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Blog Page 93

打排球提升小朋友判斷力|練排球4大好處:培養自信心/團隊精神!即睇小朋友排球課程及學費

現時手機愈來愈發達,如果不想小朋友整天都沉迷在網路世界,安排多一些不同類型的活動,讓他們放放電是很重要的!多做球類活動,可以訓練到小朋友身心健康,今次MameShare為大家整合3個適合小朋友的排球課程!

打排球4大好處!

  1. 學習排球的基本技術:增強他們的體能、協調能力、反應能力、敏捷度、判斷力等
  2. 培養對運動的樂趣:可以培養不同興趣,不只留在家中
  3. 培養自信心:在運動中可以互相鼓勵,不論輸贏都可以建立正面心態,增加自信心
  4. 團隊精神:促進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和團隊協作,學習怎樣溝通,發展社交技能

3大小朋友排球課程!

小朋友排球課程1.南華體育會

非牟利體育團體香港南華體育會自成立至今,設立各項體育活動及訓練班,當中都有排球課程!南華體育會的排球課程專為各對排球有興趣青少年度身定造,如果在訓練期間有好表現或有潛質,仲有機進入南華會青訓深造,成為南華青少年隊員的其中一員。

費用:一個月約$700

詳情:https://www.scaa.org.hk/index.php/Courses/detail/nID/18.html

小朋友排球課程2.香港專業排球學校

香港專業排球學校設一系列排球興趣班,讓不同年齡及水平的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排球的樂趣!興趣班設菁苗、初階新手及初階,大家可以按小朋友的需要報讀,只要6歲起就可以報名,訓練班會有基礎技術訓練、戰術理解、團隊合作等。

費用:一期$2,000起

詳情:https://www.hkeva.hk/

小朋友排球課程3.中國香港排球總會

中國香港排球總會為非牟利團體,每年都會推出一次青苗培訓及幼苗培訓,為了增加青少年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及培育其良好的體育精神,透過有系統的循序漸進式訓練,發掘有潛質的學員接受進一步培訓。青苗培訓的對象為13歲至18歲具備基本排球技術之男女子青少年;幼苗培訓的對象年齡由9至13歲對排球技術略有認識的少年男女。不過今年幼苗培訓已截止,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青苗培訓的報名日期!

費用:$280

詳情:https://www.vbahk.org.hk/development

瑜伽導師教3動作按摩腸道 改善便秘通宿便排毒

通宿便

中秋節期間可能吃多了月餅,今次瑜伽療癒導師黎樂欣主為大家介紹3個入門級瑜伽動作及變化,讓媽媽們能在家裏練習,喚醒身體自癒力,扭腰動作好處是能按摩腸道及內臟、改善便秘,幫助消化,配合呼吸可以通宿便,提升排毒效果。

按摩腸道通宿便動作1 幻椅式扭腰

由站立開始,腳踭的闊度是和膊頭盆骨一樣闊,腳指向正前腳掌不要外八或內八。
雙手合掌於胸前,然後彎曲膝頭半蹲,同時輕微地運用臀部,腹部力量。注意膝頭不要超過腳尖太多,之後再將上半身扭轉,手肘靠在腿外側,上手掌心吸力推向下手掌心同時心口抽高,讓腿部的受力減少。平衡力比較佳的同學可以將雙手打開,此動作維持5至10個深長呼吸,然後可以做另一邊。

按摩腸道通宿便動作2 蝴蝶式及蝴蝶式扭腰變化

先由簡易坐開始,盤膝坐下,先感受兩邊臀部是否平衡,如有需要可以墊高臀部位置令尾骨指向地,防止身體不受控制地向後跌,令脊骨更容易伸直,同時膝頭壓力減輕。

然後可以開始做蝴蝶式,臀部坐在地上腳掌對腳掌,比較柔軟的腳踭和膝頭可以成直線,比較繃緊的,你可以把腳踭推前。

先調整呼吸,可以想像是蝴蝶拍翼般把膝頭向上向下搖動,打開髖關節。整個過程不要閉氣,自然呼吸。

然後可以坐穩,開始做蝴蝶式扭腰,吸氣時扭腰向右邊,左手推右邊大髀,右手在背後撐着地下。吸氣時身體扭動,心口扭動想轉動多一點,呼氣的時候可以停留。此動作可以維持5至10個深長呼吸,最後吸氣回正,然後做另一邊。

按摩腸道通宿便動作3 簡易坐側彎

盤膝坐下,先感受兩邊臀部是否平衡,如有需要可以墊高臀部位置令尾骨指向地,防止身體不受控制地向後跌,令脊骨更容易伸直,同時膝頭壓力減輕。

右手按地,吸氣時升高左手,拉長左腰側。呼氣時,身體向右側彎,注意臀部要盡量緊貼地下,在姿勢中維持約5 至 10 個腹式呼吸,吸氣回正。轉邊,左右都有伸展。

整組動作,側彎配合腹式呼吸,可以激活伸展肋間肌,腹部,腰側肌肉。簡易坐讓髖部和骨盆區域放鬆,減輕周圍肌肉和關節的緊張。骨盆成水平和平衡的,血液可以自由地流過下半身,亦可以促進循環。

請注意如果你有任何身體痛症的問題,請在進行以上動作之前諮詢專業醫生或瑜伽教練的建議。並且在執行動作時要保持舒適,不要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

黎樂欣 瑜伽導師
瑜伽療癒導師 黎樂欣Zora

瑜伽療癒導師 黎樂欣

2018年開始於香港瑜伽協會修讀200和500小時瑜伽導師訓練,並投入教學,先後考獲多項導師資格,如瑜伽治療、空中瑜伽、瑜伽輪、陰瑜伽及頌缽聲音治療。2021年開始研習昆達里尼瑜伽冥想和古印度呼吸法。2022年加入脊醫王俊華博士痛症診所,教導痛症患者瑜伽復康治療。

Facebook【脊醫王俊華 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想知更多瑜伽拉筋紓緩都市痛症資訊?請按此

山藝的歷史以及小朋友學山藝5大好處

山藝

山藝,即山林活動藝術,是指在山林中進行的各種戶外活動和技能,包括登山、徒步、露營、攀岩、野外生存等。這些活動不僅能鍛煉體能,還能讓人親近自然,提升環保意識和生存技能。

山藝的歷史

山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早期的狩獵和採集活動,但作為一種有組織的戶外活動,山藝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近現代:

  1. 早期(古代至中世紀):人類在山林中進行狩獵、採集和探索活動,這些活動是早期山藝的雛形。
  2. 近代(19 世紀至 20 世紀初):隨著探險活動的興起,登山和徒步旅行逐漸成為一種休閒活動。歐洲和美國出現了許多登山俱樂部和探險協會。
  3. 現代(20 世紀中期至今):山藝活動逐漸普及,成為一種受歡迎的戶外運動。各國開始重視和推廣山藝教育,相關的技術和裝備也不斷發展。

山藝

山藝的規條

山藝活動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和準則,以確保安全和環保:

  1. 安全規則
    • 裝備準備:攜帶合適的裝備,如登山鞋、背包、帳篷、急救包等。
    • 天氣預報:出發前了解天氣情況,避免在惡劣天氣中進行活動。
    • 結伴而行:避免單獨行動,最好與他人結伴,互相照應。
    • 路線規劃:提前規劃好路線,熟悉地形和路況,避免迷路。
  2. 環保規則
    • 不留痕跡:遵循「不留痕跡」原則,不破壞自然環境,不留下垃圾。
    • 保護野生動植物:不干擾野生動植物的生活,不採摘植物,不捕捉動物。
    • 合理使用資源:節約用水、用火,避免浪費自然資源。
  3. 行為規則
    • 尊重他人:尊重其他登山者和當地居民,保持良好的行為舉止。
    • 遵守法律: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不進入禁止區域,不進行違法活動。

山藝

孩子一般在 6 歲左右就可以開始接觸簡單的山藝活動,如短途徒步和露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能和理解能力,能夠參與一些基本的戶外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逐漸增加活動的難度和挑戰性,如長途徒步、攀岩等。

山藝

小朋友學山藝的好處

  1. 體能鍛煉:山藝活動能夠全面鍛煉孩子的體能,提高耐力、力量和協調性。
  2. 培養獨立性:山藝活動需要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增強自信和獨立性。
  3. 提升環保意識:通過親近自然,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自然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4. 增進團隊合作:山藝活動通常需要團隊合作,孩子能夠學會與他人協作,增強團隊精神。
  5. 增強生存技能:學習野外生存技能,如搭帳篷、取火、尋找食物和水源等,提升孩子的生存能力。

圖片來源:freepik

九型人格系統可應用於教養子女?附免費測試網站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Enneagram)是一種人格分類系統,將人類的性格分為九種基本類型。每一種人格類型都有其特定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模式。九型人格的核心理念是每個人都有一個主要的性格類型,這個類型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九型人格的九種類型分別是:
  1. 完美主義者(Type 1):追求完美和正義,注重道德和原則。
  2. 助人者(Type 2):樂於助人,渴望被愛和需要。
  3. 成就者(Type 3):追求成功和認可,注重形象和成就。
  4. 自我型(Type 4):追求獨特和真實,情感豐富且敏感。
  5. 觀察者(Type 5):追求知識和理解,喜歡獨立和隱私。
  6. 忠誠型(Type 6):追求安全和支持,注重忠誠和責任。
  7. 享樂主義者(Type 7):追求快樂和新奇,喜歡冒險和多樣性。
  8. 領導者(Type 8):追求權力和控制,注重保護和強勢。
  9. 和事佬(Type 9):追求和平及和諧,注重安逸和穩定。

九型人格

如何應用九型人格到教養子女上?

了解孩子的九型人格類型,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他們的需求、動機和行為,並採取相應的教養策略。

1. 針對性教育:

  • 完美主義者(Type 1):強調過程和努力,而不是結果,鼓勵他們接受不完美。
  • 助人者(Type 2):教導他們學會說「不」,並理解自我價值不僅來自於幫助他人。
  • 成就者(Type 3):強調內在價值,而非外在成就,鼓勵他們欣賞自己的真實自我。
  • 自我型(Type 4):支持他們的創造力和情感表達,同時教導他們處理情緒。
  • 觀察者(Type 5):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和隱私,提供知識和學習的資源。
  • 忠誠型(Type 6):建立安全感和信任,幫助他們面對恐懼和不確定性。
  • 享樂主義者(Type 7):提供結構和規律,教導他們面對困難和責任。
  • 領導者(Type 8):尊重他們的強勢和獨立性,同時教導他們柔和和妥協。
  • 和事佬(Type 9):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見,幫助他們設立目標和計劃。

九型人格

2.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 了解孩子的性格類型,可以更好地與他們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誤解。
  • 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採取適當的溝通方式,如對觀察者型的孩子,給予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

3. 激發孩子的潛能:

  • 根據孩子的九型人格類型,發掘他們的潛能和興趣,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資源。
  • 例如,對於享樂主義者型的孩子,可以提供多樣化的活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

線上免費九型人格測試

以下是一些提供免費九型人格測試的網站:九型人格研究中心九型人格測試
圖片來源:unsplash

管教態度不一易起爭執 不要讓孩子成為磨心 5相關繪本推薦

夫妻吵架

家長小組中,有兩位參加者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與伴侶的管教態度不一致,令伴侶很不滿,而自己亦因未能符合對方的要求,也感到很無奈和委屈。

自孩子出生以後,夫妻的關係亦隨即產生很大的變化。雙方由獨立自主,逐漸變成合作伙伴,成為照顧和管教孩子的重要拍檔。可是有時會因彼此性格不同而很難協調,甚至產生磨擦。

例如,有些妻子會投訴丈夫,自己總是要擔當「壞人」的角色來教導孩子,而對方卻做順人意的「好人」。最後,孩子往往找爸爸做擋箭牌或安慰,令媽媽感到又傷心又生氣。

夫妻吵架

在處理孩子的管教方向時,父母宜先彼此達成共識,讓管教子女時的態度堅定一致,更重要是執行時要互相尊重,因為孩子正在觀察父母間的互動。

另外,避免當面批評對方的管教方式,有需要可事後再與對方討論或建議。例如,當其一方處理孩子問題時,另一方不宜作出批評或推翻對方的決定,因為會令對方感到不尊重及影響夫妻關係,更重要是會影響對方管教時的權威性,令孩子覺得只需聽從「話事」的一方。

假如對方做決定後,孩子嘗試尋求你出手改變結果,你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好唔開心,但爸爸已經決定了!」

我們可以明白孩子的感受,但仍然尊重對方的決定,無需因遷就孩子的情緒而改變結果。藉此讓孩子經驗情緒不能控制父母,而父母的態度是堅定又一致。

父和母是教養孩子的最佳拍檔,在管教過程中互相扶持及一起成長。也許會因為彼此的價值觀或成長經驗不同,而產生很多磨擦,但學會良好的溝通及互相接納是重要的夫妻之道。

提提大家,除了在內心珍惜你的最佳拍檔,也可以透過一些小行動或一句肯定的說話,來表達你對拍檔的感謝及欣賞,成為彼此前行的動力。

延伸閱讀書目:

(1) 《要站哪一邊》

要站哪一邊

  • 作者 / 繪者: 黃郁欽
  • 出版社:親子天下
  • 故事簡介:大熊想要除掉吃葉子的毛毛蟲;大象想著毛毛蟲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兩個開始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劃分界線,要求所有人選邊站,有人立刻加入這場戰爭;有人完全事不關己;也有人徬徨遲疑;而這場衝突擴大到最後,所有人都忘了最初吵架的理由是什麼……。吵架是生活中的常事,好好控制情緒,才能扭轉情勢,解決紛爭,讓我們試著好好吵架!

(2) 《吵架的松鼠 / The Squirrels Who Squabbled》

吵架的松鼠

  • 作者: 瑞秋‧布萊特 (Rachel Bright)
  • 繪者: 吉姆‧菲爾德(Jim Field)
  • 譯者: 謝靜雯
  • 出版社:小光點
  • 故事簡介:這本書裡的兩隻松鼠同時發現了這個冬天裡的最後一顆松果。他們會為了這顆松果上演了一場「搶奪松果大作戰」,一路從樹上爭搶到了河邊,吵得其他動物都不得安寧,最後到底是誰獲得了那顆松果呢?還是他們會試著互助分享,幫助彼此順利的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3) 《媽媽變成鴨》

媽媽變成鴨

  • 作者: 鄧惠文,小巫愛麗
  • 繪者: 傅馨逸
  • 出版社:三采
  • 故事簡介: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是否能夠面對成長中孩子的質疑,挑戰父母的權威?當孩子有了一個挑戰父母權威的機會時,究竟會發生甚麼樣不同的變化?故事中的主角聯合爸爸一起把媽媽變成了一隻……鴨,不會說話只會「呱呱呱……」的媽媽,到底能不能讓大家耳根清靜?

(4) 《這不是你的錯》

這不是你的錯

  • 作者:伊洛娜‧拉姆汀克 (Ilona Lammertink)
  • 繪者:艾爾絲‧佛梅爾福特 (Els Vermeltfoort)
  • 譯者:謝維玲,李麗慧
  • 出版社:水滴文化
  • 故事簡介:路克的爸爸又發脾氣了。他對路克大吼大叫,還用拳頭捶了桌子,路克害怕的躲到桌子底下,結果不小心弄翻了水杯,於是爸爸吼得更大聲了。
    週末,路克到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注意到路克似乎很害怕、傷心,卻不知道他怎麼了?於是,奶奶想出一個好方法……每個孩子都應該在免於恐懼,擁有愛與理解的環境下快樂長大。在孩子最恐懼時,如何陪伴他們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5) 《好一個吵架天 / Quarreling Book》

好一個吵架天

  • 作者:夏洛特.佐羅托 (Charlotte Zolotow)
  • 繪者:艾諾.洛貝爾 (Arnold Lobel)
  • 譯者:劉清彥
  •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 故事簡介:【摘錄自曹俊彥老師的專家導讀】這一天,天氣不好,壞了詹先生的情緒。詹先生出門時讓詹太太覺得很沒趣,詹太太對小強就沒有好口氣,小強也對莎莎發脾氣,莎莎真不爽,到了學校就惹小莉,小莉心中真委曲,回家怪弟弟,弟弟只好把小狗趕下床來出出氣,小狗完全不在意,覺得小弟今天的玩法真有趣,跳一跳叫一叫,還舔得小弟哈哈笑。這本書就是這樣以連鎖反應的方式,談情緒的轉嫁和因果回報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翻譯圖書可選購英文版,各大書局或網上書店有售。

(繁體中文) www.hkbookcity.com ; www.books.com.tw ; www.cite.com.tw

(英文) www.eslite.com; www.amazon.com

(簡體中文) book.douban.com ; book.jd.com ; book.tmall.com

作者: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 (T4182),輔導學碩士,香港註冊社工。多年來從事親子共讀培訓及遊戲治療輔導工作,為家長提供支援,促進兒童在愛中快樂成長。

Facebook:Play Seed

更多丘成瑤的精心推介,請按【繪本童心

延伸閱讀:為湊仔家嘈屋閉傷感情 8招緩解夫妻紛爭

 

孩子沉迷打機不愛學習?3大成因及建議讓子女享受學習

沉迷打機

孩子沉迷打機上網,不愛學習?正向家長教育專家辰民爸爸與大家談討孩子不愛學習的成因及3大建議,最終是否因打機而影響學習就留待大家自行判斷。

孩子不愛學習成因及建議
圖片來源:Freepik@pressfoto

根據專家Anderman、Maehr及Midgley於1999年做的研究顯示,孩子愈大,對學習的興趣就逐漸下降。回想起我們孩子,剛學走路,第一次接觸水和冰時,那種興奮和雀躍的情緒,是甚麼原因導致他們對學習慢慢失去興趣?

孩子學習上的3大難題

1)缺乏自主性,生活就像行屍走肉,失去靈魂

每次與家長分享時,辰民爸爸總會問:「如果今天我告訴你,未來十年每一天只要跟著我的方法生活和做,你一定會很好,有多少人會跟隨?而如果每天真的履行我所要求的方式生活,你又是否真的快樂?」

答案顯而易見,因為我們的人生需要探索和經驗,第三者說的好與自身體會是兩碼子的事,但問題是,我們的孩子從出生到長大,他能自主決定的事情有多少?如果孩子每天像完成任務般學習滿足家長的期望,最終你只會看見一個永遠只會「做咗」而不是「做好」的孩子。

另一邊廂,從決定打機的一刻,到選擇那款遊戲,用甚麼策略,與誰一起組隊完成遊戲,全是誰決定?當你明白這道理時,遊戲並不是孩子不愛學習的成因,而是遊戲能補充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欠缺的自主性,因此不知不覺地變成必需品。

2)持續的挫敗感,讓孩子在學習上看不到希望

最近有篇文章題目為《績點為王:中國頂尖高校年輕人的囚徒困境》,讀完後令辰民爸爸慨嘆今天的教育環境。古典教育中,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的優點和價值,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在今天的社會,教育變成追逐分數的舞台,持續令學生和家長感到具壓力和挫敗。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教育成為了孩子未來理想工作的門檻;成績成為心儀學校的階梯,過程卻令人迷失自我。

而在書籍《遊戲改變世界》中,作者Jane McGonigal曾說過遊戲最讓孩子不能自拔的要素,就是它的反饋系統,以點數、級別、得分、進度表反映玩家的價值和能力,不管孩子打得好與壞,它都會以鼓勵的方式讓玩家肯定自己,讓玩家深信自己在過程中可以持續進步。

孩子不愛學習成因及建議
圖片來源:Freepik@jcomp

3)學習不斷操練「如何做」,卻忘記了「為何做」才是最重要

回顧工業化年代,整個市場需要一批精準而工多藝熟的人材,確保整個生產過程流暢和穩定,當時學生的獨特性不是重點,能否倒模式複製和不犯錯才是關鍵,所以扣分制模式和抄寫操練缺一不可。而今天隨著人工智能和科技的進步,可複製和不犯錯已經不是人類的優勢。在互聯網的普及下,學生對世界的了解更有了劃時代的改變,他們更重視自己的想法和價值,因而產生更多「為甚麼」。

作為現今父母無疑比過去面對更大挑戰,需要讓孩子了解現在的世界,同時更要引導孩子,讓他們明白「學習」到底能夠帶來甚麼好處,事實上很多孩子根本不明為何要學習,純粹為了父母、老師、所謂的「應該」而學,學習過程中缺乏內在動機,這也是不愛學習的致命點之一。

遊戲從當年的「孖寶兄弟救公主」,發展到現在追求自由和互動的沙盒遊戲,目標性已經是南轅北轍,但關鍵是每個遊戲都有它的目標和方向,開始時更有解說和示範,讓玩家在有充分的了解下遊玩,充滿內在及外在動機,與傳統學習模式截然不同。

總結以上觀點,大家認為打機是孩子不愛學習的因,還是孩子不愛學習的果?

孩子不愛學習成因及建議
圖片來源:Freepik@pvproductions

當然,孩子不愛學習還有其他因素,但作為家長,我們繼續怪責孩子,切斷WIFI,又是否能讓孩子從新愛上學習?

3大建議讓孩子享受學習

1)引導孩子學習應從動機入手,喜歡學習的孩子不靠獎罰也能自發努力學習,關鍵在於你能否掌握啓導孩子內在動機,以及正向運用外在動機的方法。

2)根據「歸因理論」和「自決理論」,孩子享受學習需要具備3大元素:能力感丶自主性和信任關係。當你能掌握建立3大元素的方法,孩子就能有效內化學習動機。

3)根據Kochanska 和 Aksan在1995年做的研究發現,當父母持續運用強硬和命令式的管教方式時,孩子會傾向只在表面上服從父母的要求。一旦母親不從旁監督,他們便會很快把父母的指令拋諸腦後,所以當家長鼓勵孩子學習時,需要提升溝通技巧和協助時機。

不管疫情發展如何,讓孩子重回喜愛學習的路上十分重要,因為唯一不變的定律就是世界不停在變,對新事物保持求知欲和持續學習,才能使我們不會被洪流所淹蓋,希望大家可以從學習中提升親子關係!

——————————————

作者:梁辰民(辰民爸爸),正向家長學院總監及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擁有豐富家庭教育資歷:兒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碩士、美國PDA正面管教協會家長及學校雙證講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兒童及心理發展講師等。致力推動正向育兒態度,曾任ViuTV、中央電視台節目嘉賓,多年間為250+所學校成立家長學堂並開辦家長講座和工作坊,累積超過1000個輔導個案。

辰民爸爸主頁:【Facebook】【YouTube

更多辰民爸爸分享正能量育兒技巧,請按【育兒辰話

想知更多育兒貼士,請按【親子教養

5款餃子食譜|餡料材料及步驟說明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公元 25-220 年)。據說,餃子是由醫聖張仲景發明的。當時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而耳朵凍傷,便用羊肉、辣椒和一些藥材包成餃子,煮熟後分給百姓食用,稱為「嬌耳」。這種食物不僅暖身還能治病,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餃子。餃子製作相對簡單,但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準備好餡料和餃子皮後,包餃子和煮餃子都是比較容易的步驟。以下是5款不同風味的餃子食譜,詳細列明材料及步驟。

5款餃子食譜

1. 豬肉白菜餃子

材料

  • 豬肉餡:500 克
  • 白菜:500 克
  • 蔥花:50 克
  • 生薑末:20 克
  • 醬油:2 湯匙
  • 料酒:1 湯匙
  • 鹽:1 茶匙
  • 白胡椒粉:1/2 茶匙
  • 香油:1 湯匙
  • 餃子皮:適量

步驟

  1. 白菜切碎,用鹽腌制 10 分鐘,然後擠幹水分。
  2. 將豬肉餡、白菜、蔥花、生薑末、醬油、料酒、鹽、白胡椒粉和香油混合均勻。
  3. 取一片餃子皮,放入適量餡料,對折捏緊封口。
  4. 燒開一鍋水,放入餃子,煮至餃子浮起,再煮 2-3 分鐘即可撈出。

餃子食譜

2. 雞肉香菇餃子

材料

  • 雞肉:500 克
  • 香菇:200 克
  • 蔥花:50 克
  • 生薑末:20 克
  • 醬油:2 湯匙
  • 料酒:1 湯匙
  • 鹽:1 茶匙
  • 白胡椒粉:1/2 茶匙
  • 香油:1 湯匙
  • 餃子皮:適量

步驟

  1. 香菇及雞肉切碎。
  2. 將雞肉餡、香菇、蔥花、生薑末、醬油、料酒、鹽、白胡椒粉和香油混合均勻。
  3. 取一片餃子皮,放入適量餡料,對折捏緊封口。
  4. 燒開一鍋水,放入餃子,煮至餃子浮起,再煮 2-3 分鐘即可撈出。

3. 蝦仁韭菜餃子

材料

  • 蝦仁:300 克
  • 韭菜:300 克
  • 蔥花:50 克
  • 生薑末:20 克
  • 醬油:2 湯匙
  • 料酒:1 湯匙
  • 鹽:1 茶匙
  • 白胡椒粉:1/2 茶匙
  • 香油:1 湯匙
  • 餃子皮:適量

步驟

  1. 蝦仁剁碎,韭菜切碎。
  2. 將蝦仁、韭菜、蔥花、生薑末、醬油、料酒、鹽、白胡椒粉和香油混合均勻。
  3. 取一片餃子皮,放入適量餡料,對折捏緊封口。
  4. 燒開一鍋水,放入餃子,煮至餃子浮起,再煮 2-3 分鐘即可撈出。

餃子食譜

4. 牛肉胡蘿蔔餃子

材料

  • 免治牛肉:500 克
  • 胡蘿蔔:200 克
  • 蔥花:50 克
  • 生薑末:20 克
  • 醬油:2 湯匙
  • 料酒:1 湯匙
  • 鹽:1 茶匙
  • 白胡椒粉:1/2 茶匙
  • 香油:1 湯匙
  • 餃子皮:適量

步驟

  1. 胡蘿蔔切碎。
  2. 將免治牛肉、胡蘿蔔、蔥花、生薑末、醬油、料酒、鹽、白胡椒粉和香油混合均勻。
  3. 取一片餃子皮,放入適量餡料,對折捏緊封口。
  4. 燒開一鍋水,放入餃子,煮至餃子浮起,再煮 2-3 分鐘即可撈出。

5. 素餃子(豆腐香菇餃子)

材料

  • 豆腐:300 克
  • 香菇:200 克
  • 胡蘿蔔:100 克
  • 韭菜:100 克
  • 蔥花:50 克
  • 生薑末:20 克
  • 醬油:2 湯匙
  • 鹽:1 茶匙
  • 白胡椒粉:1/2 茶匙
  • 香油:1 湯匙
  • 餃子皮:適量

步驟

  1. 豆腐壓碎,香菇、胡蘿蔔和韭菜切碎。
  2. 將豆腐、香菇、胡蘿蔔、韭菜、蔥花、生薑末、醬油、鹽、白胡椒粉和香油混合均勻。
  3. 取一片餃子皮,放入適量餡料,對折捏緊封口。
  4. 燒開一鍋水,放入餃子,煮至餃子浮起,再煮 2-3 分鐘即可撈出。

茶藝的歷史以及小朋友學茶藝5大好處

茶藝

茶藝是一門通過泡茶、品茶來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藝術。它不僅包括選茶、泡茶的技術,還涵蓋了品茶的禮儀和文化內涵。茶藝注重茶葉的品質、泡茶的水質和水溫、茶具的選擇以及品茶的氛圍,通過這些要素的完美結合,達到身心的放鬆和愉悅。

茶藝的歷史

茶藝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以下是茶藝歷史的一些重要階段:

  1. 早期(先秦至漢代):茶葉最早作為藥用,後來逐漸演變為飲品。
  2. 唐代(618-907):茶文化開始興盛,陸羽撰寫了《茶經》,系統地介紹了茶的栽培、製作和飲用方法,奠定了茶藝的基礎。
  3. 宋代(960-1279):茶藝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點茶法和鬥茶活動,茶具和茶席布置也更加講究。
  4. 明代(1368-1644):改變了製茶方法,普及了散茶的飲用方式,泡茶技藝和茶具選擇更加多樣化。
  5. 清代(1644-1912):茶藝達到高峰,茶館文化興起,茶藝成為社交活動的重要部分。

茶藝的規條

茶藝

茶藝的規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選茶

  • 根據不同的茶類選擇合適的茶葉,如綠茶、紅茶、烏龍茶等。
  • 茶葉的品質要高,無雜質、無異味。

2.水質

  • 泡茶的水質要純淨,最好使用山泉水或礦泉水。
  • 水溫根據茶葉種類調整,如綠茶用 80-85℃的水,紅茶用 95-100℃的水。

3.茶具

  • 根據茶葉種類選擇合適的茶具,如紫砂壺、瓷壺、玻璃壺等。
  • 茶具要乾淨無異味,使用前最好用熱水燙洗。

4.泡茶技術

  • 掌握適當的投茶量和浸泡時間,避免過濃或過淡。
  • 泡茶過程要細緻,注重每一個細節,如水流的速度和角度。

5.品茶禮儀

  • 品茶時要心平氣和,專注於茶的香氣和口感。
  • 與他人共飲時要講究禮儀,如敬茶、奉茶等。

孩子一般在 6 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學習茶藝。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能夠學習基本的茶藝知識和技術。

茶藝

小朋友學茶藝的好處

  1. 修身養性:茶藝注重心靈的平靜和專注,能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調節情緒,提升專注力。
  2. 培養禮儀:茶藝有嚴格的禮儀規範,學習茶藝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禮儀和行為習慣。
  3. 提升審美:茶藝注重環境的美感和茶具的選擇,能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
  4. 增進文化認識:茶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茶藝能讓孩子更好地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
  5. 促進親子關係:茶藝是一項可以與家人共同參與的活動,能增進親子之間的互動和感情。

圖片來源:photoac

默書有法 一文睇清小學中默英默讀默背默各項溫習策略 減少錯別字 串字不再吃力

默書溫習策略

爸媽不時為仔女每個星期的默書感到困惑、懊惱而產生壓力,而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温習默書的時間,甚至不惜放棄一些寶貴的家庭活動。其實中文英文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系統,記憶溫習方法當然會不同,但只要識得運用正確溫習法,認字串字都可事半功倍!星期六、日就可多些時間作親子活動,不用匿埋喺屋企溫默書喇!

默書溫習策略

中文默書溫習策略: 

漢字的筆畫數目的確不少,大部分都超過7畫,但如果利用部件識字,帶動字形和筆畫,便可減輕孩子的記憶負擔。因為「部件識字」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每個方塊字的部件數目都在7個以內,所以部件是較易記憶的。據統計,漢字常用部件約77個,只要學生能熟記這些常用部件,便能有效拓展他們的識字量。

中文默書9大溫習策略 提高認字、組詞、背誦成效

錯別字不只默書測考扣分 更影響職場發展 常見7類錯別字+認字8方法

英文默書溫習策略: 

而大量抄寫和強記字詞不等於會英文默書高分,反而只會令小朋友失去學習英文的興趣,過量抄寫甚至會影響他們的手部發展,除了學習拼音及寓學習於遊戲,也有其他方法:

英文默書7大溫習策略 從生活閱讀輕鬆提高聆聽、串字能力

學Phonics拼音好處多!5大階段培養孩子看到英文字就識讀識串

米粉食譜6款 | 快煮便當之選 惹味海鮮/咖喱炆炒新竹米粉/巴基斯坦米粉

米粉食譜

米粉食譜|香港有不少人喜歡吃米粉,無論是粥舖或小食店的家鄉炒米粉,抑或是茶餐廳的星洲炒米或雪菜肉絲炆米都很受歡迎。米粉質地柔韌又不易糊,非常適合製成便當。MameShare為大家推介6款米粉食譜,包括不同口味的炒米粉和炆米粉。

米粉食譜6款推介

米粉食譜1.開心便當之海鮮炒米粉

這款海鮮炒米粉參考了興化炒米粉的煮法,特色是用當地沿海出產的海鮮加上豬骨湯去煨手工製米粉,再加當地特產紫菜而造就出的麵食。

米粉食譜

材料:
新竹米粉 約200g
蝦仁 約6隻 
魷魚圈 100g
帶子 約7粒
櫻花蝦 約4g 
椰菜 半個切碎
雞湯 250ml
牛角紫菜 約1/6包 
清水 250ml

調味料:
胡椒粉 1茶匙
鹽 1/4茶匙
麻油 2茶匙

步驟:

  1. 將上面嘅急凍海鮮解凍沖一沖水再用廚房紙印乾
  2. 中火將海鮮炒大約30秒左右
  3. 加入椰菜、胡椒粉及鹽炒2分鐘
  4. 加入雞湯稍微煮滾
  5. 直接加入米粉浸煮,期間保持加水直至米粉煮熟
  6. 煮到差唔多收曬啲湯汁,加入麻油撈勻及灑上紫菜就搞掂

小貼士:雞湯本身有鹹味,所以今次唔需要落太多鹽

米粉食譜2.孖蠔炆新竹米粉便當

孖蠔炆新竹米粉非常惹味,其中用到的蠔含有蛋白質、健康脂肪、礦物質和omega-3,可以維持心臟健康。

米粉食譜

材料:
急凍蠔 6隻
京蔥 半條 
新竹米粉 約150g
甘荀 1條 

調味料:
豉油 1湯匙
老抽 3湯匙
蠔油 1湯匙
胡椒粉 2茶匙
糖 0.5茶匙
麻油 1茶匙

步驟:

  1. 京蔥同甘荀切絲
  2. 煲一煲水,水滾後落米粉煮2分鐘熄火,浸米粉至軟身(約3-4分鐘左右),用個筲箕裝起瀝乾水分,然後用一塊微濕嘅毛巾冚住焗一陣
  3. 慢慢煮熟啲蠔,然後裝起備用
  4. 落2湯匙油將甘荀絲同京蔥炒出香味
  5. 加返米粉及調味料用中大火炒約2分鐘
  6. 加入蠔再撈多分鐘
  7. 熄火後加多1茶匙麻油撈勻就搞掂

小貼士:加完蠔落鑊後要溫柔啲炒,以免整爛啲蠔

米粉食譜3.豉椒魷魚炒新竹米粉便當

炒米粉當然離不開用海鮮食材,魷魚鮮甜又爽口彈牙非常適合煮米粉,𠝹成花紋就更易熟和美觀。

米粉食譜

材料:
新竹米粉 約200g
𠝹花魷魚 約200g
三色椒 各半個
蒜頭 4粒
蔥 半扎
豆椒 約10粒

調味料:
豉油 2湯匙
胡椒粉 2茶匙
麻油 2茶匙
鹽 0.5茶匙
老抽 2湯匙

步驟:

  1. 爆香豆椒、蔥、蒜頭
  2. 加入已切條的三色椒炒一炒
  3. 加入𠝹花魷魚炒一炒
  4. 加入新竹米粉炒一炒
  5. 加入調味料拌勻
  6. 大火煮2-3分鐘
  7. 灑上蔥花即可

米粉食譜4.豉椒蟶子炆米便當

新鮮蟶子並不便宜而且處理要較多功夫,大家可以試用急凍蟶子煮炆米,只要將解凍的蟶子放在水中滾數秒即可,煮起來十分方便,加上豉椒等調味料就更惹味。

米粉食譜

材料:
急凍蟶子 約800g
米粉 3餅 
青椒 3條
洋蔥 半個
指天椒 4條
豆豉 約10粒

調味料:
蠔油 2湯匙
豉油 1湯匙
老抽 1湯匙
鹽 半茶匙
胡椒粉 半茶匙
麻油 1茶匙

步驟:

  1. 洋蔥同青椒切條,指天椒切粒,豆椒切碎
  2. 先煲一煲滾水,然後逐啲將解凍嘅蟶子拎去烚4-5秒後撈起,再起肉清洗啲內臟污糟嘢
  3. 再煲另一煲水,水滾後落米粉煮3分鐘熄火,浸米粉至軟身(約5分鐘左右),用個筲箕裝起瀝乾水分,然後用一塊微濕嘅毛巾冚住焗一陣
  4. 先爆香豆豉,然後落青椒同洋蔥炒至開始透明
  5. 倒入處理完嘅蟶子同指天椒兜勻
  6. 加入米粉炒1-2分鐘後開始調味
  7. 最後大火炒多3-4分鐘,淋多半茶匙麻油撈一撈就搞掂

米粉食譜5.咖喱雞肉炒巴基斯坦米粉便當

原來除了新竹米粉,還有一款巴基斯坦米粉,巴基斯坦人是用米粉加糖和奶製成甜品,但可能未必適合香港人口味,所以可以嘗試改用香港最多人食過的巴基斯坦食物「咖喱」去煮。

米粉食譜

材料:
巴基斯坦米粉 150g
蒜頭 1整個 
辣椒 約8條
雞髀肉 約250g

調味料:
罐裝咖哩醬 330g
鹽 0.5茶匙
黑胡椒 1.5茶匙

步驟:

  1. 將蒜頭同辣椒切碎備用
  2. 米粉用滾水烚1分鐘後撈起過冷河後備用
  3. 先將雞肉煎至微微金黃色後裝起備用
  4. 同一隻鑊加入蒜頭辣椒爆香
  5. 加入咖喱醬炒到出香味
  6. 加入米粉同雞肉以及剩餘調料用中火炒多2-3分鐘就搞掂

米粉食譜6.(罐頭)鮑魚雞絲炆新竹米粉便當

炆米粉時選擇用新竹米粉,口感會比其他米粉好,加入罐頭鮑魚和鮑魚汁令米粉更入味。

米粉食譜

材料:
罐頭鮑魚 1罐約180g
泰國無激素雞扒 約300g
新竹米粉 約150g 
甘荀 2條 

調味料:
豉油 1湯匙
老抽 3湯匙
蠔油 2湯匙
胡椒粉 2茶匙
糖 0.5茶匙
麻油 2茶匙
罐頭鮑魚汁 適量

步驟:

  1. 鮑魚、雞扒、甘荀切絲
  2. 煲一煲水,水滾後落米粉煮2分鐘熄火,浸米粉至軟身(約3,4分鐘左右),用個筲箕裝起瀝乾水分,然後用一塊微濕嘅毛巾冚住焗一陣
  3. 中火將雞扒煎到表面焦黃色後裝起
  4. 同一隻鑊將甘荀炒到聞到香味
  5. 加返入雞肉,鮑魚同米粉炒分零鐘
  6. 倒入調味料炒3,4分鐘
  7. 熄火後加多1茶匙麻油撈勻就搞掂

圖文授權:IG@b.for.bento