在綠林中騎乘樹熊、犀牛、恐龍以及熊貓等可愛動物造型的電動力,在森林間穿梭,體驗騎乘的樂趣!

・身高110cm或以下之小童須由家長或監護人陪同
・每輛車最多可載1位小童及其1位家長或監護人
・總乘載量不得超過250磅

3. 高卡車飛馳天地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家長與小朋友可以同場較量腳踏式高卡車,一邊體驗駕駛高卡車遊車河,一邊欣賞自然風光。

・適合3歲或以上、身高100cm或以上人士參加
・分別設有適合小童、中童及成人3款腳踏式高卡車型號

4. 童趣飛馳樂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小朋友可以在園內指定的賽道踏單車,在安全舒適的自然環境下盡情放電!

・兒童單車適合7至11歲、身高110cm或以上懂穩定控制單車之小童
・所有小童均須於活動時全程配戴安全頭盔,頭盔頭圍尺碼為52至56cm
・10月1日、2日及30日除外

5. 家庭單車樂悠遊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家長可以與子女齊坐家庭式單車,於園內遊覽,體會優哉游哉的親子時光。

・10月1日、2日及30日除外

6. 馬灣環島單車遊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成人可以踏單車在馬灣環島遊,深度探索馬灣的景色及歷史遺蹟。

・適合12歲或以上人士,當中12至17歲人士須在同行成年人陪伴下參加
・參加者須配戴現場供應的安全頭盔
・活動另需收費$100/1小時;$200/3小時;按金$200

7. 啤啤熊之友製作室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小朋友可以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啤啤熊與動物公仔,獨一無二,可以玩又可以帶玩具回家,小朋友一定喜歡!

・活動另需收費

8. 打卡勝地「e-Planet夢想星球」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e-Planet夢想星球」是以大自然為主題的光影互動展館,穿梭森林、海洋、四季和未來城市四個展區,與大自然美景互動時亦能感受到珍惜環境的重要。

9. 放電首選「巨型火箭滑梯及繩網」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這裡還有小朋友至愛的戶外遊樂場,以船及火箭為主題,必玩超高滑梯,又可以從空中繩網中攀爬滑下,考驗體能、膽量及協調感,盡情放電!

特別推介:酒店飛機兒童餐

香港挪亞方舟翱飛行
天際繽Fun兒童餐

遊樂之餘,大家亦可到挪亞方舟度假酒店尋找主題美食,豐盛閣餐廳推出飛機造型的「天際繽Fun兒童餐」,搞笑趣緻!另外也有「尋味歐亞海陸自助晚餐」,薈聚多款環球佳餚,必能飽餐一頓!另可還可考慮入住挪亞方舟度假酒店,有多款特色主題客房如全新恐龍主題,一家體驗Staycation樂趣。

「翱・飛行」活動詳情
活動日期:2021年10月1日至31日(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馬灣珀欣路33號香港挪亞方舟
查詢電話:34118888

入場費:凡進入挪亞方舟人士需繳付入場費,成人$198,小童及長者(特惠門票)HK$158。「翱・飛行」活動另收費$100,須於官網預購公園入場門票及預訂此活動。
限時優惠:「翱・飛行」活動期間有買2送1門票優惠。(部份活動於指定日子開放/及另需收費/及需符合特定參加條件)
網站:活動主頁

想知更多親子好去處推介?請按【玩樂Share

親子必去打卡:巨型微笑白雲、菠蘿包9月限時大熱現身

微笑白雲菠蘿包 —— 最新出現大熱親子打卡好地方,有「微笑白雲」、「微笑菠蘿包」!其實這些突然出現的巨型可愛裝置是由香港旅遊發展局主辦,名為「FriendsWithYou」的大型國際藝術裝置,會化身12個大型裝置!


旅發局早前推出「香港.大城小區」的「西九龍」項目,鼓勵市民以藝術文化新角度探索西九龍,除了推出區內主題漫步路線遊,更與國際藝術家Samuel Borkson和Arturo Sandoval合作,將大型藝術裝置「FriendsWithYou」帶來香港,在區內展現這些可愛又繽紛的「微笑」面孔。

必去打卡點1:西九文化區

FriendsWithYou角色希望宣揚愛、 和諧與和平,他們會化身成12個大型充氣裝置,於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現身。最矚目有超過3層樓高,比巴士車身更長的「微笑白雲」Little Cloud;比小巴大的充氣彩虹「Rainbow」;還有首次亮相的彩虹毛蟲「Rainbow Worm」和紫色圓形生物「Jelly」等等。有些角色和吉祥物神秘嘉賓更會遊走公園帶來驚喜!

必去打卡點1:西九文化區

另一個不能錯過的打卡點,就是期間限定的香港太空館新裝——巨型「微笑菠蘿包」。太空館因為外形特別,一向有「菠蘿包」之稱,今次活動在其蛋形外牆貼上FriendsWithYou角色的招牌笑臉,更添可愛感!

親子遊覽時不止打卡拍照,還可以玩AR互動遊戲,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戲曲中心、油麻地天后廟、油麻地果欄、廟街夜市及尖沙咀星光大道都設有活動相關的遊戲,可以與FriendsWithYou角色來個虛擬合照,或玩玩限定手機小遊戲。

「FriendsWithYou」大型國際藝術裝置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4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9時30分(最後入場時間為晚上9時)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太空館
網站:按此

想知更多親子好去處推介?請按【玩樂Share

母乳媽媽姿勢出事惹痛症!脊醫教5大貼士防腰背痛

母乳媽媽姿勢出事惹痛症-脊醫教5大貼士防腰背痛

預防母乳餵哺引致關節痛 —— 母乳餵哺對新手媽媽而言是一大挑戰,既要擔心有沒有足夠營養給小孩,又要擔心小孩不夠飽。許多媽媽為了遷就寶寶,會以不同姿勢餵哺,只要寶寶舒服就好,但長久下來身體累積壓力,慢慢就會出現不同痛症!香港註冊脊醫黃頴暘(Athalie)分享了3個餵哺母乳姿勢和5個貼士,新手媽媽可以多多留意,及早改善!

姿勢單一惹痛症 不理會恐致嚴重關節炎

Athalie分享了一個病例,有位28歲的新手媽媽習慣了在沙發上餵哺母乳,持續了約5個月後,開始感到腰背酸痛。由於她不想暫停母乳餵哺,因此沒有吃止痛藥去紓緩痛楚,滿心以為不久後便會好,卻怎料痛楚逐漸加劇難忍,迫不得已去求診。

痛症出現,源於母乳媽媽經常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哺乳,加上沒有足夠休息,導致肌肉繃緊而引發,久而久之更可能誘發關節炎症。常見問題除腰、背痛之外,還有肩頸膊痛、媽媽手等。痛症也是常見的問題。新手媽媽應當有肌肉繃緊或疼痛時應及早求醫,以免問題惡化!

母乳餵哺姿勢單一惹痛症
圖片來源:Pexels@MART PRODUCTION

多轉換姿勢可減輕身體壓力

想預防痛症出現,Athalie指必先改變單一餵哺方法,應轉換不同姿勢哺乳。新手媽媽在餵哺初生寶寶時,可以在他們習慣同一個姿勢之前,讓他多嘗試幾個位置去啜奶。以下建議3個正確可行的哺乳姿勢:

1. 傳統式
媽媽應該選擇背後有硬椅背的椅子或是靠牆坐,放哺乳枕於大腿上,讓寶寶跟媽媽的乳頭成一直線。如果不夠高,可以多放一個小枕頭在大腿和哺乳枕中間墊高寶寶。一邊手輕輕放在寶寶頸後支撐,但重心應該集中在哺乳枕上,不要向前彎腰遷就寶寶。

2. 側睡式
媽媽可以側身躺在床上,頭躺在枕頭上,雙腳屈曲,膝蓋中間可以放一個小枕頭使腰部放鬆。寶寶面部靠向媽媽側睡,身體盡量靠近媽媽。不要讓寶寶只側著頭進食,寶寶可能會因緊張而咬損媽媽乳頭。

3. 欖球式
媽媽可以盤腳坐在有背墊的地方,將寶寶夾在腋下,把寶寶的腳放在媽媽的手臂後,以整個手肘撐著寶寶的頭部及背部,並讓寶寶靠近媽媽的身體。

母乳餵哺姿勢單一惹痛症
圖片來源:Unsplash@Jonathan Borba

母乳餵哺5大貼士

母乳媽媽若要避免哺乳引致周身痛,也可以參考以下貼士:

1. 經常轉換哺乳姿勢,讓身體不同部位休息;

2. 哺乳時背部最好有支撐,多利用小枕頭和哺乳枕幫忙固定或支撐寶寶身體,減輕媽媽手、背壓力;

3. 嘗試用揹帶輔助以站著哺乳,但不建議長時間這樣做;

4. 每天抽少許時間做簡單拉筋或瑜伽運動,有助伸展肌肉及放鬆心情;

5. 如果身體出現痛症,可以先嘗試冷熱敷交替,冷敷5分鐘再熱敷10分鐘。

——————————

脊醫黃頴暘
脊醫黃頴暘

作者:黃頴暘(Athalie Wong),香港註冊脊醫,於澳洲麥覺理大學完成脊骨神經科碩士學位,畢業後於澳洲執業幾年後回到香港,現為香港註冊脊醫及香港脊醫學會公共關係委員會委員。熱心於推廣脊椎健康,經常出席推廣脊椎健康及脊醫日常工作的講座並於不同報章專欄定期上載文章、影片等。

Facebook:脊醫王俊華 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更多Athalie Wong的專業分享文章,請按【黃頴暘脊醫健康資訊

想知更多兒童健康資訊?請按【生活健康

爸爸教女兒做功課教到下巴甩骹?原因極搞笑

教功課教到下巴甩骹–教小朋友做功課,可謂一件挺勞氣的事,父母教來教去,孩子也未必懂。最近內地就有爸爸因為教女兒做功課時太激動而導致下巴甩骹!

內地媒體報道,湖南一名位爸爸日前在家中教導女兒做功課,但在多番指導下,女兒仍不理解「元、角、分」的金錢概念。爸爸越教越激動,氣得咆哮著放聲大喊,當場下巴竟脫臼,嘴巴再也合不起來。

教功課教到下巴甩骹
網上圖片

妻子只好連夜和他到醫院求診,醫生一掰,隨即托回原位,不過要綁上繃帶固定,畫面令人哭笑不得。教女兒做功課不成功,最後還要花醫藥費,令這位爸爸邊回家邊碎碎念抱怨。

有網民看到身同感受,紛紛留言自己有類似的經歷,更有人指「原來下巴都氣掉了是真實存在的」。所以說,教育子女不是易事,各位家長在教育時都要小心自己的健康,別太動怒。

想知更多熱話,請按【城中熱話

回收奶粉罐儲積分換禮 最多$5回贈!5個回收地點一覽

回收奶粉罐儲積分換禮 最多$5回贈!5個回收地點一覽

回收奶粉罐換獎賞–BB奶粉罐用完扔掉十分浪費,不過最近有奶粉商新推「智能奶粉罐回收機試行計劃」,於全港5個地點設置智能奶粉罐回收機,回收市面上任何品牌的奶粉罐。這個計劃不止環保,還提供大量著數!下文教大家如何換取$5八達通回贈金額。

回收過程循環再造

今次回收計劃是由荷蘭美素佳兒母公司荷蘭皇家菲仕蘭推動,回收機於本月已經開始運作。回收機採取密封式設計,只需要將空罐投入指定的回收位置,回收機便會把空罐即時進行原個壓縮並儲存在機內,再由認可回收商定時收集,以防不法人士盜用空罐。已壓縮的奶粉罐將被運送到認可回收商,罐子將被製成可重用金屬材料,蓋子則將被切割熔融後製成再生塑料粒子,可用作生產其他產品。

回收奶粉罐換獎賞

3個步驟輕鬆回收

回收機適用於任何品牌的奶粉罐,不論嬰兒奶粉或成人奶粉,250克至1,500克的都可以回收。整個過程只需約半分鐘的時間,3個簡單步驟就完成:
1. 下載手機App,登記成為「CARBON COINS」會員
2. 按回收機指示操作,掃描奶粉空罐上的條碼後,把已徹底清洗的奶粉空罐投放進圓形的回收位置
3. 打開「CARBON COINS」應用程式內的個人資訊頁面,並掃描會員QR Code,即可獲得相對應的積分

兩個回收小提示:

*1)為響應政俯呼籲餵哺母乳,初生或第一階段配方奶粉罐回收均不適用於獎賞活動,成功回收空罐後,消費者將不會獲得任何積分或獎賞

*2)出發前建議先掃描奶粉空罐上的條碼,確保該品牌的空罐已完成登記。如有關奶粉空罐未能顯示於清單內,可立即登記及新增資料,並於兩個工作天後前往回收地點進行回收。

儲分換$5八達通儲值額

回收奶粉罐不止幫助環保,還可以賺到著數!只要累積指定積分便可透過App換領禮物或電子優惠券,包括兌換八達通儲值額當現金使用。如果回收美素佳兒指定產品()空罐可獲得500倍獎賞,回收1個就換到$5八達通儲值額!

回收奶粉罐換獎賞

智能奶粉罐回收機設置地點

1. 筲箕灣愛秩序灣綜合青少年服務(愛秩序灣道15號愛秩序灣綜合服務大樓一樓)
2. 荃灣愉景新城D.PARK
3. 屯門V city(近Starbucks)
4. 將軍澳天晉滙PopWalk(近101號舖)
5.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

想知更多優惠資訊,請按【嬰兒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